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都市言情>医仙侠侣>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本禁书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本禁书

  一想到武功秘籍,丁砀山快步跑上前。这一刻,呼吸都变的急促了起来。
  他颤抖的手,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真丝黄布,包裹着未知的东西。
  丁砀山很兴奋又很紧张,做了一下深呼吸,才能让自己的手不那么颤抖。
  他拿起了黄补包裹的东西,打开。赫然是两本书,分别是:《不老神功》、《九阳医经》。
  看到这两本书,丁砀山兴奋到了极点。光看书名,他已经知道,这藏在机关里面的书,才是真正的武功绝学。
  可是,他又有点纳闷,另一本看书名,好像不是武功秘籍,似乎是什么医书?
  他很想知道书中的内容,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不老神功》这本书。
  一翻开,印入眼帘的是竖写的字:不老神功,神功练成,长生不老,不死不灭,成就*之身。
  看完这些字,丁砀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很快明白,为什么这《不老神功》会被藏在石台里面。
  很显然,这是一门至高无上的内功心法。一但练成,人就不会死。不会死,那就颠倒了自然规律,颠倒了阴阳。
  这武功秘籍,被藏于石台,显然是祖师爷,不希望被后世进来练功的弟子,发现。
  他心想:“师父已经160岁了,还那么健壮。莫非,师父修炼了‘不老神功’?”
  一想到师父绝对是练了“不老神功”,才会活160岁不死,丁砀山心里无比窃喜。可他却忘记了,太极真人是个鹤发童颜的老人。
  丁砀山高兴了好一阵,再次翻开一页。只见第一行写着:“不老神功”。字迹刚劲有力,笔迹与书名和前一页同出一则。
  接下来写的是:《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有云:“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
  人若要长生,必须巩固“阴阳二气”合二为一。何为阴阳?即: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即是以,天地云雨的生成过程为例,论述天地阴阳升降,从而交相感应的规律。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此门内功心法,以修炼“阴阳二脉”为要诀。“阴阳真气”,一但达致巅峰,成就*之金身,不老不死不灭,天下武功,能奈我何? 彼之再强,亦为我所破。
  正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故曰:“金刚之体,长生不老,天下武功,能奈我何?彼先动,吾不动。吾若动,必制敌。此门神功,故取名‘不老神功’。”
  最后一行写的是:以下诸图,乃是‘阴阳二脉’修炼法门。”
  看到这,丁砀山感概:“此乃当真是绝世武功,一但成就*金身,不老不死不灭,长生不老,天下武功,能耐我何?”说完,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只笑了几声,丁砀山猛然想起,自己潜入“藏书阁”禁地,一但被师兄师妹发现了,那可不得了,立即捂住了嘴巴,不再笑了。
  可是,他内心却在大笑不止,兴奋到了极点。尤其是想到,一但练成“不老神功”,永远都不会死了,更是高兴的压制不住,笑出声来。
  丁砀山尽量压制着兴奋的心情,继续翻开一页,观看“阴阳二脉”图谱。
  只见书页上画着一个裸.体男子,侧身站立。上面用红线,从左手中指,延伸至左眉处,标出了:手少阳三焦经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等穴位。
  而旁边一页上面,画了一个半身后背图,用红线标出了:“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等穴位。
  一旁的空白处,写了十几句修炼心法口诀,以及练功要旨。
  丁砀山笑了笑,他自幼跟随师父学习武功、中医。对于人体穴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更何况,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只看一遍,便能熟记于心。对于上面画的穴位图,心法口诀,只看一眼,便全都记下了。
  随即又翻开一页,这一页是“手太阴肺经穴”,同样是一副裸.体男子图案,用红线标出了穴位。空白处,写着修炼心法口诀。
  接来的每一页,都是如此。一道阳脉穴位,对应一道阴脉穴位,为一层修炼法门。十二经脉以及“任脉”、“督脉”,一一标注出来了,总共七层。
  到了第八层,没有经脉穴位图谱,只有文字。写的是:第八层:炼化阴阳:将“阴阳二脉”同时修炼,将“阴阳二气”合二为一,能否突破,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第九层也没有图谱,写的是:天地五行:天下万物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人身之五脏亦为五行。肺属金、心属火、肝属木、肾属水、脾属土,以“阴阳真气”运行五脏,方可成就*之身。
  第十层,同样没有图谱,写是是:天人合一:天地无物,道法自然。万物纲纪,生杀本始。三才之道,神明之府。
  看到这,丁砀山皱了下眉,喃喃自语:“为什么后面三层没有图,只有口诀?这第十层更是深奥无比,当真难懂!”
  随即,他翻开了最后一页,写着“不老神功”总结:道家武学及各家武学,皆以专修一脉。本门神功,‘阴阳二脉’同时修炼。
  一阴脉一阳脉,同时运气双修。手少阳三焦经由:“关冲穴”运气游走“液门、中渚、阳池”直至“丝竹空”,贮气于“膻中”。
  修炼“手太阴肺经穴”由“少商穴”运气游走“鱼际、太渊”直至“云门、中府”,贮气与“膻中”。
  将一阴一阳二气,合二为一,贮于“气海”逐次类推。每天早中晚各修炼两个时辰,方可练成第一层。五年未练成,切不可再练,否则经脉大乱,真气逆行,走火入魔而死。
  第二层,十年未练成,不可再练。第三层:十五年未练成,不可再练。第四层:二十年未练成,不可再练。第五层:二十五年未练成,不可再练。
  第六层:三十年未练成,不可再练。第七层:最高境界,六十年未练成,不可再练。本门神功,每修炼一层,内力修为,比任何上乘武功,内力要深厚三十年。修炼到第三层,虽不能成就“*”之身,不老不死不灭,内功修为,亦可独步天下,无人能敌。
  神功练成之日,当可长生不老。内力修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至第八层,成就“阴阳者”。如能突破第十层,渡劫飞仙,犹未可知。
  看完这些,丁砀山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阴阳二脉”同时修炼,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一但失败,必定经脉大乱,走火入魔而死。
  这要是不看完全套心法,拿着就练,必定走火入魔不可。
  更何况,每修炼一层,都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练到第七层,才算练成,我能活那么长吗?
  想到这,丁砀山不禁苦笑了起来。
  可一想到,练到第三层,也能天下无敌。内心就有强烈的欲望,非练不可。尤其是最后一句,“渡劫飞仙,犹未可知。”更加打动了他,非练不可。
  再一想到将来,神功盖世,超越了师兄,能够赢得师妹端木的芳心,心就痒痒,激动的不得了。嘴角洋溢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生怕记的不够熟悉,再次翻看《不老神功》,将书里记载的练功心法,熟记于心。
  他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却反复看了三遍,自我感觉,倒着都能背出来,这才罢休。
  丁砀山合上《不老神功》,又翻开了《九阳医经》浏览。
  果不其然,是一本医书。书里面,记载了许多疑难杂症,治疗方法,以及药方。
  看着那些索然无味的医术,丁砀山压根就没兴趣。随手按着书页弹开,看了看。
  忽然,丁砀山眼前一亮。他立即翻开书,找到让他心动的那一页。
  书上写着:九阳秘术,以银针刺穴,再结合“九阳玄功”,能将已死之人,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已经死亡之人,必须尸身保存完好,五脏器官没有损坏。如身上有外伤,先治疗伤处,方可救活。
  接下来,便是一些针灸穴位图。
  看见这些字,丁砀山心头一喜。喃喃自语:“我要是学会了“九阳秘术”,那岂不是可以掌握人的生死?那我不发财了?”
  他越想越兴奋,立即把书中的内容,记了下来。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我不会‘九阳玄功’又怎么能把死人救活?”再转念一想:“难道,‘九阳玄功’记载在后面?”
  这么一想,丁砀山立即翻过一页。顿时,两眼放光,脸上挂满了兴奋的笑容。
  这一页,赫然写着“九阳玄功”。接下来便是:此门玄功心法,乃是护体神功,修炼者可成就*之身。
  本门神功练成,可辅助“九阳秘术”,将已死之人救活。如施以“九阳秘术”,不以“九阳玄功”真气救活,死者将变成行尸走肉,力大无穷,危害苍生。
  看到这,丁砀山总算明白了,这两本书,都记载着绝世武功。也不知道是哪一位祖师爷,藏在石台里面,竟然让自己发现了。
  他立即翻看书上记载的“九阳玄功”,心法。看了第一层,赫然发现,这是一门非常神奇的武功。
  修炼者,一但受了重伤,有“九阳玄功”护体,再严重的伤,都不会危急生命。
  除非,被人破了“死穴”。要不然,很难杀死一个修炼“九阳玄功”的人。
  接下来又翻开了一页,一一将修炼心法,记在心里。等翻到最后一页,丁砀山满脸诧异:“怎么只有四层?其他几层心法呢?”
  再一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本《九阳医经》不是完整的一本书,最后一页,有明显的撕裂痕迹。心想:“后半部,八成被人撕走了!”
  丁砀山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喃喃自语:“这“九阳玄功”只有一半,根本就没有全套的心法。我记下来又有什么用?”
  顿时,他就没兴趣了。缺少一半的心法,根本就不可能练成“九阳玄功”。
  不能练成,就无法达到*之身,练了跟没练一样,完全起不到什么作用,照样会被人杀死,还不如练“不老神功”。
  更何况,练不成“九阳玄功”,就不能用“九阳秘术”将死人救活,反而会让死人成为行尸走肉,力大无穷。
  丁砀山即使对“九阳玄功”,没有兴趣,可他看了,已经记在了心里,想忘记都难了。
  他已经把两本书中的内容,全都熟记于心。这书对他来说,已经没有用处了。笑了笑,再次用真丝黄布,把两本书包好,放回锦盒里面。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丁砀山,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藏书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