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明末锦绣> 第五百四十八章 教导

第五百四十八章 教导

  马济远听朱宏三说完不能再打下去的理由,他根本不以为然,按照马济远的逻辑现在就应该乘胜追击,根本不给满清一点还手的余地,一口气打到北京才好呢。
  当然这只是马济远的一厢情愿,他作为主战派当然想这么干,但是马济远可不是朝中那些坐而论道的清流,他当过地方官,知道一些事情欲速不达,所以今天并没有出言反对朱宏三,而是认可朱宏三说的,只拿下扬州,其他地方以后再说。
  看到马济远并没有坚持主战,朱宏三很是欣慰,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放马济远出去,今天马济远还要赶路,要赶到百里以外的镇江瓜州,主持陆海军协同工作。
  马济远走后朱宏三又殿辞了几个官员,今天官员督抚一级的只有马济远,其他的都是三四品的小官,朱宏三对这些人也没什么话说,只是鼓励他们好好工作,造福百姓而已。
  朱海跟在朱宏三身边一板一眼的看着,每个官员进来除了要给朱宏三行礼外还要给太子行礼,朱海*为了表示尊重读书人都要还半礼,一上午下来也是腰酸腿疼。
  朱宏三看了看朱海说道:“怎么样?今天知道为君的不容易了吧!”
  听父皇问自己,朱海赶紧躬身回答:“是的,今天儿臣才知道父皇的不易!”
  “今天这些不算什么,开朝会的时候才叫热闹,那些臭老九看着人模狗样,动起手来比街上的流氓无赖还要手黑!”
  朱海以前听起过大臣打架之事,但是自己并没有看到过,今天听父皇说起很是好奇,那些起居八座的阁老也能动手?想到这朱海不禁想起自己的二舅马明远,马明远四十多岁正当壮年,并且身高马大,估计打起来一定不能吃亏。
  朱宏三看朱海这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太子,你是不是在想依着你二舅的体格不能吃亏吧?”
  “回父皇,正是如此!”
  “哈哈,这你就想错了,市井打架可没什么规矩可言,那个敢下手、敢往要害上招呼,哪个赢面就大。你看佟养甲身材不高吧,还比你二舅长了好几岁,可是老佟混过江湖,打架手段很多,什么下黑脚、扣鼻孔,你二舅在他手下可是吃过不少亏!”
  朱海听父皇这么讲也很感兴趣,准备要细问,哪知道朱宏三摇摇手说道:“过几天就是年末决算了,你也来看看吧!”
  上午的工作已经办完,现在已经是中午时分,朱宏三让小太监准备一下就在文华殿开饭。
  明代皇帝膳食有定制的,午餐是热菜九种,拼盘冷切六种,汤三种,其他面食、米饭随意。不过这是明初立下的规矩,大概也只有朱元璋和朱棣这些吃过苦的才能这么吃。到了明中期,皇帝的膳食开始奢侈起来。万历、天启年间曾担任翰林院检讨、詹事府少詹事、南京礼部右侍郎的张鼐在其《宝日堂杂抄》中,曾经抄录了一份万历年间的光禄寺膳单,经考证应为万历三十九年正月的内容,从中可见明末宫中饮食情况之一斑:皇帝的伙食分为乾清宫膳和御膳两种,御膳的标准为:猪 肉126斤,驴肉10斤,鹅5只,鸡33只,鹌鹑60个,鸽子10个,熏肉5斤,鸡蛋55个,奶子20斤,面23斤,香油20斤,白糖8斤,黑糖8两,豆 粉8斤,芝麻3升,青菉豆3升,盐笋1斤,核桃16斤,绿笋3斤半,面筋20个,豆腐6连,腐衣(油豆腐皮)2斤,木耳4两,香蕈4两,蘑菇8两,豆菜 (豆芽)12斤,茴香4两,杏仁3两,砂仁1两5钱,花椒2两,胡椒2两,土碱3斤。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天的分量,共需银16两1钱。乾清宫膳的分例则比这多得多,猪肉的用量增至221斤半,面粉增至195斤,香油60斤,其他食品的用量也大幅增加,每日需银24两3钱。皇后的坤宁宫膳份例是:猪肉55斤半两,羊肉、羊肚、肝等(折猪肉22斤),鹅5只,鸡10只,猪肚2个,鸡蛋10个,面151斤,香油13斤6两,此外也有白糖、黑糖、奶子、面筋、豆腐、香蕈蘑菇、花椒胡椒、茴香杏仁、核桃红枣、松榛芝麻、赤豆绿豆等等,每日共需银11两5钱。如果宫中有皇太后的膳食和皇帝等同,其他妃、嫔、皇子、公主的伙食原料与皇帝、皇后完全一样,只是用量按等级而减少。张鼐有过详细统计,皇宫里每月只是花在膳食上就要一万一千两白银,这还不算宫里其他一些宫女太监的吃用。
  朱宏三占了南京后提倡节俭,膳食全部恢复到明初朱元璋时的制度,今天中午菜只有胡椒醋鲜虾,火贲羊头蹄,咸豉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蒸武昌鱼,五味蒸面筋,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香米饭。
  要知道朱宏三可不是穷鬼,现在他在广东上百间工厂每月就能为他创造上百万两银子的产值,吃成这样根本就是后世屌丝性格神在作祟。
  朱宏三在后世只是个乡镇小干部,每顿饭最多两菜一汤,平时招待场合也只是每人一道菜,大吃二喝那是领导,朱宏三这样的招待标准只有三百大元,超了还要找主管领导请示。正因为这样到了明朝后朱宏三一直保持这个传统,以前家穷自然吃的不好,到了广东发家后吃的也差不多。朱宏三本着够吃就行不要浪费的原则,哪想到这一条让朱宏三在士林中评价很高。
  占了南京后朱宏三也感觉不能亏待自己,在每顿四菜一汤实在对不起一个穿越者身份,所以才命令光禄寺按照明初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里记载的那样供应膳食。
  朱宏三看到饭菜上来有自己最喜爱吃的武昌鱼,心情不错,笑着说道:“朱海啊,今天有清蒸武昌鱼,你来尝尝这道菜,当年你祖母最喜欢为朕做的就是这道菜!”
  朱海在武昌待了快半年,这道菜当然吃过,但是这时也要装作第一次吃的样子。
  细细品味后朱海赞赏道:“这武昌鱼果然新鲜!儿臣吃到这鱼想起了父皇创业的艰辛,前明的几个皇帝每顿饭不都是几十上百个菜肴,而今父皇占了半壁江山只吃这么几个菜,实在可以传颂千古了!”
  朱宏三被拍马屁很高兴,哈哈笑道:“今天这么些菜算不错了,当年老子和你奶奶在武昌时比这可要困难的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年老子吃不饱饭的时候那些倒霉亲戚一个不露面,你奶奶的二哥赵明亮在武昌府城开商铺,老子的白糖放在他那卖竟然还收抽头,现在老子发达了这帮家伙又承认是亲戚了?晚了!那个赵德全你不要管了,朕必定要让他吃些苦头!”
  朱海听朱宏三说起赵德全,看样子当年的怨气还没有消散,朱海也不敢在求情,不过听父皇这么说大概性命没什么,只是吃一些皮肉之苦罢了!
  午饭吃完后父子二人喝了会茶休息一下,就开始下午的工作。下午主要是批复各地送上来的奏折。
  现在朱宏三虽然只控制了五个省,但是各种事情还是很多的。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事,这些奏折先在内阁那里过滤一下,一些弹劾其他官员贪污、作风不正的奏折全部发往都察院,剩下的一些自然灾害等先有内阁票拟。票拟就是内阁总理在奏折上提出自己处理意见,然后发往军机处,由军机处小军机按照事情缓急交给皇帝批阅。朱宏三看到内阁的票拟后同意的用朱笔画圈,不同意的写明怎么办,然后交给军机处,再由军机处发到内阁开始按照皇帝的批红意见处理。
  这一套就是从朱棣首创,朱瞻基发扬光大的票拟批红制度,不过后世一些懒蛋皇帝批红也不爱管,直接将批红权交给了太监。但是朱宏三上台后将批红权拿了过来,改为皇帝本人批红,这倒不是朱宏三自己感觉治理国家比那些职业政客强,主要是体现自己皇帝的权威性,没朕的批红你们写的那些都是臭狗屎!
  现在朱宏三管的地盘不大,但是奏折也有很多,看着几个小太监抬上来的足有七八十本。朱宏三为了锻炼太子先拿出来十几本交给太子,让他处理一下看看。
  朱海随便拿一本念道:“父皇,这是浙江布政司送来的,浙江布政使陈子龙弹劾浙江巡抚于世隆,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修建钱塘江河道的工程款!”
  朱宏三点点头问道:“内阁怎么说!”
  “内阁主管工部的付文龙票拟说杭州钱塘江年久失修,在十月份下拨了银元三十万个,这些银元应该专款专用,不应该挪作他用,但是于世隆和陈子龙都是省级官员,内阁没有权利决定怎么办,故而并没有把弹劾奏折转给都察院,而是转到父皇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