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大明的科技树
“臣等恭迎皇上回京。”
“哈哈哈,众卿免礼,这三年多的时间,辛苦大家了。”
1629年5月,在整整40个月后,朱由栋终于返回了北京。
大明此时的本土实在是太大了,如朱由栋这般巡视,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想办法了解当地真实的民生,其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所以,即便这一次花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但诸如甘肃、青海、新疆、蒙古等地方,他仍然没法亲自涉足。
本来他是还想继续在外面浪一段时间的:大明此时国内忧患还很多,但几乎没有致命的。而外忧什么的,暂时还看不到迫在眉睫的危险。所以完全有条件可以再晃悠一段时间。
但是,在黎塞留到来后,两人的深谈中,朱由栋敏锐的听到了易普拉欣在伊斯坦布尔以北,黑海南部的一个岛屿上顷全国之力,开办一个高炉耸立的大型工厂。并且投入巨资和大量人力,修筑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人工运河的消息。对这样的消息,他本能的感到了不安。
这位奥斯曼的穿越者是材料学专业的啊,当年为了获取大明的支援,他轻而易举的就拿出了赛璐珞的配方。若是他现在站稳了脚跟,准备大规模发展塑料工业呢?
说起来,朱由栋自穿越过来,有了自己的皇庄开始,就非常重视材料专业。几十年下来,这持续的投入也不少了。至于成果,当然也很多,比如不锈钢、船用装甲钢都是方山自己研发出来的。
但,方山的材料技能点似乎都点到合金上面去了。在高分子聚合物上面,方山的进步几乎没有:这么多年来,赛璐珞仍然是大明唯一的塑料制品。
中国嘛,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别人有的,我们全都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如朱由栋这样的穿越者,自然也不能免俗。
所以他在回到北京稍事休整后,就先去了方山。
40个月的时间,方山还是有新成果的:装甲钢、炮钢的强度再一次提升的同时,重量还在下降。炸药方面,达纳炸药再次得以升级,威力更猛,安全性更高。即便是子弹方面,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在保证威力不减的情况下,口径得以进一步减小。以上种种,促成了冲锋枪等枪械的进一步轻量化。
在他出京前布置的电学研究方面,大明的科学家们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实力:一个内外包裹着金属铂片的玻璃瓶里充满了静电,可以为电学实验提供稳定的电力来源——这就是历史本位面的莱顿瓶啊。
不惟如此,方山的科学家们此时也陆续的完成了多种金属电压差的测算,大明也有了电学正极和负极的概念。想来真正的电池已经不远了。
农学方面,除了各类水果、谷物的种子在继续改良外。喷灌技术已经完成成熟,并且跟随马士英、倪元璐等人去了该去的地方,就等着在大型农场大显身手了。
除了喷灌技术,宋应星主持的南洋橡胶园也开始能够稳定给大明各行各业供胶了。
“好,非常好。”虽然内心仍很焦虑,但皇帝陛下快三十岁了,此时已经非常沉得住气,在粗略的看了一部分实验室,听取了科学家的介绍后,他突然反应了过来:“怎么没有看到常吉先生?”
方才还一直在给朱由栋做引导的孙元化其神色一下子就黯然了下来:“皇上,家师已经病倒了小半年了。”
“啊!病情很严重么?”
“方山的医学教授们组织大会诊已经三次了,得出的结论都一样,寿元尽了......”
哎,说起来,赵士祯这会已经七十六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属于高寿。但......
“稍后朕亲自去探望赵先生,嗯,朕这会先去医学实验室看看。”
说起来,在穿越者之间科技树的竞争中,至少在医学这一块,大明是绝对领先的。
“老师,学生等这些年,继续改良青霉素,在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同时,也研发出了长效青霉素。此外,链霉素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我们从老祖宗那里继续汲取营养,成功的研发出了双黄连注射液,这个东西对于那些青霉素效果不好的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便是那些对青霉素过敏的细菌性感染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
“老师,除了抗生素和中成药以外,麻醉剂的合成也有了新的突破。现在,全麻药、局麻药已经有了多种,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最近这几年,各种手术的麻醉意外率已经降低到了千分之一。”
“麻醉药的改良,使得我们外科医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一步细化手术。老师,最近这些年,我们尝试着进行了开胸,开颅手术。呃,开胸主要是做肺癌手术,果然如老师所言,癌细胞的增值速度远超正常细胞......当然,这新的手术,病人活着从手术台上下来的机会还是少了点,不是已经无法挽救的病人,我们也不会让他做这样的手术。但总的来说,如老师以前勉励我们的,从头到脚的手术,我大明都可以做了。”
“老师。”在诸多医学大家按照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了汇报后。吴又可把朱由栋拉到了一旁:“学生有机密事项汇报。”
“哦~”配合着吴又可走到角落后,吴又可满是扭捏的吞吞吐吐道:“学生的助手在研制新药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对人有很强的毒性。”
“啥?”朱由栋一听这个顿时就震惊了:居然把毒气都搞出来了?
在继续听吴又可详细阐述后,他这才回过神来:这就是氯气嘛。要说这个东西,毒性还不是很强,真用来作战效果很差的。但是,他是后续的诸如芥子气这样超强毒气的基础不说,而且还是强氧化剂,超强漂白剂。嗯?这玩意好像也是生产塑料的一种原料吧?
“发现这个东西的是谁?”
“呃,老师,此子叫傅山,字青主,这会儿二十一岁,三年前自己跑到方山来的,学生看他还算机灵,就收下了他。老师,此子的天赋极高,不管学什么都能迅速精通。但问题也在这里,太聪明了,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学,长此以往,很可能有博而不专的问题。这三年,前面两年间,他就把方山中学四年的课程全部学完了,而且科科成绩全是第一。最近一年,学生让他在医学实验室做助手,结果这家伙没事了就瞎折腾,最后搞出了这么个东西出来。”
吴又可还在那里唠叨,朱由栋的内心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时间跑得这么快吗?原来在历史本位面上活跃于明末清初的傅山傅青主,这会儿已经二十多岁了?
这是超级牛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全部处于当时大明的顶端水准。他还是武林高手,医学泰斗,学问大家......在当时号称‘学海’——你说学海无涯?傅山就是学海。
“待会为师要先安排方山医学实验室的集体工作,然后还要定下整个方山研究院的重点研发方向,等这些事情结束后,你让那个傅山到为师这里来,为师要亲自接见。”
“是。”
两人说完这些话,又回到了医学大家们中间。
“诸位,今日参观医学实验室,朕感到非常欣慰。十多年前,朕是你们的老师,但是现在,你们在医学之道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了为师。”
“老师谬赞,学生等惶恐。”
“不必惶恐,你们取得的成绩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说到这里,朱由栋话锋一转:“但是,身为医者,必须心怀万民。既要研发高端的新药,开创新的手术方式。也不要忘了底层的百姓。”
“朕这一次出巡全国,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我大明的底层百姓,很多还活得很艰苦。而艰苦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因病致贫......血吸虫、丝虫、绦虫、蛔虫乃至疟原虫,各种寄生虫肆掠为患。在山区,甲亢极为普遍。在潮湿多雨之处,各种风湿疾病导致百姓关节变形甚至瘫痪的也是大有人在......如果我们的医学,不能服务于万民,那么朕觉得,便是我们在高端医学取得再大的成就,都不配称得上医者仁心。”
“老师批评得是,学生惭愧至极!”
“是啊,老师,学生请愿,暂时离开实验室,游医全国。”
“哈哈哈,诸位,你们误解朕的意思了。你们都是我大明最顶端的医学精英,每年拿出一定时间到各地义诊,现场教导当地医生就可以了。让你们全职到地方上做游医,那是对有限医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那老师的意思是?”
“朕意,请大家群策群力,合力编写一本简明扼要的医书。这本书,要囊括所有我大明的常见病,多发病,要针对这些疾病,提出最简单、方便、廉价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文字内容一定要通俗易懂,图册一定要清晰,总之,朕要让我大明最底层的医生,只要稍微培训一下,就能用这本手册,为我大明的百姓们服务,守护他们的健康。”
“学生等明白了,一定严格按照老师的意思,尽快编纂出这样的医书,为捍卫我大明百姓的健康而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