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商业税
秦彦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样子,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明明是两个大唐人,可是一边吃着手扒鸡,一边喝可乐的样子,像极了现代人。
“好了,现在吃饱喝足了,也应该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国库遇到事情了吧。”李世民从椅子上正坐了起来,然后严肃的问道。
陆羽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其实这一个问题也很简单,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农民们虽然说现在已经可以过上吃饱喝足的生活了,但是他们的财富并不算是特别的多。”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一件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毕竟农民说不定工作一个月才赚不到一两银子,但是那些富豪他们一旦跑去卖东西,交易回来之后,基本上一次生意就可以盈利几十两几百两的情况。
“可是这和你现在要说的东西有什么关联吗?”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有些纳闷的问了一句。
就算是凭借他的智慧,也没有办法通过这么两句话关联到接下来秦彦的计划。
“其实我想要说的事情也很简单。”陆羽也不磨叽,直接开口说道:“那就是从商人身上纳税,就如同我一样。”
两人在听到他的话之后全部都愣住了,因为从古至今好像一直都没有商业税这一个东西,似乎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缴纳过商业税的人那就是秦彦。
而且这还不是李世民找他要的,是秦彦主动给的。
“可是商人的数量太少了,我们就算是从他们的身上纳税也拿不到多少钱吧?”李世民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在他看来,大唐是一个以农民为本以土地为根基的国家,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做的自然是从每一个群体身上收取税收,也就是从每一个农民的身上拿一定的金钱。
虽然说数量不多,但是只要基数大,最后还是可以获得大笔的金钱。
他又想到那些商人,恐怕数量只不过是那些农民的百分之一不到吧,甚至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说不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商人身上拿钱有什么用吗?
“不不不,陛下您搞错了一件事情。”秦彦摇了摇头,然后继续说道:“您恐怕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商人的财富可比那些百姓们多得多。”
秦彦一边说着,一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商人基本上就算是再小的商人资产,一般来说也过了上百两的银子,而且这还是他们存下来的钱平时开销不计算在内的情况。”
“再换成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一个农民,他们身上压根就存不住钱,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负债的情况,如果没有土豆的出现,说不定他们在没钱的时候只能忍饥挨饿。”
“这么算下来,一个商人所拥有的财富,说不定可以抵得上一千个农民甚至是一万个农民也说不定。”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听完秦彦的话之后都有些震撼,他们之前一直没有想到这一个点,毕竟他们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
从古至今所有的皇帝所获得的税收都是从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那些农民身上获得的,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去找那些商人拿钱,所以这就给他们一个定性思维,那就是从农民的身上才能拿到钱,从商人的身上拿不到多少钱。
“好像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长孙无忌在那边憋了半天,最后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但是自己也憋不出什么,其他的话只能默认的点了点头:“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应该如何去获得商人的资产呢?难不成让他们每个人都缴纳百分之十的税收吗?或者百分之十五的税收?”
李世民说完这句话之后,突然之间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根本就不从事劳动,不从事生产,他们压根就没有税收他们所获得的钱全部都是靠买卖东西获得的。
突然之间发现当商人好快乐。
“当然不是那个样子的。”秦彦摇摇头否认道:“如果我们用这一个政策的话,那么那些资产不多的商人恐怕就会不乐意了。”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一脸疑惑的看着他,于是秦彦继续解释说道:“比如说那些资产比较少的商人,他们只拥有一百两,但是那些比较有钱的商人他们拥有一万两,如果同样让所有人一起缴纳百分之二十的税收,那么对于那个商人来说根本不痛不痒,因为他还有八千两,但是那个小商人就只有八十两。”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听了之后立刻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对于那些大商人来说,缴纳的两千两,说不定花几个月的时间就赚回来了。
但是对于那些小商人来说,他们能存着二十两,已经十分的辛苦了,你现在还要他们重新赚回来,恐怕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李世民想了半天,依旧没有想出什么对策与是只能开口询问眼前的这一个十二岁的少年。
“其实问题也不是特别大,解决的办法也很容易。”秦彦带着笑容说道:“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就是让那些小商人他们一年所赚的银两恐怕也就数十两而已,我们就让他们不需要缴纳税收,如果这个商人一年可以赚几百两几千两,那我们就让他们缴纳百分之十的税收或者说百分之十五的税收。”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商人赚的越多,他需要缴纳的税收也就越多当然这是有一个上限的,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就可以了,再多说不定那些商人就要造反了。”
两人在听完秦彦的话之后忍不住点头,没想到眼前的这一个十二岁少年对于治国,居然有如此深的见解。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他们从商人身上拿走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钱,那么那些商人说不定就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