第3节
晚饭江春枝把中午留的鸡汤又加了水,擀的杂粮豆面条,盛饭时给江沛碗底窝了几块鸡肉,没让她大嫂看到。
江沛赶了半天路,下午又在思考她以后的打算,所以天黑后,他便躺在床上开始睡觉。这次他没有再做乱七八糟的梦,睡的很安稳。
“小妹,咱爹和咱娘呢?”
昨晚天黑江沛就睡下了,天刚刚亮,她自然醒来没了睡意,便起床洗涑。
“爹林子里捡柴呢,娘去塘边洗衣了。”
江春枝在做早饭,杏花村离水源近,打井很容易出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水井。但村妇还是喜欢到村里的池塘边洗洗涮涮,即省力又可以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
“大牛娘,听我家强娃说你家二牛回来啦?”
杏花村里有个大池塘,池水清澈,池塘边种的都是大柳树,蒲北平原是季风气候,这时正值旱期,池水水位较平时下降很多,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柳根。
为了方便女人们打水洗东西,夏天孩子们洗澡玩水,村里的男人在池塘边用石块筑了三米宽的阶梯,一直通到池底。清晨一大早,村里的女人和往常一样,端着盆子来到池塘边,边洗边聊。
“昨儿回来的,头摔破点皮,我家二牛皮实,歇两天吃顿好的就养回来了。”李氏拧着衣服上的水,装作不在意的说。
“二牛明年开春成家,这大件的东西要开始置办了,哎,听说二牛家的脾气好,别到时候给大牛家的欺负了,惹的两兄弟起龃龉。”
李氏的好友徐氏就在她旁边,把洗衣盆往李氏身边挪挪,悄声说道。
“我和他爹商量过,二牛成家后,就把家给分了,我们偎着三牛过。”
“分家好,让他们兄弟自己单过去!”
……
江沛在院中无聊,听江春枝说江父在捡柴,他也打算去林子里转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适应这里的生活,不能做别人眼中的懒汉。
有了原主的记忆,他对村庄的各个地方都非常熟悉,挎着藤条编的大筐,走到村头的杨树林。那里都是半大的孩子或年龄大的人在捡树叶树枝。
“二牛来捡柴啊,你爹在那边,听你爹说你昨儿回来的。”
“是啊,二伯。”
江沛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他小侄子江清平也在。
“二叔!”
江清平眼尖,老远已经看到江沛挎着篮子向他们这边走。
“哎,平儿比二叔还勤快,这么早就起来帮爷爷捡柴啦!”
“爹”
江沛摸摸江清平的小脸蛋,见江父的箩筐里塞满了泛黄的杨树叶,上面还放着一些小树枝。
“来啦,筐放着吧,把这筐满的擓回去。”江父心疼他伤口还没好,不让他大清早的在这林子里吹风。
“爹,我头不咋痛了,活动活动恢复的还快一点。”
江沛的头敷上药后,的确好了很多,原本就是皮外伤,可能因穿越的原因,他觉得没留下什么脑震荡后遗症。
“二叔,我来帮你捡,爷爷那筐就是我捡的!”
“平儿真乖,爹,我想明儿去镇上。”他想好了,去镇上实地考察一下,了解这个时代的发展程度,再看看徭役结束后能不能找个营生干干。
“行,明天我去问问谁家有牛车去镇上。”
“不用,我直接走着去,又不远。”
杏花村离洛水镇一个时辰的脚程,古代社会除非官道是青石路,农村大部分还是泥巴路,牛车走的慢,坐着又不舒服,还不如步行自在。他又没什么东西要买,最重要的是他没钱,连个小金库都没。
江家的钱李氏在管,至于小李氏有没有私房钱原主不知道,那她就不得而知。
“你的头能行吗?”
“没事。”
江父挎着篮子要走,江清平要留下来陪江沛在树林里捡柴。江沛见他乖巧懂事的模样,真担心他跟着小李氏会长歪。
想到小李氏,他又想起原主的未婚妻,不,如今已是自己的未婚妻了,希望她别像小李氏一样。
刚捡一平筐柴禾时,江清平嚷着饿了要回家吃饭。于是一手擓着筐一手牵着他的小手,迎着初升的朝阳,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二牛,你爹说明儿你去镇上?”
“是啊娘,我去看看三牛,没见他怪想得慌,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
早饭是白水煮冬瓜、杂粮馍馍与稀饭,还炖了一碗鸡蛋羹给小李氏与江清平。江春枝把剩的鸡肉放在篦子上蒸热,给江沛吃,江沛看着没食欲,最后进了小李氏与江清平嘴里。
“那你带篮鸡蛋去镇上三牛那,天凉了,再给他捎件夹衣。”
江家养了几只下蛋老母鸡,隔不久便会攒下一篮鸡蛋,李氏都会拿到镇上江三牛在的饭馆卖钱,补贴家用。
“娘,您两个孙子可都在长身体呢?不吃点好的,那怎么能行,这可是老江家的根!”
小李氏一听婆婆让江沛卖鸡蛋,这关系到自己每天的生活质量,卖的鸡蛋钱她又捞不着,摸着孕肚,急切的说。
“给你留的有!我怀大牛他们几个,临盆前还在田里做事,哪像你这样娇贵!”
李氏不悦的瞪了大儿媳一眼,看了一旁埋头认真吃蛋羹的平儿脸色才缓和些。
“我就说嘛,哪有奶奶不疼孙子的,看把咱们平儿养的多聪明懂事!”
小李氏尽管精明强势,但这个家还是公婆当,于是敛住情绪,摸着平儿的头,笑着对李氏说,好像丝毫没发现婆婆的脸色。
江沛作为小叔子,轮不到他说话,她是自己的长嫂,对她不敬就是不孝,而且站在女人的立场上,只要她别吃独食,其实吃个鸡蛋也没什么。
当天晚上,李氏悄悄的塞给江沛二十文钱,让他中午别回来,直接在镇上买点好吃的。江沛没推辞,没钱的日子难啊,他来到这里终于摸到钱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傍身实在没有安全感。
李氏走后,他把铜板拿起来瞧瞧,铜板上是用隶书写着元平通宝,元平应该是梁朝的年号,看过后,把钱装在江春枝给他绣的荷包里,出门时再挂在腰带上。
由于要早起赶路,江春枝提前起来给他做早饭,她趁小李氏没起床,给江沛炒俩鸡蛋,又熬了浓浓的白米粥。
江沛吃饱喝足后,天边刚刚泛红,他背着背篓出发去镇上。他不敢走小路,选择走官道,安全是最重要的。
洛水镇地处要道,交通便利。虽然天色很早,但路上赶集的有不少人,很多像他一样背着装满东西的背篓去镇上。还有赶着牛车的,车上坐满了人。
“小哥,一人去集市?”
一挑着担子的中年男子见江沛背着背篓,带着斗笠,不像其它庄稼汉一样,步伐急促,而是赏景似的闲庭信步的走着。
“是啊,大叔。你担子里挑的是什么?”
江沛见他挑的两个箩筐都湿漉漉的上面蒙着一层白棉布,十分好奇。
“发的种生,担到集市去卖。”
“种生?黄豆芽?绿豆芽?”江沛自言自语的说。
“对,绿豆芽,小哥说的还挺贴切的。”
江家自家种的有蔬菜,种什么吃什么,几乎不会花钱去镇上买菜吃,江沛在现代只知道发豆芽需要很严格的环境卫生条件,不能沾上油,具体步骤也不太清楚。
“大叔,种生好卖吗?”
“我这是小本买卖,有门路的都送到饭馆去了,我就在集市摆个摊,都是些老主顾照顾生意!你箩筐里装着的也是去镇上换钱的吧,到集市你就在我旁边,卖的快一点。”
中年男子看他衣服整洁干净,说话面带微笑,又与自己不存在竞争关系,便主动邀请他。
“哎!谢谢大叔!”
江沛临时改变主意,不打算去三牛店里了,她想通过卖鸡蛋多了解这个社会。江家主外的除江父外,就是江大牛了,江二牛真正与外界打交道的时候却很少,对外面的情形不是太清楚。
一个时辰后,江沛终于到了洛水镇,幸亏原主身体壮硕,要不然背着四五斤的鸡蛋走了两个小时,还是有点累的。
洛水镇地处通往都城长平宽阔的官道上,以官道为南北轴线,东西两侧也有较官道窄点的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街道上商铺林立,商铺后方是镇上居民的房舍,一排排的栉比鳞次,中间还有一条条的小巷道用来行人出入,因此虽然天还早,但街上还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镇上有个专门的街肆,供小商贩们摆摊卖东西,新朝初立,政治清明,朝廷规定摆小摊的小商贩们年营业额低与40两白银的,可以不用交税,但实际相当于免税。
江沛不知道那些有门面做生意的的商人,税率是多少,但那不是他操心的,他只需知道摆摊卖鸡蛋不用交地摊费就行了。
街肆两边的道路上已经有很多地方被占,中年男子经常来此卖种生,他挑着扁担找到一处周围都是卖蔬菜,鸡蛋,肉的位置,相当于现代的蔬果生鲜区。
“咱们就在这里吧,镇上的人一般都来这里买菜。”
江沛点点头,他抬头看看天色,有八点多的样子,天不热,可为了遮挡头上的绷带,他还是带着斗笠。
卖东西的人多,买的人也多,不一会,街上人流如织,比肩接踵。整条街道上都是吆喝买卖声,讨价还价声,好不热闹。
江沛前世今生都没做过生意,刚开始不好意思像别人一样开口吆喝,但是你不喊,别人喊,别人有生意,你只能傻愣愣的看着。
“鸡蛋!卖鸡蛋啦!小孩吃了聪慧,老人吃了康健!”江沛把帽沿往下拉拉,扯着嗓子喊起来。
“你这小哥真有意思,鸡蛋怎么卖?”
“一文钱一个,大嫂您看俺这鸡蛋,个大匀称,俺家小侄子每天一碗鸡蛋羹,长的壮实又聪明!”
江沛见终于有人来问,忙把斗笠往上抬抬,露出五官,满面笑容的说,原主不但长的身高体壮,还有一个好面皮,十分俊朗,他这带着真诚的笑容向顾客介绍时,很另人心生好感,无论古代与现代颜值都很重要。
“真的啊,我正要给俺的小孙子买鸡蛋炖蛋羹呢,那你给我来十五个吧。”
“好嘞,给您捡个大的拿。大嫂您这么年轻都有孙子了!多子多福!”
“哈哈……鸡蛋好,下次还买你的!”
中年女子听了江沛的话,笑的合不拢嘴,把钱交给江沛,伸手接过装着鸡蛋的竹篮。
“谢谢大嫂!”江沛接过铜板,笑容灿烂的目送女子离开。
“真看不出来你这小子嘴皮子还挺利索的。”
卖种生的男子忙完生意,笑呵呵的说。江沛笑眯眯的把钱装进钱袋,笑着回了句谦虚话。
中年女子一下子买去他一小半的鸡蛋,之后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个小客户,不到一个时辰江沛的鸡蛋快要卖完。
“二牛?”
江沛正蹲在背篓旁,心情不错的与旁边的小商贩侃大山,听到一位女人的声音。他抬起头,见一位面目慈善的中年妇人,迟疑的看着他。
她身旁还站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寒星般的眸子与他相对时,立即害羞的别开头去。
“伯母。”江沛连忙站起身,不自在的喊妇人一声,喊完后不知道说什么,手也不知道往哪放,未来丈母娘?
“你不是去河堤了吗?”两家人是邻村,江沛的未婚妻在邻村的姚家庄,自从江二牛与兰香定亲后,两家人多有来往。
“不小心摔一脚,碰破脑袋了,大哥把我替换下来。”江沛老老实实的对未来岳母说。
“咋这么不小心!没事吧?”
兰香的母亲徐氏原先根本没想到,江二牛会成为她的女婿,她家兰香生的颜色好,品性也好,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不知道多少人家上门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