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宗明天下> 第1227章 军事改革细则

第1227章 军事改革细则

  “见过汝南王殿下。”在乾清门前,把守的侍卫对朱有爋行礼说道。
  朱有爋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周侍卫,请向陛下通禀一声,本王有要事向陛下禀报。”
  “臣何敢当殿下一个‘请’字。”名叫周恩铭的侍卫马上回应一句,又问道:“殿下,不知到底是何事情?臣也好向陛下通禀。”
  “是有关之前在开封府,陛下为本王选的侍卫之事。”
  ‘侍卫?陛下为你选侍卫?’听了这话,周恩铭冒出一脑门子问号,但还是答应一声,向乾清宫走去。
  他走到大殿门口向里看了一眼,只看到了夏辅官暴昭和冬辅官解缙与几位舍人在票拟奏折,不要说允熥,就连秋辅官郭镇都不在,于是小声询问看门的宦官:“刘公公,陛下在哪?汝南王殿下前来拜见陛下,有事通禀。”
  “陛下在后殿与几位国公、侯伯议事呢。”六公公说道。
  周恩铭道了一声谢,赶去后殿。
  后殿内,允熥正与耿炳文、徐晖祖等人说话。大都督府的基本架构他在那日上朝时已经说过了,可内部具体如何设置职司、如何运行,因大明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没有经验,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向允熥请教。
  允熥当然也预料到这种情况,在那日将圣旨颁布后,之后每日都抽出时间向那一日任命的武官解释如何设置内部官署和任命官员。
  “……,总参谋部的职责就是从前兵部职方司再略微增加了一些。下设职方司、情报司、通信司、军务司,分别负责征讨、……等诸事。”他既是对担任总参谋部尚书的蓝珍,也是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
  “总政治部的职责与总参谋部同样重要。”允熥又转过头来看向陈性善:“武选司的职责与从前一般,可任免官员的流程与从前不同。之后任免官员除将领的奏报外,还需政治司出具文书,才能任免。”
  “另外,百户、试百户的任命之后就由卫镇抚提名,卫指挥使决定,报总政治部备案即可,无须武选司批准。千户、副千户由都司、行都司政治司提名,经都指挥使决定,同报总政治部备案。”
  “文宣司与从前一般,只是掌印官改名郎中,其余不变。”
  “军医司与政治司暂且为一个司,由同一人兼任郎中之职。”允熥对陈性善最后说道。现在卫所里还是军医兼着政治的差事,暂时没有分开的必要。
  “总后勤部与总装备部,”他又看向李景隆与常升:“二位爱卿,朕以为那一日对于这两个部门的职责说的已经比较明确,不需再多说。你们二人与其它人商量一个章程出来,报给朕。工部和內衙门下辖的研究新式武器、制造武器,以及原兵部武库司从官司到场地、所存的东西全部交给总后勤部,但下辖的钢铁作坊和钢铁厂不划归总后;原兵部车驾司的差事都交给总装。”
  允熥对他们交待了这几句就不再说。总后与总装这两个衙门的差事不能说不重要,但比起总参和总政还是略逊一筹,而且和这个年代的差事区别是最小的,他不需交待太多。而且李景隆虽然打仗不行,但还是有能力的;常升差了些,但做事还算谨慎,总装的事情也不需要最高长官有多少本事,他们足以胜任。
  “梅尚书,度支部的职责那一日说的不太清楚。以后度支部的差事就是依照上一年全军总的花销制定预算,从户部取出一笔钱放在度支部的库里,以后军中各衙门需要支领银钱从度支部支领,不从户部支领。”
  “水师部就不需朕交待什么了,只是将所有水师卫所聚在一处,统一管辖,其余照旧。”
  “至于江南都司和应天行都司,依照地方的都司设置官职即可。”
  “大都督府的日常事务,就由四位都督佥事辅佐两位都督同知处置;若有悬疑不决之事,由两位都督同知召开朱雀阁会议,仿效廷推决定;若是有实在难以决断之事,就向朕奏报。大都督府于每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于玄武阁举行日常会议,就如同朕召开大朝会一般。”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允熥说完后看向在场的所有人。
  在场众人一时都没有说话,而是在心中估量完整改革后对武将地位的影响,以及自己掌管的衙门地位是高是低。
  很快,在场众人就判断出来,武将地位并没有降低,而且若是能够严格执行,以后武将的地位能够与文官平齐。顿时,在场的武将都喜动颜色;文职武官既然已经当了武官,心态上也就放在武官这一边了,也都感到高兴。
  随后他们开始估量自己掌管的衙门地位。蓝珍自然是最高兴的。总参的职责和之前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差别不大,而且允熥交待各衙门的差事也是从总参开始的,说明总参还是最重要的一部。
  大家当然也都看出来总政是第二重要的衙门,不仅掌管了武选,还掌管了军医和文宣,不要说在武官体系,就是在整个朝廷都算得上最重要的几个衙门之一。不过陈性善只是坐在座位上,脸上淡淡的没什么表情。
  其它的,水师部自成一统不好说地位高低;另外三部哪部高哪部低众人心中所想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人认为度支部比较重要。倒不是差事重要,而是大家以后支领经费都不必去看户部那帮人的老脸了,也会比从前方便一些,自然觉得度支部更重要。
  对于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大家想了想,都认为都督同知就相当于四辅官,都督佥事就相当于舍人,各部尚书相当于文官六部尚书。虽然都督同知的官位高一级,可最后谁的实权更大不好说,可有的争。
  至于应天行都司和江南都司,应天行都司身为掌握京城大多数卫所的衙门,都指挥使又是朱雀阁会议的一员,较为重要;江南都司就是地方上的都司,没那么重要了。
  允熥就坐在主位上静静地看着他们低头思量,也不说话。这时卢义走进来来到允熥身旁,轻声对他说了句什么。允熥脸上微微露出惊讶的表情,吩咐道:“让他进来,去侧厅等着。”
  那宦官答应一声退下。允熥转过头,估量着也差不多了,出言又问了一遍:“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不懂之处?”
  “陛下,适才陛下提到政治司,是陛下要在各都司、行都司设置的衙门不成?”陈性善首先出言。
  “朕打算仿效大都督府的衙门,在地方都司、行都司设立参谋司、政治司、后勤与装备司、度支司。其职责与大都督府的衙门类似,只是后勤与装备合二为一。”允熥说道。
  “陛下,贸然如此大的变动,恐怕不妥。”陈性善马上又道。京中的改革还没理顺,就在地方上同步进行改革,会乱成一片的。
  “朕知晓,朕暂时不会在其它地方进行改革,只在新设立的应天行都司与江南都司设置,若是有纰漏再改正,之后再在全国实行。”
  “陛下圣明。”陈兴善等人都说道。
  其实允熥是想同步进行改革的。从洪武二十七年底第一届讲武堂的学生毕业,至今已经毕业十届了,每一届三百人,十届就是三千人,除去留京的,全国不到二十个都司、行都司每个都有一百多人,若是再加上因为袭职在讲武堂上过一年培训班的人,那就更多了,也已经有身居三品官职的了,足以搭建起来参谋司等四个司;允熥之所以今年实行军事改革,除了外部环境空前稳定,讲武堂培养的学生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也是缘故之一。
  “陛下,为何产钢铁的,工厂,不划归总装备部?”李景隆出言询问:“陛下,现下大多武器都要用钢铁来造,若是总装备部没有钢铁厂,制造武器时还需从工部调拨,恐会拖延制造武器。”
  “此事朕自有思量,无复多言。”允熥高深莫测的说道。
  之后他又回答几个问题,见众人没什么好问的了,说道:“诸位爱卿回去拟一个章程,奏报给朕。”
  “是,陛下。”众人答应一声,站起来就要行礼退下。
  “慢!”允熥忽然又叫住他们。“今日已是二月初二,明日讲武堂与国子监就要开课了。朕打算再在京城中设立一个学校,待这所学校正式设立后,你们将家中十二岁至十四岁的儿子都派到这所学校上学。”他用命令的语气说道。
  众人对于允熥忽然又设立一个学校感觉很奇怪:陛下怎么这么喜欢学校呢!已经有了皇家学堂、国子监、讲武堂、女子学堂这四个学校,再设立一个,用来做什么?
  可既然是皇帝的命令,他们也不敢违背,起码没必要当面顶撞,答应一声,见他没有别的吩咐了,行礼退下。
  允熥看了一会儿他们的背影,轻声嘀咕了一句,随即马上对卢义吩咐:“让汝南王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