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虎狼> 第79节

第79节

  和中国一样,全世界的农业文明的复苏曙光已经出现。来自北美洲的高产作物已经传播到旧大陆,很快这些农业文明地区熟练的农民就会生产出远远超过自身所需的食物,供应大批的人得以成为学者和工人。欧洲的英、法、俄、德诸国都会进入空前的大发展时期,而这一次农业文明在大发展中将孕育出工业文明的新生儿,整个人类文明即将摆脱它的幼年期。
  “二十年来,我一直压制着部下的野心和我心中的愤怒不平,希望中国不要在小冰川灾难期间遭遇惨烈的战争和摧残。为此,我甚至违背了我曾经的誓言,我昧着良心帮助朝廷打造精锐的军队,听任他们屠戮无辜的百姓……”镇东侯把手轻轻握紧成拳,把那一点雪水紧紧攥在手中,他在心中自问着:“我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人民的痛苦?”
  --------
  今天还有一更
  第二十六节 科学
  降临在河南的大雪,对无家可归的百姓来说无异于一场大难,近卫营的官兵全体出动,许平、余深河、黑保一集体上阵帮助清理道路上积雪。李自成前来视察的时候,看到大批的百姓正一脚深、一脚浅地蹒跚而行,近卫营的士兵竭尽全力的帮助他们,没有任何人敢于像官兵那样劫掠百姓。
  一直等到将近黄昏,许平才带着骑兵卫队赶回他的营帐,还带回了一个小男孩。
  “从雪地里捡到的,父母都冻死了,这孩子躲在母亲的怀里逃了一命。”今天上午在野外巡逻发现这个奄奄一息孩子时,他父亲早已经冻僵,而母亲似乎刚死没有多久。看他们的装束也是逃难的百姓,不过不是闯营动员区的,而是从更北的地区逃出来的,零零星星地许平又找到了一些这样的百姓:“上次官兵来河南,新军还好,鲁军朱元宏部无恶不作,这次听说官兵又来了,好多离得很远的百姓也开始逃难。末将下令清野之后,更远一些地方的百姓唯恐官兵野无所掠,就去祸害他们的地方,不少人冒着大雪逃离家乡,有的往我们这里来了,有的则往直隶去了。”
  李定国的部队已经奉命北上搜索,如果百姓逃入直隶躲避兵祸也就罢了,如果他们奔开封而来,闯营的军队将提供给他们一些生活资料。
  以前李自成总觉得许平是前官兵出身,认为他不能体会底层百姓的痛苦,现在见他将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心中很是钦佩:“许兄弟真不像是从官兵那里来的。”
  “末将曾是黄候的部下,侯爷的教诲一直记在心里,大王请看,若是没有文臣监军,新军也是不扰民的,只是友军——诸如鲁军种种,新军对他们的胡作非为也是无可奈何。”
  李自成道:“话虽如此,但许兄弟能有这片仁心,便是很难得的了。”
  “大王认为末将是仁么?”许平苦笑一声,对这些百姓,许平心里有歉疚、也有感激:“若无这些百姓的相助,我们就是睁眼瞎,便是无本之木,而现在新军则是耳聋目盲;这些百姓供给我军的衣食,还让他们的子弟在我军中效力。现在新军大举前来,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烧他们的房子以困新军,若我再不尽力帮助他们,那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除去歉疚和感激,许平更有一种恐惧:“我军所以能在河南这里与官兵争锋,靠的就是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附我而不附官,若是我闯营祸害百姓,哪怕不如官兵;只要百姓不再支持我们,哪怕是两不相帮,我军的末日便算是到了。末将又怎么敢不战战兢兢,竭尽全力去讨好百姓。”
  “讨好!”李自成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声:“许兄弟的话深得我心,我也是一样。”
  “本朝太祖恐怕也是一样。”许平突然想起了朱元璋:“洪武朝初年,有官报告天下有匪,百官纷纷向太祖高皇帝献策治匪,太祖高皇帝勃然大怒,说盗贼不能扰乱他的大明,但贪官可以让他的社稷倾覆。”
  “听说高皇帝还有策,若是农民发现官员贪污欺压百姓,可以自行将官员捆绑入京,有功无罪。”李自成说道。
  “是的,末将觉得高皇帝看起来是仁,其实也是畏惧,他见过起义者揭竿而起、排山倒海的样子,他唯恐这一幕会重演在他或者他的子孙身上。”许平想了想又补充道:“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亦会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语,末将觉得他恐怕也是一样。”许平认为李世民这里面亦有后怕之意,虽然李世民不是农民军的领袖,但许平猜测见识过衣衫褴褛的农民奋起反抗时的李世民,在好不容易坐稳帝位后难免会想到:后世子孙若遇上这样的劫难,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度过。
  “那天大王和末将说起,此时若说没有异志便是欺人之语。”许平问道:“假如我们败了自然是一了百了,但若是侥幸赢了,大王打算如何治国?”
  许平的卫士们早已经离开,此时帐篷里只有李自成和许平两人,不过这个问题还是让李自成沉思良久,张口回答时,李自成显得有些不自信,语气有些迟疑:“我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对治国我一窍不通,不过若是我坐了这天下,我一定与兄弟们推心置腹,不贪图享乐,每天都出来做事不偷懒。这天下的百姓,首先是三年免征粮,然后则是征一些,不然无法养兵、养吏,但是一定要尽量少征,若是有灾荒不但不能征、还要赈济。”
  李自成说完之后,自认为已经很周全,但却看到许平微微摇头,便问道:“许兄弟觉得我说得不对么?”
  “大王说得很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四十年前,我朝方是极盛之时;二十年前,当今天子登极之时,海内还有二百万官吏将兵向皇上发誓效忠,士民竭诚拥戴。”当时大明的税源尚在,朝廷对全国的人事任免畅行无阻。就是有饥民聚集,只要如杨鹤般的一个书生赶去宣布朝廷会赈济,这些饥民就会自行解散。无论是官吏、百姓、甚至乱民,都信任朝廷。许平甚至觉得,不用说类似汉献帝的历朝末代君王,便是把崇祯天子继位时的形势交给大部分王朝中后期被军阀、权臣困扰的帝王,恐怕他们都会从睡梦中笑醒过来:“可是仅仅只有二十年,天下便烽烟四起,官兵出师,沿途百姓逃散一空,便是朝廷的县城都紧闭城门、严加防备。”
  “许兄弟想说什么?”李自成没有听明白这段话和自己的论点有什么联系。
  “我想说的是,当今皇上,他的所作所为高皇帝肯定是不同意的,甚至皇上的皇祖、父皇、先帝也都是不同意,但谁能阻止他呢?”这些日子来,顾炎武、夏完淳二人和许平说的那些话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一次次的治乱循环似乎没有逃离的可能:“今天接到那个冻死的孩子时,末将想过要在他父母葬身的地方立一块石碑,将来我军将士过往时,会知道若无河南父老的支持,我们就不能完成坚壁清野的计划。若真是天命在大王,这块石碑也可以流传后世,让后辈子孙们知道得天下的不易,告诫他们不可欺压百”
  “我想我明白许兄弟的意思了,许兄弟担心这石碑便像是朝廷勒立在县城大道上的那些铁碑吧?刚才我说的那些话,难道高皇帝就没有想到过么?”那些大明立给官员看的碑上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李自成觉得这东西没有用,如果真的建立新朝,上百年后很可能演变成一群地方官在碑前烧香祭拜,然后掉过头去继续征粮催赋。
  许平简要给李自成介绍了一些顾、夏的忧虑,把后者听的连连摇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李自成重复了一遍许平刚才说过的话:“治乱循环,以我看来是人祸而不是天命,但这个人祸却是无法避免的。一开始,高皇帝心存畏惧,善待百姓,高皇帝手下的官吏,或多或少也心存畏惧,偶尔有些出格的事也不会太过份,百姓可以忍;许多年过去了,一代人过去了,新的皇帝和官吏,对百姓不那么畏惧了,他们多收了一点税,百姓觉得尚且有活路就又忍了,新的皇帝和官吏庆幸之余,发现这样做是可以的……如此一代代传承下去,官吏不断得手,百姓不停地忍耐,官吏对百姓的畏惧之心越来越淡薄,也没有如许兄弟今天这样的感激、愧疚之心。”
  “直到有一天,官吏们变得无所畏惧,也就到了百姓忍无可忍的时候了。大王建立的国家,今天互相搀扶着一起在雪地里前进的闯营士兵和河南父老,有一天他们还是会咆哮着厮杀成一团,”许平问道:“这是大王可以接受的吗?大王可以满足于给天下带来二百年的太平,然后陷入又一次的治乱循环吗?”
  “我当然不愿意,”李自成不假思索地答道:“浪里白条和六耳猕猴,这两位先生有什么心得进展吗?”
  “到目前为止,没有。”许平摇头道:“现在他们做过的事,还是前人都做过的。现在我们挣扎求存,百姓是我军能够幸存的根本,所以什么都好说,从大王开始、末将以及更下面的将士官吏都对此心知肚明,都心存感激、畏惧……我们若是败了,自不必说。但若是我们真的赢了,唉,末将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以后的官吏对百姓始终心存畏惧,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找到让官吏始终害怕百姓的办法……苦口婆心的告诫,随着老人渐渐离去,新一代人总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严刑峻法的威胁,只是让官吏畏惧皇帝而不是百姓,迟早遇到一个像当今天子这样无所畏惧的。”许平本想说自古圣贤明主,从来就没有人找到过这种办法,凭什么闯营可以找到?但这种话似乎有些过于悲观,所以许平就忍住没有说。
  “让官吏畏惧百姓?”李自成也是一阵苦笑:“谈何容易。”
  “如果做不到就跳不出这个循环,大王无论奠下多么坚固的基业,都会被焚毁在下一次的战火中;大王无论建立怎么样辉煌的功业、都会化为飞灰。”
  ……
  英国,剑桥
  如饥似渴地读完刚拿到的书后,黄乃明和他的兄弟们又带着翻译跑去见校长,斯诺校长举着双手出来迎接他们:“尊贵的子爵阁下,您又来借书了吗?”
  “是的。”黄乃明把那本《论磁》双手奉上:“尊敬的校长阁下,贵校,真是一个令我大开眼界的地方。”
  校长把那本书小心地收好,赞叹道:“吉尔伯特先生,真是令人嫉妒的天才,现在子爵阁下想必已经能分清电和磁的区别了吧?”
  “是的,而且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可以在一个圆球上生活了。”黄乃明感慨不已:“校长阁下,在我们大明,也有关于地球到底是平是圆的争论,我以前也是个水手,曾亲眼看到桅杆先于船体升起,但一直不明白为何水不会从这个球上流走,我们为什么不会掉到宇宙中去,现在终于明白了,正如阁下所说,吉尔伯特先生的天才,真令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嫉妒不已。”
  黄乃明说话期间,校长始终有礼貌地含笑不语,等翻译停下里片刻后,他才笑道:“子爵阁下,吉尔伯特先生对我们为什么能在这个球体上站立的解释是不对的。二十年来无数科学家反复试验,即使用最强有力的磁球,也不能让没有磁性的物体稍微表现出一点点的吸附力。显然,把我们束缚在地球上的力量并不是磁力。”
  “那是什么?”
  “我们还不知道,但这个力已经有了一个名字,我们称之为引力。想必子爵阁下已经在吉尔伯特先生的书中看到,他说假如磁力是均匀分布的,那么越多的质量就会带来越大的磁力。吉尔伯特先生提出的质量概念启发了我们,有一个名叫胡克的年轻人猜想,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拥有一种类似磁力的吸引力,那就是引力。”
  “胡克先生?”
  “是的,他比子爵阁下还要年轻,现在还不满十八岁,磁力试验虽然失败,但他认为吉尔伯特先生的猜想没有错,必然有一种看不见的力把我们和地球联系起来,并且延伸到整个宇宙,使我们的地球和月亮连在一起,更与太阳、还有其他的行星连接为一个整体,而这个力是只由质量决定的,只不过非常微弱,所以我们很难在周围找到证据。”
  “那就是说不可验证了?”黄乃明有些失望:“那怎么可以说是科学呢?”
  黄乃明的话让校长有些诧异,他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反问道:“子爵阁下认为科学是什么?”
  “我父亲曾经听一些到大明的欧罗巴人提到过科学,对我说过他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就是一种可证伪的陈述。比如‘今天伦敦下雾了’,就是科学陈述,首先不可以是疑问句或是感叹句,比如不可以是‘今天伦敦下雾了吗?’或是‘今天伦敦的雾好大啊!’;其次是可以证伪,即是不是真的下雾了,我们可以检验,比如‘今天上帝降临伦敦了,但是没有任何人察觉到,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不是。所以既然胡克先生的猜想无法证伪,那就不是科学。”
  “尊贵的侯爵阁下的睿智,令我非常钦佩。”校长满脸都是震惊:“能够把科学用这么简单的语言概述出来,就是欧罗巴的科学家们都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而且我不得不说,侯爵阁下对科学的认识非常透彻,我完全赞同他的定义。”
  黄乃明微微一笑:“我父亲还说过,科学终有一日会变得异常强大,会让它的敌人都企图化妆成它。”
  “这个是尊贵的侯爵阁下在恭维我们了,而且实在太过恭维了。”校长微笑起来,仆人送上了红茶,宾主喝过后,校长又说道:“其实我们已经找到了验证胡克先生猜想的办法,意大利的伽利略先生发明的天文望远镜,我的学校也刚刚成功地得到了一台,我们正用它重复伽利略先生的观察,计算木星和她卫星的速度。”
  “这和胡克先生的引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胡克先生猜想,引力会和两个有质量物体的距离成反比关系,这个猜想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彗星在远离太阳的时候,飞行的轨迹近乎直线,而在接近太阳的时候会被剧烈地扭转到另一个方向上。我们已经估算除了大行星的质量,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力,并且真的是和距离成反比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观测到的卫星角速度与我们的计算结果精确吻合。”校长问道:“刚才子爵阁下的科学论述已经被证伪了,今天伦敦没有雾,晚上我们会去继续观察木星,尊贵的子爵阁下可愿一同前去看看?”
  “求之不得。”黄乃明站起来谢道:“真不知道该如何答谢校长的款待。”
  “若是有一天我去大明,子爵阁下便可以招待我了。”校长笑起来:“或者,子爵阁下见到护国主的时候,可以为我们美言几句,我们想成立一个科学院,记录和继续我们的这点小小爱好。”
  第二十七节 抵抗
  突降的大雪导致蒲观水的渡河行动足足推迟了三天,一万多名新军以及协助运输物资的数万民夫,直到十一月七日才开始横跨黄河。新军士兵在军官的督促下,和民夫一起推动着那些如同小山一般的辎重大车,他们的最高指挥官眉头紧锁,注视着这支在冰面上艰难移动的大军。
  上午冰面就曾因为不堪重负而破裂,天一营的工兵队队官亲自跳入冰水中,花了一刻钟才把深陷在冰水中的辎重大车抢救出来,参与抢救工作的官兵事后都疲惫不堪。方才,一处被勘定为安全的冰面在连续通过大批车辆后再次突然崩溃,随着令人心悸的轰然破裂声,辎重大车闷头扎入水中,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官兵的视野里消失。拖着这辆大车的八匹马也被大车拖入巨大的冰窟窿中,连哀鸣都来不及发出就消失在冰层下面。推车的士兵们也有不少人陷了进去,他们在刺骨的寒冷中挣扎着发出呼救声,但更远些的士兵却无暇相助,他们连滚带爬地从蔓延的裂缝周围逃出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不幸的同袍和民夫身上的棉衣迅速吸饱了水,带着它们的主人一起沉到河底。
  这次的灾难让新军一下子损失了正车的火药,不久后又一辆满载炮弹的大车落水。蒲观水只好下令停止进军,重新分配每辆大车上运输的辎重。工兵在冰面上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后,终于卸下了一半的的火药和炮弹,把剩下的平均安置到了每一辆大车上。在给辎重大车减轻负重的同时,负责勘探的工兵军官也重新划定路线,指挥大军又一次缓缓向西岸进发。
  “今年这黄河的冰面,冻得也太不结实了。”
  “是啊,往年都冻得像铁石一般,今年一下子就裂了。”
  “还有这场雪,来得真不是时候,我看快有两尺深了,压在冰上可是够沉的,更让工兵们勘探不清下面的冰。”
  参谋们的抱怨声不停地传入蒲观水的耳中,说话间又是一声轰隆的巨响传来,这次并不是冰面破裂,而是一辆大车在冰雪中打滑倾覆,堆放在上面的米包像雪崩似的滚落而下。队伍又一次停顿下来,工兵们咒骂着围拢到那辆大车的周围,四下里敲打着,检查它周围冰面的坚固程度,盘算着让它后面的车辆绕道而过。
  “大人,我们落后进度太多了,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了。”
  参谋的报告丝毫不出乎蒲观水的意外,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开始从车队中抽调人手去对岸修筑过夜的营寨。至于那些还在东岸的辎重大车就不必下河了,今天是不可能全数度过黄河的,希望明天河面会冻得更结实一些吧。
  ……
  “新军之所以迟迟不能将山东义军消灭,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军兵力不足。而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新军还不敢以一个营为单位对叛军进行清剿,这是因为上次山东之战已经证明东江军有能力重创新军孤立部队。”许平的帅帐内非常温暖,闯军阻击部队的将领们正在对作战方案进行最后研讨:“祀县一战后,我们闯营也证明自己有歼灭新军一个孤立营的实力,这样新军同样不敢在河南以一个营为单位进行作战,这点对我军非常有利!”
  许平的这个判断是闯军全盘计划的基石之一。早在听说蒲观水领兵前来后,许平就告诉李定国等将领:蒲观水虽然在新军中素有威望,但却根本没有任何独立带兵的经验,以往他总是在镇东侯帐前听令,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
  “朝廷不让镇东侯带兵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比冬季进攻更大的军事失误。隔着几百里,镇东侯不可能替蒲将军布置一切,他只能在出兵前给蒲将军交代几条最简短的注意事项,如果我估计不差的话,镇东侯肯定反复告诫过蒲将军不要分兵。”许平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处在黄石的地位上,是不会指望蒲观水能够灵活地指挥三个营分进合击的。闯军对官道施行坚壁清野以后,毫无顾忌地沿着官道布置了一字长蛇阵,丝毫不担心会被新军侧击或是包抄。
  许平判断说:“一万两千新军官兵,还有三万多民夫,他们抱成一团缓缓压过来,速度会非常慢,在我们四个翼的节节抵抗下,很快就会精疲力竭。他们每向前走一步就会虚弱一分,等到他们爬到开封城下的时候,就是我们发起反击的时候了。”
  八日才渡过黄河的新军于九日就遭到闯军的激烈抵抗,直到当天下午,赤灼营仍未能攻占闯军的阵地。蒲观水亲自赶到一线视察时,从望远镜内看到一层又一层的闯军战壕和位于其后的棱堡矮墙。
  “旗号是闯军第三步兵翼,根据情报是闯贼西首营的部队。他们修建了一个棱堡,然后以这个棱堡为核心节节抵抗。这伙闯贼大约有一千五百人上下,拥有大量的火器,不过没有见到任何火炮。”
  参谋的汇报让蒲观水心情变得更加不好,面前这个闯军的营不是许平的近卫营,可是他们从战术到装备上都和新军非常类似,对新军的各种手段也都十分了解:“上次的战报还说西营没有阻挡我军进攻的能力,怎么短短几个月,他们就强大了这么多?”
  “肯定是许平把手下的部队派入西营了,”参谋们宽慰蒲观水道:“我军刚刚渡过黄河,士兵都很疲惫,一时攻不下来也没什么,等我军修养些体力,定能势如破竹。”
  正如参谋预料的,经过一上午的激烈战斗,新军先头部队仍然没能填平闯军的壕沟并紧逼到矮墙下。
  李定国把相当多的步兵部署在壕沟里,当新军前进的时候首先会遭到矮墙和壕沟后的射击,等新军进一步逼近的时候,壕沟里的闯营士兵就会出击阻止新军逼近壕沟,不击退这些部队天一营的工兵就无法填壕沟。而壕沟前面对面的作战对闯军十分有利,他们可以得到来自棱堡的火力掩护,李定国亲自站在棱堡上指挥,如果发现某处是新军的主攻防线,他就会指挥壕沟部队后退,用矮墙火力阻止新军追击。而当新军企图填壕沟的时候,闯军又会展开反抢。
  “无法驱逐闯贼工兵就无法填壕沟,而我们的部队又不能站在对方的火力前白挨打。”棱堡配合燧发步枪,让天一营的指挥官一筹莫展,蒲观水下令让中军的赤灼营参谋上前观战,这些人参加过兰阳之战,蒲观水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和兰阳之战一样,闯贼并不龟缩在矮墙后,而是把大批士兵部署在壕沟里,与我们展开反复争夺。”赤灼营的参谋们纷纷向蒲观水指出,如果被闯军引入类似兰阳的战斗模式,就可能导致新军的惨重伤亡,他们建议等把炮兵部署到位后再进行强攻。
  “好吧。”蒲观水不得不同意这一要求,望着横在道路上的这个小型棱堡,叹了口气:“许平他真不愧是工兵出身的。”
  蒲观水命令新军下午对阻击闯军继续保持压力,同时进行炮垒和过夜营寨的修筑工作。今天大军显然不可能向西取得重大进展,而必须要在附近过夜。
  “这个棱堡大概只有一千多闯贼在坚守,我军正面强攻损失不会小,当这个损失不能白费。”蒲观水命令赤灼营做好进攻准备,而天一营则进行休息,他亲自参与赤灼营的战术讨论,审定通过了明日工兵、炮兵与步兵协同作战的作战方案:“明天赤灼营发起进攻是,天一营从棱堡的两侧包抄,让两营的马队好好检查马蹄铁,明日闯贼如果不撤退那是最好,如果撤退的话我们一定要猛烈追击,不能让他们跑了。”
  在第二天凌晨时分,哨兵报告对面的闯军棱堡起火,蒲观水下令不得轻举妄动。天明后侦查得知,闯军确实已经于昨夜放弃他们的工事退去。蒲观水带着自己的参谋亲自观察闯军的防御体系,觉得它并没有在前一天的攻击中被严重破坏,而防御者的损失看起来也非常有限。
  带着心中的疑惑,蒲观水命令三个营拔营启程。当赤灼营向着开封方向进发不到五里,另外一座棱堡就又出现在他们眼前,也同样被层层的壕沟所保护。
  “对面的闯贼头目名叫李定国,他似乎对我们的条例非常熟悉。卑职简单计算了一下,如果我们按照条例要求的那样展开部队、布置进攻、构建炮垒的话,那么今天入夜前仍然无法发动大规模强攻。”一个参谋把他的计算结果摊在贾明河面前,闯军充分利用天气的因素,限制着新军的进攻速度。
  “这该死的许平。”蒲观水恼怒地叫道:“天一营构筑营地,赤灼营跟上,明日还是由赤灼营发起进攻,天一营和赤灼营马队做好追击准备。”
  新军不得不辛勤地劳动了一天。但是十一日凌晨,却发现闯军再次主动退却。拔营出发不久,蒲观水再次接到报告,先锋又一次被阻挡于闯军的防御阵地前。赶到前线的蒲观水望着那一条条如蛛网般的横壕沟和交通壕组成的防御区,命令周围的参谋道:“四下查探,看看有没有其它的道路可走。”
  侦查的结果当然是没有,沿着官道两侧的居民村落都已经遭到闯军的彻底破坏,即使离开官道这条主线,新军也必须每日搭建过夜的营地,而路况比这充满壕沟和障碍的官道还要糟糕。
  在蒲观水原本的预料中,他会遭遇到闯军用主力进行防御的坚固阵地,而不是这样一个个连绵不绝的小型防御阵地。他原计划利用火炮的优势,在摧毁闯军防御的同时重创敌人的部队,然后迅速抵达开封城下,击溃闯军可能的最后抵抗,给贾明河解围。看起来这个如意算盘不可能实现,蒲观水相信这条官道上必然密布着闯军类似的防御区。
  “不要等炮兵了,把炮队留给后卫部队,赤灼营和天一营并肩前进,遇到抵抗就发起进攻,我们不能这样和许平磨蹭。”
  ……
  十五日,许平和他的参谋们分析战况时,新军已经连续三天不待炮兵到位就发起直接的强攻。这三天来的战斗比前两日激烈得多,无论闯军或是新军都付出了比之前大得多的伤亡。前敌指挥李定国已于今日将隶属近卫营的第一步兵翼投入防御作战,轮换下西首营的两个步兵翼。李定国报告说,他将在明日把第二步兵翼顶上去,让今天激战了一天的第一步兵翼退后休息;而对面同样进行着轮换工作,今天猛攻第一步兵翼的是新军的天一营,估计明天会轮到赤灼营上阵。
  “战局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中。”许平对战局的进展非常乐观,步步后退的闯军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而新军则必须在焦土化的战区上艰难前进,每天辛苦地搭建营帐、修复道路。巨大的工作量正迅速消耗着新军官兵的体力:“根据新军条例,这个时候应该考虑包抄,但蒲将军却没有办法进行包抄。我估计快有人要提出分兵前进了,但他绝对不会同意,镇东侯肯定事先反复向他强调过这一点。”
  ……
  “我不能同意分兵!”与此同时,新军军营中的蒲观水断然拒绝了天一营营官成平的建议:“敌暗我明,水营离开主力就可能遭到闯贼的伏击,你难道忘记了祀县的教训吗?”
  “可是这要打到什么时候?”成平满脸都是苦恼,今天作战,天一营有五十人阵亡,一百多人负伤,由于远离明军的补给基地,这些伤病员无法后送,必须留在营中。渡河几天来,还有百多人因为受寒而倒下:“大人,我们必须寻求与闯军主力的决战,然后去开封渡过这个冬天。”
  蒲观水责备道:“你这样急躁正是中了贼子的下怀。许平他采用这种战术就是希望我们沉不住气分兵包抄,好让躲在暗处的贼人能够一次打掉我们一个营。”
  “可是大人,这样暴露在旷野里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病号,等伤病员超过千人以后,我的营就会被拖得失去进攻能力。”
  “所以我们要改进战术,不能再被贼人牵着鼻子走。”
  十六日,李定国发现新军没有急于进攻,远远地在闯军防御工事外停下脚步修建营垒。经过平安无事的一天后,李定国故伎重演,命令闯军放弃阵地后退。现在第二步兵翼的指挥官是一个名叫张为的年轻中校指挥,闻令后他问李定国道:“李将军,我的部队今日并未交战,是不是可以考虑多坚守一日。”
  “不可。”李定国笑道:“我们还是要按照原定计划撤退,让新军每日都要行军、筑营,让风雪来消耗他们的体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