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而在打开的船舱里,则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小渔夫,拿着一本书,嘴里似乎正在念叨着什么。
  虽然这艘渔船出现的有些古怪,但张良也顾不上危险了,冲着渔夫大叫道:“船家船家,过来快过来!”
  “这位先生,有何吩咐啊?”老渔夫停下手下划船的动作,遥遥看着张良问道。
  “我欲过河,麻烦过来载我一程。”张良此刻已经完全是病急乱投病了。
  说实话,他现在不但头发也乱了、衣服也乱了、身上还满是血污和泥水,远非平日那个谦谦贵公子形象,所以对船家是否会愿意载他,他真没什么信心来着。
  第138章 擒良
  老渔夫抬起头张良一眼,又转过头对着小渔夫说了什么,小渔夫连连点头,放下手里的从,从船舱里爬出来,爬在船舷上,双手做喇叭状,冲着张良大叫道:“喂!你是干嘛?家里几亩田几头牛几个人?你身上清白不清白,有无案底在身,你……身上又是泥又是水还有血的,手里还拿着剑,你不会是坏人吧?”
  “不是不是!我不是坏人!我只是被坏人追杀啊!”张良一边说着,一边很紧张的回过头,芦苇深处似乎还能听见秦军抓捕自己的声音。
  “那你拿着剑干什么?怪吓人的!谁知道你是不是想骗我们爷俩过去,然后一剑一个啊?”小渔夫说着,还一副“小生怕怕”的样子拍了拍胸口,抬起头看着老渔夫,开口说道:“爷爷我们快回家吧,我饿了。”
  “好!”老渔夫用力一撑竿,渔船顺势向远方飘去。
  “等等等等!你回来你回来!我把剑丢了!我已经把剑丢了!”张良说着,将剑丢在了地上,冲着渔船大叫道。
  老渔夫停下竿,低下头看着小渔夫。
  这下,张良算是看明白了,这一老一小两个人,能做主的其实是那个小的。
  “小孩小孩,你过来你过来!哥哥这里有糖,还有钱,可以让你买好多好多东西,你让你爷爷载我过河,我就把这些都给你!都给你!”张良一边说着,一边从身上掏出一把铜钱,冲着小渔夫叫道。
  小渔夫看着张良手里的铜钱,可爱的小脸蛋上露出一丝犹豫之情。
  只见小渔夫抬起头看了看老渔夫,对着他说了几句话,又转过头看着张良手中的铜钱,左手食指含着嘴里,脸上犹豫之情更深。
  这时,张良听见不远处已经隐隐传来秦军的呼喝之声,而且听着两者之间的距离还很近,若不是周围道路复杂,且芦苇高深,自己怕是早就被人发现了,“小孩小孩,如果不够,我这里还有……还有……”
  张良在身上又找了找,慌乱之中却只找出几个零碎的铜钱。
  为了报仇,张良散尽家财从沧海君处,请来了大力士投锥。昔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韩相公子,现在已经穷得跟个叫化子没两样区别了。
  “好吧!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就让爷爷载你过河吧。不过,你得先把地上那把剑丢到水里。我要了你那么多钱,我可害怕你到时候翻脸不认帐,等船一到,就将剑捡起来。到时候,你要是绑了我,又或者是伤了我和爷爷,可怎么办?”小渔夫说着,一指张良脚下的剑,甜笑着说道。
  这熊孩子,怎么这么讨厌?谁家的大人啊,教出这么一个熊孩子来,还不快来把他拎回去!
  “你不肯!你不肯我先走!爷爷,我们走吧。”小渔夫一边说着,一边冲着挥了挥手。
  此时原本虽然肤色略黑,但五官长相还算俊美可爱的小渔夫,已经彻底变成一只大狗熊的形象。
  谁家的孩子谁家的孩子!这样危险生物,为什么要放出来害人啊?
  有感于小渔夫的精明,再加上身后不时传来的呼喝声,只剩下这最后一条路的张良,也没多做挣扎,只是略一深思,就捡起地上的宝剑,然后“扑通”一声丢进水里。
  “小孩小孩,我已经把剑丢到水里了,你可以过来了吧?”张良摊开双手,冲着小渔夫说着,一边说着,还一边在地上蹦了蹦。
  模样看着又笨拙又可笑,但张良知道,依小渔夫的聪慧,应该能看出,自己这是在告诉对方,自己身上并无利器,你可以放心过来了。
  果然,见张良将剑丢进水里,小渔夫冲着老渔夫招了招手,接着转身低头走进舱里。
  那模样……怎么说了呢?不像是孙子对爷爷,到像是君王对属下。
  这年头,溺爱孩子已经溺爱成这样了?
  张良还没搞清楚状况,忽然看见小渔夫又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正站在船头对着他嘻嘻笑,手背在身后,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胡亥久闻子房先生长于计算、善于用谋,今日有幸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就是不知道子房先生聪明一世,不知有没有想过,明年今日会是你的祭日呢?”小渔夫冲着张良大叫道。
  胡……亥?糟糕!上当了!
  听着这个久仰已久,但却无缘得见的名字,张良却已经顾不上感慨,而是转身欲逃,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
  两方的距离已经够近,近到既然是一个小孩子,也能轻松的将箭射过来。
  听见身后传来“嗖嗖”的利箭,张良想也没想,直接身体往前一趴,就地打了一个滚,三只利箭落在在他原来前进的路上。
  “少公子,你水平不行!看姐的!”一个柔柔媚媚,还带着三分娇意的女子声音,在张良身后响起。
  “走开走开!本公子的猎物!柔姬你不许抢!还有你们都不许抢!”小渔夫……不,嬴胡亥略带着几分撒娇的声音响起。
  你……们?
  张良敏锐的注意到这个词,而这时他发现四周八方竟然多出了许多,穿着与芦苇同色衣服的人,一个两个手拿着利刃,正慢慢向他靠过来。
  我命休矣!
  张良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从一开始刺秦到后来的伏兵,再到自己准备好的船离奇失踪,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早已布好的陷阱之中。
  可恶!是谁?
  张良用仇恨的目光,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正手持弓箭冲着自己微笑的胡亥。
  #冤枉啊!少侠!本公子是无辜的!冤有头债有主,你死了以后还是去找陈平吧!#
  “可恶!我要杀你了!”张良挣扎着想从地上爬起来,忽然一只利箭凌空射来,箭尖从张良的左脚上穿过,“噗”的一声射进泥里,竟将张良硬生生的钉在了地上。
  柔姬一脸无奈的回过头,发现自家少公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将手里的弓箭,换成了强弩。
  想想也是,就少公子那弱鸡仔样的武力值,射个箭还七挑八挑,非得人家手无寸铁,距离够近才肯射,说是怕失手——呵呵,说的好像条件都满足了,你就不会失手一样。
  少公子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将腿射穿,像这样连人带箭,一箭钉到地上,非强弩不办不到。
  就在柔姬腹诽胡亥之时,胡亥已经很轻松的射出三支箭,将张良的四肢都钉在了地上。
  虽然柔姬一直在吐糟胡亥的射箭本事,但平心而论,胡亥的箭术还是不错的,只是力气太小,拉不开硬弓,需要用强弩来弥补自己这个缺点。但是射箭时的准头,还是十分好的,毕竟张良虽然一只脚被钉在地上,但剩下的三肢和身体还是在挣扎的,只是无论他怎么挣扎,都逃不出被胡亥一箭钉在地上的命。
  杀人这种血淋淋的事,身为大秦少公子,自然是没有兴趣亲自去做的。
  验证完自己棒棒哒的箭术,胡亥很开心的让手下们用鱼网将张良缚住,便带着一只活的张良骑着小马,欢欢乐乐的回去看自家政爸爸了。
  回到遇袭的地点之时,负责留守的秦军已经将毁掉的王车收拾好,而嬴政正在众仪卫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下,站在博浪沙一处高岗之上,满面紧张的向远处张望着。直到看见胡亥那活蹦乱跳撒着欢的熊影,嬴政脸上紧张的神情才为之一收,转而变成一张高深莫测的脸,接着一挥衣袖,转身向王车走去。
  而在另一边,远远看见自家政爸爸正站在高岗上,如盼游子回家的慈母般张望着自己的胡亥,高兴的挥舞着手臂,冲着嬴政大叫一声,“父皇么么哒,儿臣……呃……”
  父皇,你为什么转头就走?你不爱儿臣了吗?
  看着嬴政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丝云彩的潇洒模样,骑在马上的小胡亥委屈的扁了扁嘴。
  胡亥当然没有哭,因为受了委屈,就一个人躲起来默默掉眼泪,根本就不是萌萌哒又可爱的自己的性格。
  他的性格是……当着嬴政的面哭,受了委屈什么的,一定要让爸爸知道,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
  “嘤嘤嘤……父皇不爱儿臣了。”胡亥红着眼睛,委屈的看着正靠着榻上,一边吃着好吃的,不甜的点心,一边看书的嬴政。
  “哪有哪有啊,父皇一直很爱你啊。”嬴政放下手里的书,将手里的咸肉饼塞进胡亥嘴里,摸着他的头,慈爱的说道:“父皇只是觉得……觉得……”要怎么说呢?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的对准儿子扑过去,似乎有点不太符合自己秦始皇的画风和人设啊?
  “觉得什么?”胡亥依在嬴政怀里,抬起头泪眼汪汪的看着自家父皇,让你编让你编,看你这回要编个什么样的理由。
  “觉得……”嬴政低下头,看着宝贝儿砸因为刚刚哭过,而格外红的小脸蛋和鼻子,雾气朦朦又透出点委屈劲的眼睛,灵机一动,开口说道:“觉得你被人委屈时的模样很可爱而已。”
  看着胡亥因为自己的话,而瞬间张开的小嘴,嬴政忍不住在心里为自己的机(逗)智(比)点了个赞!
  朕果然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皇帝陛下!
  第139章 秽人
  乍闻此言,胡亥哭得越发伤心了,趴在嬴政身上,小身板一摇一晃,声音一喘一喘的,眼看着就能背过气去,“呜呜……亲爹欺负儿子……”
  “哎……熊孩子,你很重耶……”嬴政靠在软塌上,让赵高给他举着书,他一边看着书,一边用左手有一搭没一搭的给胡亥顺着猪毛……背,而右手则不停的往嘴里塞各种美味的小点心。
  遇上自己好吃的点心,还往胡亥嘴边送了送,见宝贝儿砸摇头,还会以“吃饱了才有力气哭”为理由,逗得对方哭得更加大声,看正高举着书的赵高额上青筋一跳一跳。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好同情少公子啊!
  “来来来!再喝点椰奶,补充一下水份,好继续哭。”嬴政将一杯调好的椰奶,送到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实在是挤不出眼泪来的胡亥嘴边,用手指戳了戳宝贝儿砸的腮帮,坏心的说道。
  胡亥用力瞪了嬴政一眼,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椰奶,抱着杯子喝了一大口,唇边立刻留下一圈白色的奶痕,“科学研究,喝奶不但不能补充水份……”胡亥一边抽泣着,一边向他爹普及化学知识,“还会导致蛋白质过剩,还会对消化器官造成负担,还会……”
  “咳咳!张良审得怎么样了?你不是一心想杀张良吗?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了,怎么还没杀?”嬴政清咳一声,打断宝贝儿砸的话语,生硬的转移话题道。
  这个叫“科学”的东西,到底是哪路神明啊?竟然敢蛊惑朕的宝贝儿砸!搞得现在宝贝儿砸,一阻止朕进膳,就会搞出这个叫“科学”的东西!胡亥还说方士都是骗人的,朕看这个叫“科学”的,也不是个好货。
  “喔……张良啊,儿臣本来是想杀他的,可是后来儿臣转念又一想,像这样的大罪,应该在众人面前名正典刑,方能震住六国遗族,偷偷摸摸杀多不带感啊。”一听到嬴政问正经事,虽然明知道对方是在转移话题,胡亥还是放下手里的杯子,衣袖在嘴上随便一抹,坐正身体,表情严肃的回答道:“刺杀皇室,罪不容赦。儿臣建议,夷张良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余者亲人皆流放辽东,本人凌迟处死,传尸三十六郡,以震天下!”
  “准了!”嬴政连想都没想,就点头应道。
  虽然秦国只流行“夷三族”,但现在看来,似乎罪名还不够重,无法震慑那些叛逆份子,让他们有胆量一波一波的来刺杀自己。
  “另外,儿臣恳请父皇建议密报制。”胡亥略一犹豫,还是拿出了这个破坏亲戚、好友、宗族、上下级和谐关系的大杀器。
  虽然史书上使用密报制的皇帝,最后都臭不可闻,理由是在淳朴的民间,搞出了后现代白色恐怖,搞得社会关系亲不亲友不友,彼此勾心斗角互相猜测,人和人之间的爱都没有了。
  但是在胡亥看来,古人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无非是因为古代讲究“亲亲相隐”,即亲人,尤其是父母血亲,即便他们犯了罪,也不能苛责追究,兴师问罪,而要动了包庇回护的恻隐之心,这样才是正常的。
  提出这个神逻辑的,也是儒家的孔子先生。
  至于儒家的孟子先生,则提出了一个更毁胡亥三观的假设——假设舜帝的父亲犯了罪,那么舜不但不应该检举他爹,或者是让他爹坐牢。反而应该背着他爹,丢下王位和自己的责任,找个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地方,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如此毁三观毁节操的想法,对于在幼儿园里就学过,就算是亲朋好友犯了罪,也不能包庇窝藏的胡亥来说,这两位简直就是两瓶泡烂了的绿茶。
  “我大秦以法治国,当抛弃亲亲相隐这一套,鼓励老百姓积极检举、依法揭发、一经查实、举报有赏,尤其是对这种意图谋反者,如举报属实,则家产则举报者所有。当然,对那种胡乱检举揭发的,也同样要处于重罚。”胡亥以手为刀,杀气腾腾的在半空中,做了一个“砍”的姿势。
  一方面对意图谋反者,施以重刑,震慑天下不轨之辈;一方面建立密报制,对举报者重重有赏,双管齐下之下,胡亥相信再有人想干出点叛逆、昭显性格的事,也会先考虑到自己的亲人和九族。就算碰上个冷心冷情不在乎亲朋好友死活的,也要惦量惦量亲朋好友愿不愿意和自己一块死。
  这个世界上,贫穷的人是大多数,安份守己的人也是大多数,野心份总是那么一小部分。就算是以前雄霸楚国的屈、景、昭三大家族,虽然号称跟大秦“不死不休、亡秦必楚”什么的,但三大家族里大多数人也是普通人,一没文化二没水平,再加上这年头也不流行夷族什么的。
  所以这些人无非是家主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也没有去想过后果。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有密报机制,举报有赏,叛逆谋反更是重赏。财帛动人心,就算三大家族的宗法观念再强,也不保证家里个个都是好的,没有一个人会告密。这样一来,这些人再想做点什么,不用干别的,就先得提防自家窝里反了。
  “嗯……你这个主意不错。”嬴政摸了摸胡子,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
  胡亥虽然干事不大成,喜欢玩阴谋诡计,所定之计都是针对人心,但想出来的,却总是实用的好计划。因为哪怕这些计划,不太符合嬴政喜欢用堂堂正正阳谋的作风,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自己老了,儿砸的招虽然毒,但明显更管用。
  “那个大力士,又是怎么一回事?朕听说,他不是华夏人。”嬴政皱着眉头,这些六国余孽,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都不懂,同为华夏子民,为了杀朕,竟然不惜和异族为伍,干出这种引狼入室的事。
  “回父皇的话,这个大力士是一个叫沧海君人的手下。”胡亥一边说着,一边在两人的案前,摆上一张大地图,指着地图上辽东郡以及它的北边,也就是两千年后的东三省地区,开口说道:“沧海君是东夷秽人部的一个君长。而秽人郡的生活地,则是在辽东郡以及更靠北的地区。”
  胡亥说到这里,感觉有些想笑。因为秽人在两千多年前,居住在东三省以及朝鲜地区,而张良又曾亲自上秽人区找大力士帮忙刺秦;因此两千多年以后,有棒子人坚持宣称“张良和棒子是亲戚;韩国和棒子国有同文同源的关系”。
  “辽东以及以北,一定有三大主要族系。一是以戎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东胡族系”后世立国北魏、辽、元等小国不计。“二肃慎族系,就是现在我大秦开发辽东,正在拉拢的那一族。三,就是这秽貊族族系,以秽人和貊人汇合而成的族系。”后世立国夫余国,还有著名的高句丽。
  “儿臣以为,这秽人竟然敢与六国叛逆份子联手,实在是野心不小,应该做为此次平辽的主要消灭对象。至于大胆包天,敢给张良提供大力士的沧海君一族,更是要直接从地图上抹掉,而且此一仗,不但要赢,更要赢得漂亮,才能在外族面前显现出我大秦国威。如果可以,最好能请三族的一些首领,共观此战,也免得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