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命所归(2000收加更)
只见宫殿南方有朦胧的五色毫光浮现,李悠不禁大惊失色!啊,该不会是那件宝物吧?他连忙招呼关胜独自一人陪同自己前往!
到了宫殿南方,顺着五色毫光的方向进入一座小院!只见那光将小院中间古井的井口映得通明,就好像井底着火了一般!
就是这里了!熟读三国的李悠哪还会猜不到井底的宝物究竟是什么,连忙吩咐道,“关将军,我去井中打捞宝物,你看好门户勿要放人进来!”
“主公,还是某去吧!”关胜哪肯将这种危险的事情交给李悠去做,不由分说将青龙偃月刀靠在墙上,绕着院子转了一圈,从屋内取出几道红绫接在了一起,双手用力拉扯感觉完全能承受得住自己的体重,这才将红绫的一头拴在井栏上,拿起火把缓缓缒下。
“关将军千万小心!”李悠一边留意门口的来人,一边不时地探头从井口望下去,好在这口井积水不深,关胜站直了水才到他的腰间,他这才稍微放心了些。
“主公,有人曾在此投井自尽!”关胜弯腰在水里摸了一阵儿,仰头禀报道。
“此乃忠义之人,理当厚葬!”李悠肃容道,哦,是了,《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生活在宋代的关胜肯定没看过,而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中又没有关于孙坚曾拥有过和氏璧的记载,所以关胜还不知道李悠想找的是什么东西。
关胜所想和李悠如出一辙,将那人绑在红绫上二人协力运了上去,又将关胜拉了上来,李悠这才将火把凑到尸首旁,原来是一位宫样装束的妇人,虽然死去日久,尸首却非腐烂,依旧宛若生人。
“身死不朽,必有异宝护佑!”关胜很快看到她脖子下面挂着的一个锦囊,忙取过来打开,里面有一个朱红色的小匣子,用金锁锁着;关胜不敢擅自打开,双手递给李悠。
“关将军可知这里面是何宝物?”李悠深吸一口气问道,见关胜摇头他伸手捏住金锁用力一扭,21点的武力再加上在水中泡的久了,匣子轻松就被打开,里面露出一枚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的玉玺来!
李悠拿出玉玺将上面的篆字展示给关胜,“关将军可能识得篆字?”
刚看到玉玺的造型时关胜就面露讶容,再凑过去一看,待分别出上面所写乃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时更是大惊失色!“这...这莫非是传国玉玺!”
“是啊,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得玉,称之为和氏璧!和氏璧辗转于楚、赵之间,最终归了秦国;始皇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以此为传国玉玺;秦亡后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一口气说完传国玉玺的来历,李悠目视那妇人,“想来此人定是不愿传国玉玺落入董卓手中,才怀宝自尽!”
说完正打算和关胜商量下怎么把这妇人运出去厚葬,只见传国玉玺忽然光芒大作,一条金龙从玉玺中飞出,绕着二人转了一圈,然后像云台阁的那些光点一样投入李悠的胸口之中。
这一切关胜依然没能看到,不过身为名将,他对气息的感觉异常敏锐,立刻察觉到李悠似乎发生了异变,这传国玉玺似乎和他融为一体,浑身散发着让人顶礼膜拜的气质!主公和传国玉玺如此相得!莫非主公真是天命所归?关胜心中暗暗想道。
只可惜这种气质顷刻间就烟消云散,李悠也恢复到之前普通人模样,让关胜直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眼花了!
“咱们走吧!”李悠此刻已经恢复平静,重新将传国玉玺放回盒子里,然后塞入怀中!出了小院召唤人马将那妇人运走厚葬不提。
等忙完这些事儿已经是月上中天了,李悠回到自己的驻地,沐浴过后挥退左右,这才重新拿出传国玉玺和虎符研究起来,刚才金龙入体的那一刹那,他感觉到虎符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度!
难道这样东西也和云台二十八将的画像一样是特殊道具,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是了,如果传国玉玺还算不上特殊道具的话,那什么宝物才能算?九鼎么?
“宿主获得象征皇权传承的特殊道具——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乃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装备可获得特殊称号——天命所归!宿主是否装备!”虎符投射出来的面板中,道具那一栏的第一个格子亮了起来。
我如果同意的话大概和氏璧就会被放到这个格子里吧?李悠猜测道,还有天命所归这个称号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要自己在主世界争霸天下么?可是日后穿越各个世界完成任务已经够累的了,难道回到主世界还要继续打生打死?做个纨绔难道不好么?
李悠纠结了半天,还是拒绝了虎符的提议,“暂不装备!”
亮光熄灭,虎符重归寂静!李悠却翻来覆去也睡不着觉,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处置才好呢?听刚才的意思似乎自己将传国玉玺装备它就会从这个世界中消失?那么我到底是带走还是留给其他人呢?
可是要留给别人的话给谁好呢?是曹操还是刘备?或者是汉献帝?可是都说宝物通灵,既然汉室已经遗失了传国玉玺,自己再送回去会不会又造成什么灾难?这样想好像也不对啊?秦始皇不就是失而复得么?而且这玉玺到了刘家手中之后中间被王莽拿去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落到刘秀手中!这么说还回去也不是不可以啊?反观孙坚拿到玉玺也没成就什么霸业?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李悠渐渐进入梦乡;第二日一大早,就有亲卫来报,曹操已经拿住董卓返回了洛阳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