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第一百六十一章
皇后病了,是真的病了,不是假的。
柳淑妃和江婉玉等人都侍疾去了,倒是徐莺,因为刚生完孩子,又因为受皇后委任暂时管理后宫,倒是免了侍疾之苦,只需每天到皇后宫里去报个到就行了。
不过徐莺对关工管理后宫的兴趣不大,又因为后宫在皇后的管理之下,颇为有序,需要徐莺操心的事情不多。所以徐莺也只在大方向上把握一下,其他琐屑的事情,她让下面人能决定的事就自己决定,用不着来问她。
她更多的时候,其实还是照顾六皇子。
她没有大动后宫,撤下皇后的人马换上自己的人,倒是让皇后身边的人放心了一下。
徐莺自然知道皇帝找过皇后的事,也知道皇后是自从皇帝找过她之后才病的。因那天皇帝跟皇后说话是使开了下人的,外人无人知道皇帝具体对皇后说了什么,但徐莺多少能猜测到一点。
只是事涉皇后的事,又多多少少和她有点关系,徐莺也不好过问,所以皇帝不说,她也装作不知道。
皇后这一病,断断续续拖了两个月,直到冬月的时候才好起来。
等皇后好了之后,徐莺立马将后宫的管理之权交还给了皇后。倒是皇后,看了她一眼,然后道:“我病中初愈,精力难免有所不济,贵妃既然已经管过一段时间了,对管宫的事情也熟悉,以后便和我一起管着吧。”
徐莺没有拒绝。
转眼到了腊月,腊月时,福建传来捷报,徐鸰因为骁勇善战,抗倭有功,并斩杀其中一倭寇头领,官升一级,成为从三品参将。
徐莺和徐田氏都很高兴,不过徐莺多少还是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故意找名目提拔徐鸰的,不过后来她才从皇帝口中得知,徐鸰斩杀的那个倭寇首领其实是逃脱的惠王。
皇帝也道,徐鸰到了福建之后,也的确是有勇有谋,敢拼敢闯,总之就是打仗冲在最前面,
最危险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特别是他提的几条建议被采纳后,在抗击倭寇上取得一定成效,又自创“回合阵”,这种灵活的作战阵法,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在用与倭寇的作战中,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让大齐在与倭寇对阵中,赢得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战役。
皇帝一向知道徐鸰有才,但他在福建的表现还是出乎了皇帝的意料。他跟徐莺叹道:“……你弟弟在带兵遣将上很有天赋,再给他几年时间历练,他会成为一名杰出的大将。”
就是徐莺,都没想到徐鸰在福建会有这样出色的表现。不过更令她想不到的,是惠王会与扶桑国的倭匪结盟,攻打自己的国家。
当日惠王从皇陵里脱逃,后面皇帝查到他的踪迹,知道他乘船离开了大齐。皇帝大概是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又知道他如今是丧家之犬,再无翻身的可能,所以放了他一码,并没有让人再去追捕他。看着惠王今日做下这样的事,不知皇帝有没有后悔当初的一时心软。
徐鸰斩杀惠王有功,被准许回京面圣,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惠王的尸身。皇帝虽然一直听到说倭寇头子长得像惠王,但毕竟不曾亲眼看见过,这一次,他怕要亲眼看过惠王确实是死透了才会放心。
不过惠王早已是被宣告死亡的了,所以徐鸰这一次运送尸身回京,算得上是秘密进行。回京之后,他的尸身直接被送到了西山的别宫里,然后皇帝亲自去看了他。
惠王的尸身被保存得很好,尸体并没有腐烂,连断掉的头也被缝回去了。皇帝看到躺在棺柩的惠王的时,很是不知道什么心情。
曾经温文尔雅,身有贤名的亲王,此时安安静静、十分无害的躺在棺材里。他的脸上有几道疤痕,身上也带着大大小小四处纵横的刀伤,看着有些触目惊心。看得出来,在离开大齐的这两年里,他应该是受了不少的苦。
皇帝叹了一口气,让人将他收敛了。因着他早已被皇帝从宗室中除名,又因他做出残害大齐子民的事情来,皇帝没这样的好心再让他躺在皇陵里,而是让人随便找了块地将他葬了。
而等这些事都做完的时候,年关也就到了。
徐鸰回京面完圣之后,本该立刻返回福建去的,但皇帝给了恩旨,准许他留在京城过完年再回福建去。
过完年之后,正月二十是朱敾的生辰,也是她满十五周岁的及笄礼。
因她是家中幼女,又是自小养在朱大夫人身边,楚国公府将她的及笄礼办得颇为盛大。请的是宁国大长公主做正宾,朱敾的二姐朱敏做赞者。她及笄之前,朱大夫人特地进宫向徐莺求了及笄用的簪子,这既是给朱敾做脸,也是卖徐莺面子。
徐莺的好东西从来不少,簪子首饰之类的更是不缺。徐鸰和朱敾订亲之后,朱大夫人进宫时也时常会将朱敾带进宫来看她,徐莺挺喜欢朱敾这个活泼热烈又胆大的姑娘。再加上她又是自己的弟媳,给她的簪子自然是精心挑选。
她替她选的是一根玫瑰晶并蒂莲海棠的修翅玉鸾簪,簪子是以赤金做柄,玫瑰、并蒂莲和海棠花都是用宝石雕刻镶嵌而成,从匣子里拿出来,十分的流光溢彩,璀璨夺目。这根簪子在朱敾的及笄礼上,出了好一阵的风头。
因着徐田氏急着娶儿媳妇抱孙子,又因为二月里正好有个好日子,所以朱敾和徐鸰的婚期定在二月。
值得一说的是,当初差点和徐鸰定了亲的朱六姑娘朱攸,在徐鸰和朱敾定了亲之后没多久,就由朱太夫人做主,说了大兴一户姓陈的望族,说的是陈家二房的嫡次子,与朱攸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因为她年纪到了,订亲没多久就成亲了。那时徐鸰还没去福建,在朱攸成亲之前,曾经令身边的丫鬟将自己贴身常带的一个玉佩送给了徐鸰,道是她对不住他,她即将出嫁,这一枚玉佩权当是纪念。
只是徐鸰认为自己既然跟朱敾订了亲,人家姑娘还是主动要嫁给他的,他得对人家负责,他与朱攸当断不断的,实在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朱攸也不好。朱攸当日行的事虽然有些伤了徐鸰的心,但有以前的情分在,他还是希望她以后能过得好的。若是让她以后的丈夫发现她曾经送了贴身的东西给别的男人,再心胸宽广的人只怕也难免膈应。所以他将玉佩送还,并让人传送了几句奉劝的话。
朱攸收到他送还回来的玉佩和他的奉劝之后,没再说什么,然后便一直安安静静的,直到出嫁。
因着婚期近,过完年之后,皇帝也没急着让徐鸰回福建去。反正福建少他一个,又不会死人,干脆让他等到成完亲再回去就行了。
朱敾及笄礼过了之后,因着婚期紧,徐朱两家便开始商量着下聘的事。
朱敾的嫁妆后,跟着的徐家的聘礼自然也要厚。要不然聘礼和嫁妆相差太多,要让人看不起。徐家在京中这么多年,徐田氏是擅长经营的人,加之又有徐莺的势,徐田氏已经倒是挣到了一份不少的家业,所以下聘的银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只是徐家的底子薄,有些东西还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的,自己唯一的儿子的婚事,徐田氏也想要将它做体面了,所以下聘的时候,需要一些珍贵而独一无二的东西来撑场。而这些东西,自然也是由徐莺来完成。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二月,徐鸰和朱敾大婚。他们三朝回门之后的第二日,徐鸰带着朱敾进宫来看徐莺。
徐莺看着那个原本活泼热烈的小姑娘,此时却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徐鸰身后,脸上带着娇羞之色,时不时的会转过头看一眼徐鸰,眼中带着浓浓的爱意。
徐莺很高兴,高兴于徐鸰能有一个全心全意对待他的妻子。
徐鸰和朱敾请过安之后,徐莺拉着朱敾的手笑着道:“我现在可是将我的弟弟交给你了。”
朱敾极是高兴的笑了起来,两个脸颊带着红晕,她望了徐鸰一眼,漂亮的眼睛里带着一股不可言说的神采,她笑着对徐莺道:“姐姐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相公的,也会好好孝顺娘的。”
她喊的是“姐姐”,而不是“娘娘”,徐莺很高兴,比起娘娘这个称呼来,她其实更喜欢姐姐这个称呼。
她拍了拍朱敾的手,笑着道:“姐姐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朱敾也很是高兴,笑望着徐莺道:“姐姐放心,我们一定会的,我们不仅会白头偕老,还会儿女绕膝。”
这样的说话,多少会让人觉得女子不够矜持,就是徐鸰听着,都有些觉得丢脸的拉了拉她的衣袖,脸上显出一片红晕,小声的训斥她道:“别没脸没羞的,乱说什么。”
朱敾却不满道:“姐姐又不是外人,我在姐姐面前说这些有什么,而且,说不定姐姐喜欢我这样说呢。”说着转过头去,眼睛亮亮的望着徐莺,道:“是吧,姐姐?”
徐莺高兴的捂着嘴笑了起来,而徐鸰却越发觉得丢脸了,悄悄的撇过头去,懒得再管他。不过他心里还是觉得高兴,并松了一口气。
朱敾虽然是主动要求嫁到徐家的,但徐朱两家的门第毕竟相差太多,成亲前徐鸰也担心朱敾过门后会有世家小姐的清高脾气,要家里的人全都捧着她,放不下身段来主动和家里人和睦相处。但至少现在看来,她并没有那些世家小姐的脾气,无论对母亲还是他的姐姐们,都愿意主动示好。就是对大嫂,大嫂是普通的屠户女儿,长于市井,难免有一些市井之气,性格又泼辣,有时候说话难免不那么文雅,但她仍愿意包容她,甚至能从中看到大嫂的优点,主动和大嫂往来。
朱敾做的这一些,徐鸰自然是感动的,心里对她也更加敬重了几分。
徐鸰不好在后宫多待,在玉福宫跟徐莺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便被皇帝请到御书房去了,朱敾则在玉福宫里陪着徐莺说话。朱敾自小接受的就是世家姑娘的教养,与徐莺说话并不显得胆怯,为人又机灵聪颖,会察言观色,更会挑徐莺感兴趣的话题说,所以两人聊得颇为愉快。
等到了中午,徐莺留了她在玉福宫吃饭,而徐鸰则是在御书房里和皇帝一起用了。等用过了午膳之后,徐鸰才带着朱敾一同离开了。
徐鸰成亲后,按理跟着就要会福建去,武将在外,亲眷本是要全部留京的。徐莺不舍得徐鸰跟朱敾刚成亲就分居两地,所以跟皇帝求了一道恩典,想让朱敾跟着徐鸰去福建。
朱敾是皇帝的亲表妹,皇帝也不忍心这个表妹刚成亲就遭受夫妻分别之苦。更何况,武将在外,亲眷要全部留京的规矩,本是防止武将背叛,亲眷在京城起的是一个人质的作用。但这人若是心有忠义孝廉,不用留质子在京,他也不会叛变,若是不忠不义之人,就是留了他的亲眷在京,也别指望他会顾念亲情。何况徐鸰的父母兄姐皆在京中,让朱敾跟着去,也不算违了规矩,所以皇帝最后同意了。
知道这件事,最高兴的莫过于朱敾,天下女子,哪一个希望跟丈夫分离,更别说是刚刚成亲正在甜蜜着的小夫妻。就是朱大夫人,知道是徐莺求了皇帝让朱敾跟着徐鸰去福建的,还特地进宫来感谢了徐莺。
其实徐莺一直挺敬佩朱大夫人的为人,能将庶女当成亲生女儿来抚养,这世上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徐鸰和朱敾离开了京城之后,其实最失落的是徐田氏。对于母亲来说,儿子不在身边,总是一种痛苦。不过好在徐莺和徐鸾接连生下孩子,徐田氏将重心放在两个女儿和外孙身上,慢慢的也能自我调节开。
时间就在这样的日子中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四月。
四月有个清明节,民间要扫墓祭祀,皇家也要进行皇家祭祀。而到了至今,赵婳离宫去慧明寺也正好满两年了。这两年赵婳虽然淡开了人们的视线,但谁都没有忘记她的存在。
宣国公府在此时上折子请求,将赵婳从慧明寺中接回。皇后也让人来问皇帝,两年的祈福之期已到,需不需要派人将宁妃接回?三皇子和五公主更是常常吵着问,母妃是不是要回来了?
但这里面,除了三皇子和五公主是真心实意想要宁妃回来的之外,宣国公府和皇后就没有多少真心了。皇后是身为中宫的职责问一问,而宣国公府呢,无论和赵婳内里的关系如何,但赵婳出自宣国公府,对外他们却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婳若继续被留在寺庙中,容易引得人们猜疑,让人以为她是做了什么错事,被发配到寺庙中的。要不然为什么两年过去了,宫里还不将人接回来啊?虽然事实其实就是如此,但不能让人这样以为啊。
更何况,二皇子是赵婳养大的,赵婳的品行不能坏,她的品行一坏,二皇子的品行也要跟着受质疑,所以宣国公府处于种种考量,不管心里有多少心不甘情不愿,也必须要上这道折子,提醒皇帝该将宁妃娘娘接回宫中来了。
其实这也是让宣国公夫人赵章氏最气不顺的地方。按她心中的想法,巴不得赵婳一辈子不要回来呢,可是为了二皇子,却不得不违背心意求皇帝让她回来。
不过赵章氏想,她这两年在二皇子面前打的伏笔也差不多了,倒是也并不多惧赵婳回来,她不相信,赵婳还能将二皇子的心笼络回去。
赵婳将要回来,其实二皇子也是高兴的,虽然这高兴只是小小的。这两年赵章氏花了不少功夫来暗示赵婳对他的不怀好意,也引起了二皇子的一些思考,但到底是将自己养大的姨母呢,一直十分疼爱自己的姨母呢,哪怕他心底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却也并不希望将姨母往坏处想。
但赵章氏却并不希望他这样,所以等某次二皇子再次出宫来宣国公府的时候,赵章氏便将他叫到了身边来,让下人下去,关上门,只留了自己和二皇子,以及一个心腹的麽麽在屋里。
赵章氏问二皇子道:“殿下,宁妃娘娘要回来了,您高兴吗?”
这两年,二皇子也多多少少感觉出来了,其实这个外祖母并不喜欢自己跟姨母走得太近,他心中虽然是有些高兴的,但却也不敢说出来,免得让疼爱他的外祖母伤心。
赵章氏有什么看不出来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对二皇子道:“殿下,从前您年纪小,臣妇只想您平安喜乐的长大,并不想您身上背负太多,所以许多事臣妇并不忍心告诉您。但如今你大了,又是嫡长子的身份,不知道多少人见不得你好,臣妇若是再一味的任由你长成单纯的性子,反而是害了你,所以有些事情,臣妇不得不让你看明白。”
二皇子隐隐约约已经知道赵章氏接下来会说什么了,但他却有些排斥去接受,所以抿着唇低下头,并不去看赵章氏。
赵章氏却继续道:“臣妇知道殿下是个感恩重情的人,宁妃娘娘抚养殿下长大,所以殿下对她依赖信任。可是殿下,宁妃娘娘并不是您所看到的那样……”
二皇子不想她再说下去,打断她道:“姨母对我很好,对我比对三弟还要好。”
赵章氏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语重心长的对他道:“殿下,表面上对您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对您好。您知不知道,当初府里送宁妃娘娘进东宫,本就是为了让她去照顾您长大的?”
二皇子点了点头。
赵章氏继续道:“那您知不知道,当年和宁妃娘娘进东宫前,曾是和外祖母做过约定,答应进东宫后一心一意照顾你,一辈子不生下自己的孩子,而宣国公府则保她以后的一世富贵。”
二皇子猛地一下子抬起头来,看着赵章氏,脸上带着震惊和不可置信的神情。而赵章氏则对他点了点头,让他去相信。
赵章氏继续道:“可是你看,宁妃娘娘没有守约,进东宫后不到三年,便生下了三皇子和五公主。殿下,您还记得臣妇曾与您讲过的那个继母和继子的故事吗?继母疼爱继子胜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最终继子成了一个没有出息的纨绔,继母的亲生儿子却平步青云当上大官,最后还越过继子继承了家业。听闻三皇子的学识十分出众,在南书房里无人能比,殿下,您比三皇子大了三岁,但比起念书来,您能不能比得过三皇子?”
二皇子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本就开蒙晚,真的论起来,他甚至比三皇子开蒙的时间更晚,而三皇子在念书的天分上,又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所以如今不说二皇子比不上,除了大皇子,所有的皇子都比不过他。
二皇子脸色有些苍白起来,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难过、伤心、心痛,所有的感觉纠结在一起,就是锤子一样砸在他的心口上。
若是赵章氏的这些话说在两年前,二皇子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姨母那样疼爱他,怎么可能会害他呢。他不仅不会相信,甚至会因为赵章氏说姨母的坏话而对他生气,从此远离他。
但二皇子毕竟不是心性坚定之辈,甚至说得上耳根子有些软。以前赵婳故意隔开他和宣国公府,不让他去受赵章氏等人的影响,并塑造了全世界只有我最疼爱你的形象,所以二皇子相信并依赖赵婳。但这两年,赵婳去了慧明寺,二皇子跟宣国公府走得近起来,特别是赵章氏,总是若有似无的在他身上施加影响,他现在自然是更加相信赵章氏的。
如今一个人告诉他,以前那个对他疼爱万分的人,其实对他不是真心的,是别有用心的,甚至这种用心对他是坏的,哪怕是大人,也需要一个接受的时间,更何况二皇子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但十岁又不小了,能想明白看明白一些事,特别是赵章氏极力想要他明白的情况下。从前不愿意去想,只不过是不愿意去相信而已。
赵章氏还跟二皇子说了很多很多,这世上最阴私最隐秘的事情。她全都讲给他听。但是二皇子听着,便已经觉得心惊胆战,更何况让他想到,他正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
最后二皇子是不知道怎么离开宣国公府然后回宫去的,跟着他的小太监们只看到他的神情有些恍惚,眼睛还露出几分惧怕之情。
而在二皇子走后,赵章氏却还坐在房间里,想到二皇子离开时的神情,不知道他到底听进去了几分。这个外孙,实在是令她担忧的很。
倒是白麽麽,小心翼翼的看了赵章氏一眼,然后小声问道:“夫人,您刚才跟二殿下说跟宁妃娘娘作过约定,宁妃娘娘答应一辈子生下孩子。这件事……”
赵章氏打断她道:“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将明明没有的事说成有的?”
白麽麽不敢说话。
赵章氏却不以为意的道:“那又如何,赵婳若真的对昹儿真心真意,就该主动不生下孩子才是。”当初她倒是想让赵婳一辈子生不下孩子的,只是可惜,她送去的药被赵婳逃过去了。
白麽麽心里却道,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职,只要是个女人,哪有不想要有自己的孩子的。宁妃就算生下自己的孩子,也实在不能说明她对二皇子就没有真心。赵章氏的想法,实在有些苛刻了。
不过这样的话,她自然是不敢跟赵章氏说的。而赵章氏又接着道:“别说赵婳真的对昹儿有别的念头,就算赵婳对昹儿一心一意,我也不允许昹儿心里将赵婳当成了母亲,却将先皇后忘得一干二净。”
赵婳算什么东西,凭什么取代她的女儿在二皇子心里的位置。在二皇子心里,只能有娥儿一个母亲。
白麽麽有些惧怕的看了赵章氏一眼,这是既想要宁妃全心全意的照顾、保护和疼爱二皇子,却又不希望二皇子心里念着爱着宁妃,这世上哪能有这么便宜的事。若是宁妃是真的一心一意对待二皇子,却受夫人的离间,让二皇子最后对宁妃心存芥蒂,甚至心存怨恨,到最后宁妃知道时,心里会觉得自己多么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