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城门之争(第三更求订阅)
“什么?之前的渔阳突骑反叛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史思明显然是有点不信的,虽说他对渔阳突骑并不是十分重视,在这些年跟着安禄山,让他在内心深处就笃定了渔阳突骑和曳落河是不可能叛乱。
但现在,这显然是又成了一个啪啪打脸的事了。
“不错,数百人已经攻占了我范阳城的东门,领头的正是陈之豹啊!城墙上还有城里的渔阳突骑跟他们照应着,显然是早就已经里应外合了,陛下还是快下令吧!依我看城外一定会有唐军或是那两个异族的人马正在接近啊!”
“快!调兵去东门,一定要把城门关上,阻挡者,格杀之!”
史思明的脑门子上冷汗哗哗的就流下来了,要是真的是陈之豹他们跟同罗和仆骨部搞到一起去了,他倒是还不怎么担心,这要真的里面有唐军的事儿,史思明现在可预料不到后果是什么。
坐在椅子上不过片刻,史思明再次站起身来,高声喝道:“拿我的铠甲和兵器来!”
显然,到了这个时候史思明已经对这件事极其重视了,他要亲自披挂上阵赶往东门,看看事情究竟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有心算无心,大多数时候自然都是无心的那一方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了。
李倓费尽心力动用仆骨部和同罗部,当然不单单是为了吸引走他们几万人马那么简单,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吸引史思明的注意力,让他们对于东门发生的事产生一点点错误的判断。
哪怕这个判断只能影响他们一炷香的时间,对于李倓来说,胜算也会是成倍的增加。
现在,这个计划也算是成功了。
因为带着五千人马的李倓已经看到了范阳城的东门,还有在东门外拿着兵器的渔阳突骑。
“将士们!一劳永逸的时候,就在今夜!杀尽你们面前还在抵抗的叛军!”
这一瞬间,李倓是真的红了眼了,在他面前越发的近了的敞开的范阳城东门,这个时候就好像是让大唐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不管多危险,李倓都要冲杀进去。
纵然他知道身后的李光弼和郭子仪带着的是步卒,可能会迟一会再到达,但李倓这个时候没有一丝的犹豫,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辛苦从睢阳带出来的五千骑兵放在这么一个危险的境地里面,也是他第一次觉得有必要这么做。
陈之豹这个时候已经是满身的血污了,再有半炷香的时间李倓不到,他们就会被蜂拥而来的叛军当场格杀,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唐军进城了。
陈之豹回头看了一眼,之后抹了一把自己脸上的血污,高声道:“传令,让城外的弟兄们进来,让城里的弟兄们尽快跟建宁王汇合!杀!”
说时迟,但是那时候是真快啊!
说话间,李倓已经到了城门里面了,身后的五千骑兵蜂拥而至,而他们面对的,是已经反应过来的史思明,以及已经赶到的叛军弓箭手。
没错,史思明就算是之前没有反映过来这一切,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城门尽快的关上,拼杀是不可取的,而弓箭,绝对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但是,史思明还是来晚了一步,他看到的是大唐的骑兵正在跟着李倓蜂拥进城的场面,被这样的场面一震,史思明当时是目眦欲裂。
他忽然之间好像明白了,为何同罗和仆骨部的首领带着人马到了城外却没有真正的攻城,史朝义带着五万人马出去之后他们就跑了,这显然是早就已经谋划好了的,而谋划这些事的,显然正是唐军。
“放箭!快快放箭!将这些骑兵射杀,去关城门!”
唐军这个时候在史思明的眼里就好像是洪水猛兽一样,要是不能从源头上阻止他们的话,范阳城今天就够呛了。
反过来对于李倓来说,他们现在最怕的就是放箭了,因为他们还处在一个正在往城里进的过程中,这么做会在一瞬间就成为敌军的活靶子,一轮箭雨下来就会损失不少。
“快!举起盾牌随我冲进两侧的道路之中,不要与敌军缠斗,就在这城里的道路上游走,骚扰他们让他们不能靠近城门!尽可能的减少损失,等到步兵到了再说!”
李倓这个命令一下,南霁云和已经杀到了的雷万春当时就会意了,各自带着一路人马就往左右的街道上去了。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深夜了,范阳这座城因为安禄山这些年经营的缘故,也已经是颇具规模,坊间的街道也是十分宽阔,骑兵策马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狂奔,叛军虽然派了人马追赶,但效果显然不好,还让李倓他们带着骑兵顺路杀死了不少。
坊间屋子里住着的百姓哪里还睡得着觉?这些年安禄山重视范阳,能住到范阳城里来的,那几乎已经是河北道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不过在这个夜里,他们中的不少人听着外面的喊杀声,都有一种预感,不光是范阳城,整个河北道可能是要变天了。
李倓、南霁云、雷万春和陈之豹各自带着一些骑兵,一面躲避着敌军的弓箭手,一面极力的阻拦着大队前赴后继的想要靠近城门去把城门关上的敌军。
范阳城东门的开和关,到这个时候俨然已经可以说是这一战的胜负手了。
本来史思明还有一线希望,希望唐军因为来的仓促,最终可能只有李倓带着几千骑兵先到了,就算是加上反叛了的一万多渔阳突骑,也不过就是两万人上下,只要是能把大门关上他们还是能轻轻松松把这些骑兵消灭的。
但史思明再一次低估了李倓这个计划的周密性,他的人马才刚刚靠近城门没到一半的距离呢,一队步卒开始举着盾牌往城里推进,没错,李光弼和郭子仪不会浪费多少时间在这区区五里路上,他们按时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