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

  他觉得父亲亏欠母亲良多。
  因此对于何氏问的问题,他也耐着性子答了。
  “你弟弟现在出息了。前段时间去了南边一趟,运回来几个西洋滴漏,献了一个给皇上,还剩的三个,明儿个要上五皇子开的拍卖会拍卖呢。”何氏又絮叨道。
  因着这段时间傅云朗整日念叨拍卖会,何氏也学会了“拍卖”这个新鲜词。
  只是对于“钟”,傅云朗开始介绍的时候,想让母亲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解释说是“西洋滴漏”,后来何氏就记住了这四个字,傅云朗怎么纠正都没用。
  傅云开听到“献给皇上”几个字,夹菜的筷子停了下来,抬起眼来看向傅云朗。
  “皇上怎么说?”他问道。
  傅云朗暗自撇了撇嘴。
  他就知道会这样。父亲和兄长永远只关心政局,从来不关心他和母亲。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把详情跟兄长说了。当然,皇上拒绝入股的事除外。
  当初他办错事,兄长说要把他扔到军营,要不是母亲装病,死活不让他去,没准他还真让兄长送到军营里去了。
  跟随兄长的那些亲卫,都是上过战场杀过敌的,一个个凶狠着呢。他们平日里只听兄长的话,便是母亲的话都不好使。
  所以傅云朗并不敢在傅云开面前拿乔搞幺蛾子。
  听到皇上满意,还夸赞了傅云朗,傅云开终于给了弟弟一个赞赏的眼神,道:“不错,云朗长大了,终于能办正事了。”
  傅云朗满心的怨气在听到这句话时,终于平顺了。
  想起五皇子教给自己的话,他忙表态道:“剩下的这三座钟,拍卖后得的银两,如果你们急用,也可以从我这儿拿。反正我跟五皇子一样,都对经商感兴趣。往后我就专心打理家中庶务,努力赚钱。你们在边关缺钱缺粮,我也能出些微薄之力。”
  父兄虽是将军,领着十万军马,但这些军马是朝庭的,并不需要他们私人花钱供养,这也是犯忌讳的事,会被人说成养私兵。
  但一旦边关打起仗来,战况吃紧。而朝庭这边拔粮拔钱又要走程序,几个大臣在朝堂上争来争去,往往就延误了战机。
  所以家中备些钱财粮食,关键时候能顶上。
  皇帝当初给傅家封赏土地时,封赏在离边关极近的地方,除了让他们好好驻守边关,京城也无田地可封赏外,也有大军忽遇紧急情况,丢失了粮草,傅家田庄上收成的粮食能给军队救急的意思。
  果然,听到这话,傅云开很是感动。
  他用力拍了拍傅云朗的肩膀,道:“云朗,你真的长大了。你能这样,我和父亲就放心了。”
  “哥。”看兄长这样,傅云朗也有些酸楚,也越发觉得五皇子说的话都是对的。
  往后,他一定要跟紧五皇子,多向他讨教。以后也能让父亲以他自豪。
  第387章 这铺子生意好
  边关高级将领从边关回来,到家里梳洗一番后,就应该递折子给皇上,将边关的事情禀报一番。如果皇上有意召见,会宣进宫里询问;如果没有召见,太监传话后便可归家。
  所以傅云开匆匆吃了几口饭,漱了口后就进了宫。
  此时正值下晌,萧圪正在批改奏折,听到傅云开回来,倒是宣召他见了一面。不过问了几句,关心了一下边关将士,便让傅云开退了出去。
  “知道二殿下在哪儿吗?”出了皇宫,傅云开问随从道。
  随从知道傅云开每回从边关回来,在觐见完皇上后,必要去找萧令谱喝喝酒、聊聊天的。
  但将士从边关回来,不能先联系皇子再觐见皇上,因此他是等着傅云开进了宫,这才遣人去打探萧令谱的行踪。
  “爷,刚刚小人派人去二殿下别院打听了,听说二殿下和五殿下现在正在城南的一处茶楼里呢。”他道。
  “茶楼?”傅云开十分诧异。
  萧令谱是一个十分自律和勤勉的人。他从不纵情声色犬马,每日不是处理公事就是看书、练武,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像茶楼、戏院这种地方,他是从不会涉足的。照他的说法,那就是“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看几页书,多打两趟拳,多去街市走走看看,了解民生民情”。
  他自己是这样,对弟弟的要求就更严了,生怕萧令衍走了歪路,成了一个皇家纨绔,所以更不许萧令衍去这种地方。
  “城南的茶楼可不少。具体知道在哪儿吗?”他问道。
  “知道。二殿下的门房说了详细地址。”
  随从报了个地址。
  傅云开这下倒是明白了:“这不是云朗给我的请柬上的地址吗?那个西洋滴漏莫不是就在这个茶楼里卖?”
  随从点头:“那应该就是了。”
  傅云开翻身上了马:“走,带路。”
  一行人便去了城南。
  到了城南,又走了一阵,随从指着一个两层楼的铺子对傅云开道:“爷,这是最近买卖十分兴旺的一个铺子,卖的是保险柜,夫人前些日子也买了一个装首饰地契。听说,这铺子还是皇上开的。”
  傅云开看了一眼,只见那铺子门上挂着个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了三个大字:保宁轩。落款正是萧圪。
  不过此时才下晌,其他铺面都还开着门做生意,这个保宁轩却关着门。
  他问道:“怎的不开门?”
  “生意太好了呗。”随从笑道,“他家店里每日只提供十几个保险柜,买保险柜的天不亮就派了下人来排队。开门不到一刻钟,十几个保险柜就卖光了。没货卖了,掌柜、伙计还守着空铺子干嘛?自然就关门了。”
  傅云开对这些事向来不关心,即便这铺子是皇上开的,母亲还买了一个,他都没在意。
  可听到这里,他也好奇了:“这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柜子?怎的这么多人买?”
  “是一个铁柜子,安了一种新式样的锁。当初……”随从绘声绘色地把前段时间大理寺前的开锁盛况说了。
  “虽说价格不便宜,但买一个用上几十、上百年都不成问题。谁家没点值钱的东西要放呢?再加上这买卖还是皇爷的,因此京城的达官贵人都来买。”
  萧令衍回头看了一眼,纳闷道:“照你说的,这柜子也卖了有一段时间了吧?咱们京城有这么多户豪门世家要买这什么保险柜吗?”
  难道京城的豪门世家,都富成这样,每家需要十几个保险柜来装金银珠宝?
  “嘿,这不是攀比么?如果这保险柜敞开来卖倒也罢了。这不是难买么?买到的自然就得意了,总要拿出来说一说。”
  随从笑了起来:“那些世家大族,都是三世、四世同堂的,家中人口众多。老太爷下面几个嫡庶老爷,看到大房买了,二房要不要买?五少奶奶看到三少奶奶买了保险柜装嫁妆,她要不要也买一个,免得别人觉得她没值钱的嫁妆、从而笑话她?”
  “外地人一看,京城豪门权贵都买,自己要是有一个,不光能装东西,还倍儿有面子,那是不是也得想办法买上几个?这铺子的这买卖可不就红火了么?”
  傅云开无语。
  傅云开小时候跟着父母在边关,是吃过几年苦头的。八岁时父亲升官,家里搬迁到京城,他跟着母亲在京城呆了一年,父亲担心他长歪了,不放心他,又把他带到了边关。
  所以傅云开眼睛里看到的,平时接触到的,都是边关的将士和那里穷苦的百姓。对于京城这种奢靡的风气,他是很看不惯了。
  不过看不惯,也不好抨击,毕竟各有各的活法。再者被人听见,也是一件麻烦事。
  他不想说这东西了,朝前望了望,问道:“就是这条街吧?具体是哪一处宅子?”
  另外一个小厮生怕错过地方,一直在往左右打量。
  这会儿他指着前面道:“爷,到了。”
  那处宅子上的匾额蒙着红布,但宅子大门前站着两个护卫,正是平时跟着萧令谱的,傅云开的人对他们都很是熟悉。
  那俩护卫也看到他们了,见傅云开下马,连忙上前行礼:“傅将军,您回来了?”
  傅云开将马绳扔给随从,问道:“二殿下和五殿下在里面?”
  “在的,在的。”一个护卫道,“在下领傅将军进去。”
  傅云开跟着他进去,转过门口的屏风,他一眼就看到了萧令谱和萧令衍。两人正背着门口的方向,指着台子正说着什么。
  傅云开走过去,唤了两人一声。
  “你回来了?”萧令谱很惊喜,“我就猜你这几天也该到家了。”
  三人寒喧了几句,傅云开指着楼上楼下道:“五殿下,你这是做什么?”
  “云朗没跟你说吗?这是我做的一个买卖。”萧令衍笑道。
  萧令谱见好友不清楚,便领着他上楼,找了个包厢坐下,叫人上了茶和点心,便给他细细地解释起这拍卖会来。
  萧令衍有事要张罗,见两人说的热闹,道了一声“失陪”,继续忙自己的事了。
  第388章 为难
  考虑到古代情况与现代不同,男女不能同席,又担心现场的人因为受权势影响,出现高官、顶尖豪强举牌、其他人都不敢报价的情况,萧令衍让人考察了京城的所有茶楼后,直接高价买下了其中的一座。
  他买下的这座茶楼原先是用来听书的。
  为了方便大家看到说书人的表情,听到说书人的声音,中间建了高台,为了扩音,台前埋了四个空缸。扩音效果不错。
  台下安放了一排排座位,围绕这些座位建了一个半圆的二层楼,楼上全都是半敞的包厢。面对说书高台的地方只建了围栏。
  萧令衍买下这座茶楼后,让工匠快速修缮了一下,再把桌椅进行了调整,给半敞的包厢装了一道半透明的帘子,便作了拍卖会的场所。
  这段时间不光赵如熙培养自己的手下,萧令衍也培养了一批人。他重新培养了一批死士,还收了一些想要跟随他的门人和仆从。
  不过拍卖会这种东西,古人毕竟没有见过。光是听他说,有些地方还是不能领会到位;再加上时间紧,萧令衍也有空,这第一场拍卖会主要还是由他来张罗。
  刚才他就在跟萧令谱商量楼上包厢的分配问题。
  京城的达官贵人太多,而包厢太少,如何分配都是个问题。分配得不好,十分容易得罪人。
  幸好古人有个好习惯,收到帖子后会回帖。因此萧令衍知道谁会来,谁不来。
  因这桩生意明确打出了萧令衍的旗号,哪怕太子和三、四皇子跟萧令衍不和,表面上也要装出一副弟恭兄谦、一团和气的模样。所以他们都表示要来。
  皇上、皇子都给了面子,往下的王公贵族和大臣们自然也不敢不来。自己没时间,家里夫人也能来看看热闹。因此萧令衍发出去的邀请柬,竟然没有一个拒绝的,都表示要来。
  他收到回帖后与萧令谱商量一番,把有权势的从高到低排序一通,再安排座位。
  楼上最中间的那间包厢,肯定是要给皇上的内侍的。两旁边则是太子、皇子的包厢。
  皇子包厢的两边,萧令衍便安排了镇南王等这些亲王、郡王。再两边是国公爷、三卿六部的头头们。
  好在大晋的爵位,这些年一直往回收,很少再封爵,所以王爷和国公爷的数量并没有多少,三卿六部的头头正好把楼上的包厢占满。
  多出来的一个,则给了康时霖。
  赵如熙作为康时霖的徒弟,就跟着师父坐了。
  楼下的座位,萧令衍干脆叫人分成了两排,中间留出一条走道。贵族世家和官宦分坐两边,泾渭分明。官大的坐前面,官小的坐后面,以此类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