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王二麻子果然误会,以为他过两天就能去县城把钱拿回来,拍了一下他的肩,哥俩好地说:“行,要兄弟跟着你跑腿的话,尽管说。”
周老三没有拒绝,模棱两可地说:“成,有需要我叫你。”
得益于他前几年的“良好信誉”,总算把这两人给糊弄过去了。
把他们送出门后,周老三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眼神阴沉地盯着这两人的背影,心里是又气又急。
这次是把他们俩给糊弄过去了,但下次恐怕就没这么好过关了,当务之急还是弄钱。可怎么弄呢?
周老三除了种地,不外乎就是给附近迷信的人家做点法,跳跳大神。可现在家家户户手里头都困难,无外乎是招待他一顿吃食或者几个鸡蛋之类的,手头宽裕的也顶多是给他个几毛一块的。
这点收入对十块钱来说,那真是杯水车薪。周老三头大,为了还钱的事焦虑得一晚上都没睡。
第二天吃早饭时,看到两个子女捧着碗,嫌玉米糊糊不好喝,他气的摔了筷子:“这么大的人了,天天在家里白吃白喝算什么回事?从今天起,你们俩都给我去上工去,建英去除草,建设去挖地。”
看不惯两人闲着是一回事,周老三之所以借题发挥,让两人上工,更多的是为了赚点工分,否则梁毅这几个月都不寄钱过来,没有额外收益,就上半年的那点工分,分的粮食根本不够他们吃,全家人都得饿肚子。
可周建设和周建英两个懒惯了的,根本体会不到他的苦心和为难。
周建设指了指胳膊:“爸,我的伤还没好,万一留下后遗症怎么办?以后谁愿意嫁给我一个残废?咱们老周家都得断根了。”
周建英也学聪明了,按住额头:“爸,我头痛,不舒服。”
周老三舍不得对周建设发火,瞪了周建英一眼:“头痛也得去给我上工。”别以为他不知道,这都是这丫头不想上工搞的借口。
周建英听了不满的嘟囔起唇,瞥了对面默不作声的姜瑜一眼,心里不平极了。现在她得上工,这死丫头却每天都坐在教室里教那群小萝卜头识识字就行了,多不公平。
看看,才不过半个多月没下地晒太阳,这丫头的皮肤都由黝黑变成了小麦色,要是再捂一个冬天,还不知白成什么样子呢!
浓浓地嫉妒涌上了周建英的心头,不过她以往要沉得住气许多,只是捏紧了筷子,在心头暗暗发誓,走着瞧吧,日子还长着呢,她以后一定会比姜瑜过得好十倍,百倍。
姜瑜倒是注意到了周建英的目光,不过只要战火不燃到她这里,周建英不明晃晃地针对她,姜瑜也懒得搭理。
从这一天开始,周建英开始了上工。
刚开始,姜瑜以为她坚持不了两天就会想方设法偷懒。但让人意外的是,都上了好几天工,周建英都没喊一声苦和累,而且每天早出晚归的,精神好极了,回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
这可勾起了姜瑜的好奇心,她找了机会问王晓。
提起这个王晓就发笑:“她啊?她最近天天跟在一个知青屁股后面转,还主动跑去帮人家干活。”
姜瑜秒懂:“那个知青也分配去除草?”难怪周建英没撂挑子呢!
王晓点头:“可不是,人家草除得比她还快。偏偏她没自知之明,自己的活儿还没干完,先跑去给别人干活,大家都笑话她呢,看吧,她的工分肯定很少。干一天,最后都拿不了五个工分,说出去才丢人呢!”
姜瑜听了也觉得周建英脑子有毛病,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顿顿都是玉米糊糊,她还有闲心去追男人,真想看看她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可周建英不觉得自己吃亏了,相反她非常高兴,因为她总算跟孙亭煜搭上线了。
这段时间,周建英天天在家学习,可背了的公式第二天就忘了,背了的课文,过几天也记不清了。折腾了大半个月,她不得不认清了一个事实,她确实不是学习的料,与其这么瞎折腾浪费时间,不如趁机抱大腿。而抱大腿还有什么比同甘共苦更能建立革命友谊的呢?
所以第一天去除草看见孙亭煜后,周建英就改变了主意,她要借着这个共同干活的机会与孙亭煜熟悉起来。至于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她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哼,等他们知道孙亭煜以后是个什么人物后,他们不但不会再嘲笑她,还只会羡慕她的“先见之明”。
至于上大学的事,姜瑜不是要考大学吗?等她考上,自己也一样能像前世一样拿着她的录取通知书去上大学,又何必辛辛苦苦地去学习呢?
周建英天天惦记着跟孙亭煜打好关系,完全不知道周老三这几天过得有多提心吊胆。
两天过去了,多挪西凑,把能想的法子都想遍了,周老三才凑出了六块钱,还差整整四块钱。他拿着六块钱,急得嘴上都起泡了。别人不知道,他还不清楚吗?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两块就是没脸没皮的滚刀肉,他要拿不出钱来,这两人肯定立马跟他翻脸。
这两人先前之所以各自借他五块钱,也不过是看他平日里大方,兜里有钱。否则才不会搭理他呢,所以一旦他们俩知道他落势了,没钱了,第一个翻脸不认人,落井下石的就会是他们。
这一回,周老三没敢等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主动找上门要钱。他先自动去找了两人,拿出六块钱,哭起了穷:“高老哥,王二兄弟,老三我现在手里头有点紧,先还你们一人三块,欠的那两块,过一阵再还你们。”
就像周老三了解他们一样,他们也一样了解周老三的为人。这家伙最虚伪好面子,今天竟然求他们,肯定是被逼到没路了。
“老三啊,不是兄弟不体谅你。你们家今年总共才几百工分,分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家吃的,你拿什么来还给咱们?”王二麻子一脸的为难,“我等得起,我婆娘等不起啊,到时候她提着菜刀跑到你家闹,惊动了翔叔,你也别怪我!”
妈蛋,有个会提着菜刀砍人的婆娘就了不起了啊!
周老三气结,只好把主意打到高老头身上:“高老哥,你看这样吧,要不先还王二兄弟的五块钱,你这里,我先欠着四块,年前一定还,我给你加一块钱的利息!”
一块钱的利息?有点诱人,高老头发白的眉毛一抖:“老三啊,不是老哥不帮你,只是你嫂子的身体一直不好,一入秋就得养着,吃药买吃的,哪样不花钱啊,这五块钱可是儿女孝敬,让给他们妈买药的。回头你嫂子没药吃,病犯了,他们几兄妹知道了……”
周老三会卖惨,高老头比他更胜一筹,而且最后还隐隐威胁周老三。
周老三也是怕了他们,王二麻子有个剽悍的婆娘,高老头有一群牛高马大的儿子孙子,家里男丁十几个,站出来,一人给他一拳头都能打得他出血。
所以哪怕知道这两个东西是在威胁他,他能怎么办?还不是得赔笑脸。
都是钱闹的!拖着不还,这两个见风使舵的东西以后还不知怎么为难他呢!反正赖不过,迟早都要还的,那就还吧!
犹豫半晌,周老三眼一闭,横了心说:“明天,就明天,剩下的四块,我要还不了你们,任你们怎么处置!王二兄弟,高老哥,看在大家这几年的情分上,一天时间你们总要给我吧?”
想到这几年确实占了周老三不少的好处,又惦记着万一哪天周老三又翻身了呢,王二麻子和高老头倒是没把人给得罪死。
两人假惺惺地说:“行,兄弟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老三啊,别怪兄弟不讲情面,兄弟也是没办法。”
周老三面上笑眯眯地送走了两人,回头就啐了一口,怒骂道:“mmp,什么玩意儿,吃老子的喝老子的时候都忘了?”
再气,钱还是得还!
第二天,姜瑜起床时就发现,连早饭都没吃,周老三就出门了。她狐疑地挑了挑眉,上回去县城,周老三都还垫了半碗玉米糊糊才出发的呢,他今天这是干嘛去呢?
很快,姜瑜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
等他们快吃完早饭的时候,周老三就兴冲冲地回来了,而且从口袋里掏了一块钱给冯三娘:“听说李家庄养的那头猪生病了,今天杀,你去割两斤肉回来,咱们今天中午好好吃一顿。”
现在肉联厂出来的猪肉价格是七八毛钱一斤,不过农村自己杀来卖的一般会稍微便宜一点,尤其是这又是一头病猪,所以一块钱差不多能买两斤。
冯三娘接过了钱,应了一声:“好。”
她并不知道周老三最近的财政非常窘迫,所以也不觉得这一块钱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姜瑜倒是明白周老三今天为何会这么高兴了,原来是弄到了钱的缘故。可是昨天他分明还一脸愁色,在为钱的事着急,怎么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肯定出在他今天早上出去这一趟上。
随便出去一趟就能弄几块甚至十几块?这钱来路恐怕不大正啊。
姜瑜出了门就找上王晓,对他说:“你帮我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人看见周老三今天早上去哪儿了!”
到了中午,王晓那边就有了结果:“今天村里的刘大花他们在山脚下挖蚯蚓去钓鱼,看到了周老三,他翻过了山,往大柳村那边去了。”
“大柳村,怎么这么耳熟呢?”姜瑜仔细回忆了一下,却想不起自己是何时听过这个地名的。
王晓见她一直没想起来,眨了眨眼,很无语地说:“姐,你老家就是大柳村的啊,你怎么连这个都忘了!”
第033章
跟王晓分道扬镳回去后, 家里只有冯三娘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周家父子三个都不在。
姜瑜走进厨房,拿了个红薯抛起来, 凑到冯三娘身边, 寻了个借口,故意问:“过几天就中秋节了,咱们要不要回大柳村那边一趟?”
她这话也问得不算突兀,哪怕冯三娘带着姜瑜改嫁了, 但她也始终的姜家的孙女,两个村子离得不远, 中秋团圆佳节,孙女回去看望祖辈, 理所应当的事。
谁知一听这话,冯三娘却跟炸了毛的猫一样, 当即厉声呵斥道:“回去做什么?你听了谁的鼓动, 要回去看那两个老东西?我告诉你, 不可能,你要回去,以后就没我这个妈!”
她倒是挺想没冯三娘这个妈的。不过嘛,提起原身父亲那边的人, 连冯三娘这种没脾气,动不动就哭的女人也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搞不好那边也是个大坑。她可不想才赶走了一头虎又引来一群狼。
姜瑜提这个事本来就是为了试探冯三娘的反应,效果达成了, 她也不追着不放,咬了一口甜甜的生红薯,然后状似不经意地问道:“那……要是周叔要去大柳村怎么办?”
冯三娘见她没提姜家,情绪稳定了很多,想也不想就说:“你周叔没事去大柳村做什么?”
“这么近,周叔没亲朋好友在大柳村啊?”姜瑜一副很意外的样子。
冯三娘抬头看了她一眼:“你这孩子今天怎么怪怪的,你周叔当然没亲戚在大柳村了。好了,以后也不要提大柳村,更别提那两个老东西。”
没有亲朋好友,也就意味着他没办法到大柳村借钱,那周老三今天早上的钱从哪儿来的?姜瑜玩味地翘起了嘴角,倚在门框上,套冯三娘的话:“要是那边来人找我怎么办?”
“找你,他们怎么会找你这个赔钱货!”冯三娘冷嗤。
姜瑜听了,一挑眉,细数自己的优点:“我长大了,工作了,每个月要发粮食了,可不是吃闲饭的。”工资就别提了,免得冯三娘惦记。
对啊,闺女长大了,每个月能挣工资和粮食了,难保姜家那边不会惦记上。冯三娘急得丢下了抹布,饭都不做了,唉声叹气了好一阵,她忽然抬起头看着姜瑜:“把你的工资交给妈,妈替你保管。”
你保管那还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姜瑜咬着生红薯不吱声。
冯三娘见了,急躁的一跺脚:“不行,你的工资可不能被那老太婆拿了去。我这就去杨校长那儿,跟他说清楚。”
“等等,发工资都还是没影的事,你先把饭做好,不要让我们饿肚子啊,待会儿周叔他们可是要下工回来了。”姜瑜叫住了她,“找杨校长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的嘛,以后再说。”
果然,搬出周老三来就是好使。冯三娘重新系上了围裙,又开始做饭,不过中途絮絮叨叨地对姜瑜好一阵耳提面命:“妈跟你说,你可千万别被那老太婆给哄了去,把工资给他们。那老太婆偏心眼,嫌你是个姑娘,迟早要嫁到别人家,你爸寄回来的东西,她都往她那两个小的家里搬。你爸走了以后,更是不给咱们娘俩留条活路,要不是碰上你周叔,我只能带着你去跳河了。你跟妈记住了,你的钱就是扔河里打水漂了,也不能便宜了姜家那群没良心的,听见没?”
看来这仇恨满深的啊,姜瑜敷衍地点了点头:“知道了,你放心,我的工资不会便宜他们的。”
说完,姜瑜就捏着下巴,自己先笑了起来。她的工资连影子都还没有呢,就被好几帮人给惦记上了,该说啥好呢!
冯三娘抹了把泪,生怕女儿成才了被姜家给哄了去,又说了许多以前在姜家的事。无外乎是姜家的老太婆怎么欺负他们娘俩,多么偏心之类的,连姜父曾经寄回来的一包糖也拿出来说事了,真是让姜瑜哭笑不得。
不过如果真如冯三娘所说的那样的话,这姜家人对姜瑜还真不怎么样。毕竟嘛,连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的糖都要抢的人肯定厚道不到哪儿去。
也好,不厚道才好啊,她也不用欠人人情,跟原身的这些七大姑八大姨周旋了,一律无视即可。等开放了,连冯三娘都不用带,一个人拿着钱坐上火车就去南边沿海潇洒了,多好。
姜瑜啃完手里的最后一点红薯,拍了拍手:“我回去备课了。”
回到房间里,姜瑜摸了一张三角形的黄符,对着黄符哈了一口气,然后轻轻地塞进了兜里。
东西是弄好了,不过怎么样才能放到周老三身上呢?
姜瑜望着院子里晾晒在绳子上的一长串衣服,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她站了起来,到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不动声色地把纸符沾到了周老三已经晾干了的那间青色的外套的袖筒里。这地方比较隐蔽,周老三换衣服的时候不会发现,时间长了,符纸自然就脱落了,周老三也不会发现。
做完了手脚,姜瑜若无其事地回了屋。
中午照旧是玉米糊糊,不过今天中午丰盛了许多,因为多了两斤病猪肉。病死的猪不知道携带了什么病毒,这种肉姜瑜是不吃的,冯三娘在饭桌上劝她吃的时候,她以肚子不舒服,不能吃油腻的给推了。为了有逼真,她还故意恋恋不舍地看了猪肉好几眼。
饭桌上,周建英也一口都没夹猪肉,周老三夹了一筷子给她的时候,她眉头一皱,露出了几分嫌恶的神色。直到放下饭碗,她都没动那猪肉一下。
看到这一幕,姜瑜眼睛里闪过一抹深思。在这个没有油水的年代,有肉吃就不错了,谁还管是不是死猪肉,病死的更好,毕竟要便宜很多。
可前几天还眼巴巴地跟着周老三走了四五十里路就为了吃一顿肉的周建英却反感起死猪肉来了,有意思。自己都能穿越,没道理别人不能,瞧周建英跟周老三和周建设相处自然的模样,再看她对荷花村的熟悉,可不像自己刚来时那样两眼一抹黑。姜瑜怀疑,她有可能是重生的或者是带了原主的记忆。难怪周建英最近一段时间不像她刚穿来那会,那么暴躁了,也不搞那些针对自己的低级手段了。
一顿死猪肉就可能暴露一个人的秘密,这给姜瑜提了个醒,她行事得更低调、更隐秘,而且不能超脱这个时代,不管她心里怎么想,至少外在的一言一行都要遵循这个时代的规矩,否则说不准哪天就暴露在某个同道手里了。
收起复杂的心情和感慨,姜瑜继续吃饭。等周老三添碗过来的时候,她低垂着头,装作喝糊糊的样子,手指轻轻一弹,一块比指头还小的石子忽然窜到的周老三脚下,周老三脚步一个趔趄,身体一歪,摔了下去,手里的大瓷碗跟着一晃,里面热腾腾的糊糊撒了他一身,黄橙橙的,又烫又粘,不舒服极了。
冯三娘见了,马上搁下碗和筷子,拿了抹布,蹲下身帮周老三擦去了身上的玉米糊糊,关切地问:“没烫着吧?”
“有点,应该还好!”周老三吸了口气,赶紧回屋换下了脏衣服。
他每个季节也只有那么两三身换洗的衣服。冯三娘在屋子里翻了一下,昨天换下的那件还没洗,就只有前天洗了晒在院子里的那件了,她赶紧走到院子里,把衣服收进去,递给了周老三。
从头到尾两口子的反应都很正常,应该是没发现符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