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05节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05节

  宁振强:“阿星和阿中每半个月都会去你那或是到村里,他们在学校虽然是住宿舍,但是学校的老师答应我们了,会关照他们,给他们安排的宿舍离学校里的电话很近,老师也同意了,每周至少能往家里打两回电话。”
  “可是……”
  “你别忘了,肖先生还在省城呢,他们机械厂和一中的距离不算远,他们家阿烨也在一中念书,我和肖先生通过电话了,他也会帮忙照看着两个孩子。”
  宁振涛欲言又止,哥哥这么一说,他刚刚的担心好像显得没有必要了。
  “再说了,我们也可以去省城看他们大家排个顺序,每个礼拜去个一次还是能行的,至于你就别想了,你现在食品厂的工作很重要,哪有功夫每天到省城又回来?”
  宁振涛被说服了,可情绪还是不太高昂。
  宁振强看着叹了口气,走过去摸了下弟弟的头。
  “哥,你干嘛?”这一被摸头,宁振涛便一个激灵,往旁边横跳了老远,“哥你干嘛?不知道男人的头摸不得?”
  宁振强暗骂了一句自己不记事,看到老三那没精神样就想要安慰,却老忘了这人得了便宜就卖乖。
  “知道了知道了,那我以后每周去一次。”宁振涛如是抱怨,伸着懒腰看了眼母亲仔细叠在桌上的衣服,“妈,我下回回来给你买几身衣服,你就别天天缝了,我们单位才发了券呢!到时候你穿一套,扔一套。”
  得,刚刚还有一丝哀怨的宁振强这下笑了,他迅速地闪身出门,主动把门关上。
  他们家都一样容易忘事,就像振涛永远爱作死。
  门后果不其然传来了母亲的怒斥声,这缝补是情怀,是节约的表现,宁振涛这么轻飘飘的越过还发出了浪费提醒怎么能不让宁奶奶手痒。
  “谢谢你二叔。”宁知星蹲在门口好一会了,瞧见二叔出来,便压着声用嘴型和二叔道谢。
  她看出来小叔心情不好,怕小叔和奶奶来死皮赖脸最后惹小叔生气,这就搬出了家里最靠谱的救兵。
  她默默地在心里的计划小本本上打了个勾,她倒不是非要独立生活,但这不是来自后世的她见识过什么天才少年不能生活自理,父母陪读之类的新闻吗?
  她老早就发觉家里人实在太疼她和哥哥了,在村里这种独立自主的环境下,她和哥哥平日里那都基本没干什么家务,就是到了市里和小叔一起住的那段时间,两人也甚少干活。
  宁知星是知道马上要恢复高考的,这大学天南海北还有专业之分,她和哥哥所擅长偏向的方向不同,到时候万一她和哥哥分开了,这生活不够独立自主那绝对是个问题。
  所以最起码,她和哥哥都要习惯和家人有距离的宿舍生活。
  ……
  虽然知道还会再相见,可每一次分离那都充满了不舍。
  宁知星和宁知中离开的时间点是卡着开学的时间的,一中的老师事先和他们联系过,说是要派车来接,只是宁振强自己有安排便拒绝了这一方案,选择了自己接送,宁振涛原先也想掺和的,只是母亲莫名开始催婚,他便脚底抹油提前偷跑,现在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
  这一回,要和宁知星、宁知中一起离开的不只有宁振强,严老师夫妇也要搭着他们的顺风车离开。
  这消息也是最近几天宁家人才知道的,严老师夫妇当年的一位学生现在是省里管教育的领导,省里一所这两年停办的学院复课,正缺老师,对方便推荐了严老师夫妇前去授课。
  这推荐虽说能提前离开乡村进省城,可也意味着提前安置,像是郭子轩和齐雁风,两人都指望着回到当年授课的学校去,那便只能再等,等一个后续安排。
  严老师夫妇在答应这邀请后主动和宁家人提起了这事,他们表示省里为他们准备了房子,平日里如果宁知星和宁知中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到他们这,他们也能帮着借用电话联系。
  又上了一重保险,宁家人的担忧那就更少了,前几天还睡不着的几人总算能睡个好觉。
  宁奶奶已经谢过了两位老师,此刻正搂着阿星和阿中念叨个不停,说的全都是衣食住行。
  吴凤英现在是大忙人了,可再忙也要先紧着两个孩子,她正和丈夫紧张地点着给阿星和阿中带的东西,生怕少了东西,这大的惊人的包裹里什么东西都有,就连宁奶奶自己做的偏方草药都放了两瓶,这要不是宁振强安排了车,恐怕都载不过去。
  有过宿舍经历的宁知星自然知道这些包裹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东西绝对派不上用场,可只要想到这其中的心意她就决定来者不拒,她比谁都知道,她和哥哥这放在堂屋里的包裹每天一到晚上有多少人轮流去检查。
  郭子轩和齐雁风正在和老友告别,两人都挺意外严老师夫妇会答应这个邀约。
  严老师夫妇顶着好友打趣的眼神硬是没吭声,他们做这决定,虽说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故乡有了一份复杂的情绪不愿回去,可也和宁知星、宁知中有点关系,这不是过去顺便能帮着照顾吗?再说了,到省里联系方便,他们也能好好地看一看宁振涛那个大胆的计划能否成功。
  “该走了。”宁振强一直没吭声,不过到了时间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宁知星跟着众人上了车,趴在靠窗处回头看。
  妈妈和奶奶不自觉地往前跟着车跑了两步,爸爸维持着那举高手的姿势久久不变,倒是习惯了分离的郭老师他们最为从容。
  车越开越远,拐过弯,便再也瞧不见人了。
  很不舍。
  但她知道,他们会在那等待他们归家,总是如此。
  ……
  秋去春来,懵懂入学的学生们已然习惯了上学的生活,进入了学习的节奏。
  而在这个春天,照例召开的广交会客商云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元旦快乐~
  今天本来要更多的,但是实在是太冷了
  每一年我的手套都会丢……然后一买新的就能找到!
  注:1978年春季广交会的数据:到会客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共1.75万人←
  第79章
  宁振涛这是生平头一次出远门,这次出差,他便直接横跨了小半个国家。
  他出行,那是拿着特批条子的,能够优先在火车上协调座位、包厢,只是他们这次出行带的东西很多,宁振涛放心不下,便选择了货仓周围的位置,和随行的团队像是门神一样守着东西生怕移开眼睛就给丢了。
  在决定要出发前小半个月宁振涛就开始紧张,每天晚上睁着眼睡不着爬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东西,可真到了要出发的前一天,反倒是莫名地镇定了下来。
  甚至还占着要到省城搭车的便利特地去看了眼阿星和阿中,并主动地给出了若干个到时候带礼物回来的承诺。
  之前的淡定在上车后忽然又不翼而飞,满满的紧张扼住了宁振涛的喉咙,让他有种莫名喘不过气的感觉,侧头看着窗外景色飞快后退,这就终于有了离家的实感。
  初次出行的兴奋劲没有持续太久,甚至迅速地就转换为了对重复风景的无聊,再然后,便是惊叹。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z省省会的火车站点不算交通枢纽,再加上最近并非旺季,宁振涛上车时只觉得还挺热闹,甚至还饶有兴致地估量了一下得要有多少人才能塞满这辆火车。
  可没想到到了之后停车的站点,那情况就太不一样了。
  生长在z省c市长水县大河村的宁振涛,打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场面,那也就是几个村子凑钱请人在过年的时候唱大戏,那时候就连其他县城都有人特地跑来看,可他从前看到的那一切和这次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顺着窗户往外看,便能看到那密集的人潮,人头涌动,不断地往车上挤,上下的人□□错在一起,让人明白什么叫人山人海。
  见到这种人潮,宁振涛心中下意识生出的是敬畏和恐慌,感觉自己要是落到人群里,那就再也找不到自己。
  他试图寻找同感,往同行的人那看,便瞧见了其中格格不入的自家二哥。
  没错,这次出行,宁振强也来了,他用的是机械厂的名额。
  机械厂这回参会那是带着重要任务去的,他们一是想要卖机器,二是也承担着代表省里几家机械相关工厂采购的工作。
  可问题来了,他们之前通常是求人想采购的那一方,说到卖货那还真没卖过!
  而且最要老命的是,厂里之前买东西那都是求着别人工厂卖的,没办法,外国工厂就是不乐意把最好的机器往这卖,每回他们求爷爷告奶奶那都还只能买到非最先进的机器。
  所以厂里原先负责商业谈判的几个员工,那都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再加上他们厂就没参加过展会,厂里的几个员工说到这场合都有些怂,没办法,便只能寻求外援。
  而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宁振强便这么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他既会外语,还对他们的产品都很有了解,两方之前就合作过多次,人品也有保证,更重要的是,这宁振强还是宁知星和宁知中的叔叔、宁振涛的亲兄弟。
  他们这回去参加展会,本就是沾了食品厂的光,这要是喊了宁振强,食品厂那也会多关照一些。
  “二哥,你不觉得人好多吗?”宁振涛忍不住凑到二哥身边。
  宁振强眼神很亮:“人多好,我觉得正适合我们。”
  “哈?”这关我们什么事?
  “当然是市场调查。”宁振强瞥了眼自家的弟弟也不解释,一等车发车,便拉着弟弟往外走开始考察。
  宁振涛下意识地就被哥哥使唤得团团转,等到到了外头,那哥哥在问话,他能不记录吗?只能先把疑问憋在肚子里头。
  两人搭配得很默契,宁振强负责问,宁振涛负责记录。
  宁振涛低头写着字,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他哥从小就是这样,脸皮又厚又擅长聊天。
  他们明明不是这个车厢的,哥哥居然能往那一站,随便找到人就开始唠,好像他从一开始就在这个车厢一样。
  不过哥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大姐,你们中午在车上吗?那你们带了什么吃的?我们没经验,都没准备吃的。”
  “大哥可真疼孩子,我本来也想在火车站旁边买点吃的,但想了要花钱就忍着了,大哥,你买的这多少钱……”
  这些问题他能理解,之前他们就说过,打算把火腿肠往车站去卖。
  宁振涛若有所思,说起来这事他还真抛在脑后了,他们工厂的产品去年就走了两条线,一条是供销社另一条是工厂,去年不少工厂发的年货那就是他们工厂生产的肉食品礼盒呢!供销社最显眼的位置,他们家的产品也摆了上去。
  不过天知道在年底的热销之前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和金钱。
  宁振涛犹记得那时候他咬着牙拿第一批资金出来登广告的压力——这是严老师教他的,舍得投入才会有产出,品牌的效应非常重要,当时那广告词是知中帮着写的,宣传图还是阿星给的建议让大哥画的。
  还真别说,那广告确实有用,当时一刊登订货热线就打个不停,他们好食记的品牌也打了出去。
  春节那段忙完的时候,宁振涛真想大喊一句他不想努力了,不过严老师之前说过,他们这食品行业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好食记占据的优势是他们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鲜有竞争对手,但未来保持竞争力,他们要不断自我升级,拓宽销售渠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嗯,除了这次参会想拓展的外国渠道,二哥之前提到的这事也很重要,想到这宁振涛便在记录上重重地做了记号。
  “我们那机械厂最出名了,市里人人都想去,大娘,你们那什么厂子出名?”
  “这福利听着真不错,肯定效益很好吧?我们这就有好几个厂子效益一般呢。”
  “你们那物价怎么样?我们今年姜价老高咯。”
  这类问题宁振涛就不太明白了,不过还是蛮替哥哥记下,毕竟他不拘小节。
  问题越来越多,宁振涛写得没完没了,总算问完回到座位,因为过度兴奋预支了体力的宁振涛很快便陷入梦乡沉沉睡去。
  宁振强没休息,拿起本子开始整理思路。
  他折在包里的本子是大开本的,用的是近乎后世a3大小的本子,平时被折了起来。
  宁振强之前看过宁知星整理思维导图,他学着用了一次,察觉到了其中的便利性,便特地做了这个大本子,平时想什么都在这本子上整理。
  那些看似没有头绪的问题被凌乱地写在纸张上,但却又形成了一种联系。
  物价:肉价、菜价(本地特产、季节性产品)
  市场:需求、供应(食品、原材料、产品)
  情况备注:效益、倾向、喜好、口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