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收复相州
李光弼也明白,自己这回算是欠了他一个人情,但是对于李倓这样的人,李光弼知道他是一定值得自己欠的这个人情的。
俩人商议到了这一步,当然就差一个行动了,这回也不用再隐藏实力了,也不用假扮成回纥人了,就是这两万多人马,再次气势汹汹的就奔着相州去了。
一切都跟李倓和李光弼预料的一样,潞州和太原府两个方向过来的人马同时逼近了相州,这让之前还稍微能平心静气的严庄终于坐不住了,他的身边连一个靠谱的将领都没了,一旦开战,只能自己带着两万人马出城迎敌。
而他面对的都是李倓和李光弼这样的成名将领,显然不是他乐意去做的。
“陛下,这一次,怕是咱们得回到范阳去了。”
安庆绪得知了可能有真正的回纥人和大唐两万人马夹击他们的时候,已经是吓破了胆了,他只知道自己这个身份要是到了大唐人手里面,那除了死还是死,一看严庄终于也算是服软了之后,马上松了口气,就开始准备着回范阳的一切事项了。
安庆绪欢天喜地的去了,完全没发现严庄脸上的愁容,回到范阳虽说可以暂时免于被唐军击败,但如今的范阳跟他们当年离开的时候还是不是一样的了,却是个未知数。
安禄山蛰伏了十数年,才有了当初摧枯拉朽一般拿下了两京的壮举。
但到了今天,这件事的亲历者严庄不得不成为,大唐好像是正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提起来,两京没有了,叛军如今只剩下幽州和范阳等几个地方,可谓是一手好牌被打了个稀碎。
安庆绪再收拾着东西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严庄正在下一个他完全不知情的命令,而且是对着一个只有严庄自己才能信任的侍卫。
“我等离去之后,你就留在相州,这件事,你须的给我做好……”
严庄在那侍卫的耳边低声叮嘱了一番,之后又给了他一封没有署名的书信,那侍卫虽说也是满脸问号,但他对于严庄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当时就匆匆离开了严庄的府邸。
这回李倓他们进军可没再赶到晚上,而安庆绪和严庄对于自己逃跑这个事儿也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就弃了城池直奔北边而去了。
“郡王,叛军弃了相州,向着北边去了,想来是回了范阳了!”
南霁云带着一队人马一马当先的往相州正冲着呢,却眼看着敌军都跑了,急忙回来禀告了李倓。
“穷寇莫追,如此,咱们这一次出征,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李倓的前半句话是对着南霁云说的,而后面的半句可就是对着李光弼说的。
“郡王的意思是,你这就要离开了?”
“使相尽管带着兵马去接手相州,准备给长安城的捷报,想来还是能在父亲和太上皇回到长安城之前让他们得知此事的,本王先去见一见老朋友,之后也就带兵回睢阳去了。”
这几乎就是李倓早就跟李光弼商量好了的,李光弼既然之前已经答应了李倓了,这个时候自然也不能反悔,当下就点头答应了李倓。
对于李倓的这个心气,李光弼还是相当惊叹的,夺回相州,把安庆绪直接赶回了范阳,而且看李倓的言语,在范阳他甚至还有后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倓竟然都没想要到自己刚刚拿下来的相州去转一圈,至少让几个城池里面的百姓都认识认识自己,这一份克制,可不是哪一个大唐将领官吏都能拥有的。
别过了李光弼之后,李倓带着南霁云和雷万春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睢阳,而是奔着太原府的方向去了,这个方向,也正是把严庄给吓唬的回到了范阳的正主的所在。
“郡王,咱们这是……”
南霁云眼看着李倓和雷万春全都是一副心思通透的模样,不由得皱眉询问道。
“本王要去见见一个老朋友,咱们能立下如此功劳,要是说到底的话,有人家一半的努力啊!”
南霁云听得一头雾水,最终只能是跟着李倓策马前行。
到了一处空地,一个李倓的亲信斥候回报了几句之后,李倓一声令下,让雷万春带着人马原地驻扎,而自己则是仅仅带着南霁云和百余侍卫直接就奔着前面去了。
又往前走了区区几里,一小队人马也是伫立当场,显然是已经在这等着李倓了。
“回纥人衣甲?郡王,莫非你早已经跟回纥人打好了招呼了?”
南霁云知道李倓把雷万春留在营地里而带着他来就是为了让他能解开心里面的疑惑,换句话说,这显然也是信任他的表现。
李倓并未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微笑着指了指他面前的人,随即策马缓缓前行。
为首的一人身着回纥铠甲,正在往李倓的方向张网,南霁云走近了看的时候,发现此人的确是胡人的样貌,心里面泛起了嘀咕,心说这不正是回纥人吗?感情建宁王这是已经背着所有人跟回纥人搭上关系了?
在南霁云的嘀咕中,李倓已经到了那胡人的面前。
“牟恩,这数月不见,当真是憔悴了不少啊!”
站在李倓面前的当然不是回纥人,而是仆骨部的首领牟恩,而且显然这一次的回纥人依旧是假扮的,只不过同为胡人的仆骨部假扮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罢了。
“唉!建宁王所托,我自然是要殚精竭虑的完成,只不过这一次如此的大张旗鼓,怕是早晚都会被人家回纥人发现啊,就算他们一开始不知道,但是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我们就会暴露在他们的眼中啊!”
牟恩这个时候可谓是一脸的愁容,自从他跟李倓合作开始,李倓接连让他帮着做了几件事,但是哪一件却都是十分要命的事儿,比如说现在刚刚完成的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了早晚就都会是个祸根。
“无妨,你我二人合作的这样的事还少吗,正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