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节

  赵如熙仍然笑盈盈的,看上去就是一派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可说出来的话却半点都不可爱。
  她道:“我这么请求,也不是特意想为难蔡大人你。主要是我算学不错,去年冬天边关粮草出问题,我替户部算过账,户部尚书齐大人一直想让我去户部任职。”
  “只是我想多了解地方政务,所以才主动请求放外任。也不知能在这里呆多久,没准过不久齐大人就请皇上把我调回去了。所以我现在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地方事务给全面地了解一遍。以后我回京去,到户部任职,做起事来心里才有数。”
  蔡耀宗:“……”
  威胁,又是赤果果地有威胁!
  他今年才四十出头,接下来起码还要做十几、二十年的官。刘宏宇致仕后,他很可能接替他的官员成为南阳知州;以后他还会去其他地方做官。如果赵如熙去了户部任职,那他以后的账目岂不都得经她的手?
  全国那么多省、府、州,户部官员能把省一级的账目检查一遍就很不错了。清吏司会针对自己负责的省份会多检查一些,但很少检查到州这一层次来,最多隔两三年抽查一次。
  可这只是一般情况。
  一旦某个地方出了问题,或是某地官员得罪了户部官员,那户部就会死盯着这个地方的账目来查。
  不管你的账本做得有多好,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挑得出毛病。
  第669章 酒
  所以地方官员都知道,京城六部里,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吏部和户部。这关系着他们的前程。
  吏部还好,官员任命不是吴怀寺一个人能决定的,皇上往往会把官员的任命方案拿出来跟内阁大臣讨论。而内阁大臣里,有太子的人,会帮他说话,所以吴怀寺即便是吏部尚书,想搞他也不是那么容易。
  可户部查账却无需经过皇上和其他大臣。反正每年每个地方的账目都会交上去的。只要户部的官员说要抽查南阳的账,南阳的账就得一本不少的交上去。到时候户部说他的账有问题,提交到皇上那里,吴怀寺再出点力,那他妥妥的就要悲剧了。
  蔡耀宗一时悲从心来,感觉自己怎么的都逃不出赵如熙的魔爪了。
  眼前这个哪里是个小姑娘?分明是个吃人的妖怪。
  他心如死灰,面无表情地道:“既如此,那赵大人就一边接事务一边看卷宗吧。现在才春天,禾苗才种下,离收粮的日子还远着呢。征粮这里没多少事务,其他的应该也不忙,循例而行即可,大人完全有时间把各种事务的卷宗和账目看完。”
  赵如熙大喜,又站起来对蔡耀宗作了一揖:“知微多谢蔡大人成全。”
  蔡耀宗站起来回礼,脸上浮现出一个僵硬的笑容:“赵大人客气了。”
  这里他真是一刻都不愿意呆了,没再坐下,道:“赵大人有贵客要招待,我们就不多打扰了。衙门赵大人也无需急着回去,刘大人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赵大人在家里多陪枯木先生两日,等到朝廷规定的上任日期再去衙门也不迟。”
  赵如熙原先说要上衙,无非是蔡耀宗这里还没搞定,担心卷宗和账目多放一天,他就出幺蛾子。
  这会儿蔡耀宗举了白旗,她自然就不勉强自己了,笑道:“多谢蔡大人。如此,那我就偷两日懒,过两日再去衙门。”
  陈康站起来也笑呵呵地道:“赵大人看卷宗和账目的时候哪里有疑问,可以叫小人过去询问。小人在衙门里呆了二、三十年,各房都呆过,又是南阳本地人,对本地的事情再清楚不过了。赵大人如有需要,随时派人唤小人即是,无需见外。”
  “好好,到时候少不得劳烦陈经承。”赵如熙也笑眯眯的,一副极好说话的样子。
  待把两人送走,赵如熙回到大厅,将事情跟众人说了一遍。
  康时霖很是欣然,道:“你来之前,我跟你几位师兄一直很担心你。现在看到你能把事情处理好,我就放心了。”
  赵如熙叹道:“做官,少不得要与各色人等虚以委蛇。想要不染纤尘,太难。知微这样,怕是要辜负师父和夫子、师兄们的期待了。”
  “知微这话我不赞同。”甘纶摆手道,“你需得记住,这世道不是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带不光存在,还很大一片。而过刚易折,很多时候,只要不违背原则,该妥协还是得妥协,否则你根本走不远。”
  康时霖叹道:“你以为我跟你师兄们担心的是什么?不是担心你没有能力处理事情,而是担心你对这世界的看法太过天真,眼里容不得沙子。这世道如果你太较真,到头来折断的只有你自己。现在看到你能如此处理问题,知道必要的时候后退一步,我们就放心了。”
  萧若彤坐在一旁,一直默默听着众人的话,没有作声。
  换作以前,她或许会反驳甘纶和康时霖的话,鼓励赵如熙要勇于跟贪官污吏做斗争。可现在她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天真的女子了。
  便是尊贵如皇上,权柄大如皇上,也每天都在跟臣子妥协,需得容下臣子的各种小心思吧?
  当晚吃饭的时候,赵如熙拿了陈康送过来的黄酒给康时霖几位喝,还顶着朱氏的怒瞪偷喝了几口,然后她大失所望。
  她是个好奇心极强的人。虽不爱喝酒,但走到哪里,她都会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酒。前世她去过丹阳,也尝过丹阳的黄酒,确实如陈康所说的那般,鲜甜香美,醇和爽口。而她现在手里拿的这黄酒,口感却差得极远。
  她问周文柏道:“周先生,你感觉这酒如何?”
  康时霖担心手抖不能做画,甘纶担心会影响自己的思维,平时都不怎么喝酒。
  唯有周文柏,每餐都要小酌几杯。康时霖家里的贡酒都被他赖去不少。说到酒,周文柏最有发言权。
  周文柏道:“尚可。”
  赵如熙惊讶。
  不过想想这时候的酿酒工艺,她又觉得正常。
  饭罢,几人回到自己的院子歇息,赵如熙写了一封信,把杨捷叫来,将信递给他:“给五爷。”又道,“不是急事,你不用太辛苦。”
  “是,多谢姑娘体恤。”杨捷接过信,行礼告辞,当天便回了京城。
  第二天中午,赵如熙就接到了萧令衍的回信。
  萧令衍在信里写道,因为酒的利润比较高,所以他在江南买下了一座酒坊,打算使用蒸馏技术酿出高度酒来卖,不过酒需要时间窖藏,而且这两年推出的新东西不少,所以他打算明年才将酒拿出来卖。
  也因此,他对于古代的酿酒技术倒是有所研究。
  在信里,他附上了一般黄酒的酿造方法,并注明说是贡酒的制作工艺。
  他蹲在工部,想要看什么技术就十分方便。要是工部没有相关卷宗,他还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去考查。总之想要什么技术,因着他的身份,总能获得。
  赵如熙把信关上,叫了陆云来,问她道:“我叫你查的酒坊的消息,你查得怎么样了?”
  陆云和杨捷前两日就在南阳查各种消息,接到新任务后上手更快。
  她道:“回姑娘,南阳最有名的酒坊就是董记酒坊,这酒坊是董家祖传下来的,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现如今董家四代几十口人,都依靠这个酒坊而活。当家的董老太爷现年六十五岁,是个精明能干的。而董家对于自己的酿酒手艺极为看重,都是传男不传女,而且最核心的秘方只传嫡支长孙。”
  第670章 赵大人厉害
  赵如熙的眉头皱了起来。
  本来她想去看一看酒坊的酿酒技术,跟她印象中的酿酒技术与萧令衍给她的程度核对一下,看看要如何改进,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合作一把。
  但董家既以酒传家,又是全家人赖以生存的祖传手艺,又岂能让外人随意参观的?像这种世代相传的作坊是最难协商说话的。
  她又问:“我叫你打听的**泉,你打听到了吗?”
  水是酒之魂。**泉井水才是丹阳黄酒的关键之所在。
  陆云的脸上露出惭愧的神情:“属下把整个南阳都走遍了,问了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眼泉水。还请姑娘再给属下一点时间,让属下出城去再打听打听。”
  “它没在董家宅子里或董家庄子里吗?”赵如熙又问。
  陆云摇摇头:“应该是没有。属下专门打听了,董家人酿酒用的水倒也是泉水,不过那个泉水不叫**泉,而龙潭泉。”
  赵如熙蹙眉:“有可能是叫法不同,实际上就是那眼泉水。”
  换了一个时空,丹阳成了南阳;镇江成了临江。那么**泉被称作龙潭泉,一点儿也不稀奇。
  “你再查查。如果有可能,你把董家那个龙潭泉的泉水取一些回来我尝尝。”
  “是。”
  陪康时霖等人在丹阳转了两天,赵如熙便又去了衙门。
  刘宏宇一听她来衙门,就赶紧把她叫过去道:“蔡大人已跟我说了,把他手上的粮、水利两项事务给你管辖。李大人说他手上的事务,你想管哪些只管说,他直接就转交给你。”
  赵如熙也不客气,直接道:“李大人手上管的事务也不多,我就要屯田这一项吧。”
  南阳的事务大概也就九项,三个同知,每人分三项很是合理。李利原先管的事务就少,赵如熙从他手上拿出一项来,正好合适。
  刘宏宇乐于看到大家都和和气气的。见赵如熙也不贪心,而且把蔡耀宗那边的问题都解决了,他很是高兴。
  “典吏你看看想要哪一个?如果你暂时还没想好要哪个,也可以先放着,等以后你确定了人员再告诉我。”
  赵如熙要管的这三个事务,有卷宗需要写的,或是要拟什么文书,或有什么事需要跟六房经承、胥吏有交涉,不可能自己做,也不应该叫她的管家或随从做。如此,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典吏供她使唤。
  而她要征粮,要修水利,要召集民众垦荒,需要跟里正或下面的百姓交涉的,衙役就派上了用场。
  这就相当于现代副市长的专属秘书和办事员。
  “典吏的话,那就张文焕吧。”赵如熙道,“至于衙役,衙门里是不是有个叫陈涛的?如果他愿意,那就他吧。”
  这个陈涛是继余钢之后主动报名的。依萧令衍给的资料和杨捷等人查出来的消息,这人还不错。
  “好的。”刘宏宇的态度再好不过了。
  他把蔡耀宗和李利叫来,让他们把这些事务交给赵如熙。
  蔡耀宗和李利将这三项事务的卷宗和账目跟赵如熙一一交接,赵如熙叫了张文焕过来整理这些东西。
  既举了白旗,蔡耀宗也放弃了挣扎,让他的管家到各房说一声,说他名下管辖的无论哪一方面的卷宗和账目,只要赵大人想看的,都及时拿出来给赵大人看,不得推诿。
  李利自然不甘示弱,还亲自跑了一趟。
  蔡耀宗的管家和李利一走,整个衙门的人都惊讶了。
  大家私下里纷纷议论道:“没想才一两天的功夫,赵大人就让蔡大人把督粮这一块给吐出来了,还同意让赵大人看所有的卷宗和账目。这个赵大人到底是个什么人?这么厉害!她使了什么手段让蔡大人服软?”
  他们可没忘记当初李利来时,跟蔡耀宗明争暗斗了许久,最后还是败北,只能管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务,更不用说看卷宗了,边儿都不给他挨。
  有一次蔡大人生病,又恰好是秋收,征粮的任务紧急。刘大人本想让李大人替蔡大人看一看这摊子事,可蔡大人愣是支撑着病体做事,不让李大人有可乘之机。
  “是啊,不光蔡大人,李大人也如此,还亲自上门叮嘱咱们,赵大人有何吩咐,一定要尽心,需要什么提供什么。刘大人对赵大人也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我在衙门也呆了几十年了,都没见过衙门的大人这样对待同级或下级同僚的。看来她的后台很厉害。”
  “得了吧。”一个撇嘴道,“要是她的后台厉害,打一开始蔡大人就不会为难人家。现在服软,想来还是赵大人手段厉害的缘故。”
  一个老吏道:“不管什么原因,这位新来的女大人就是厉害。你们都紧着点儿皮,小心被她抓住错处杀鸡儆猴。要是乱嚼舌根子,被她家下人知道了,你们就等着受罚吧。”
  大家都一凛,赶紧闭了嘴巴,底下头认真做事,不过仍高度关注着赵大人的动静。
  就见赵大人把户房、工房的经承都一一叫了去,大概询问粮、水利、屯田方面的问题。之后她就呆在衙门里不出门了,只是前几日户房搬过去的卷宗和账目都搬了出来,又换了一批。
  衙门上下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赵如熙一房一房,把衙门所有的卷宗和账目都调过去,看了足足有二十来天。二十天后她让张文焕和陈涛把借过去的卷宗和账目都还回去后,就没有动静了。看样子应该是看完了。
  “这么多文档,赵大人只花了二十多天,就全都看完了?”大家又忍不住议论。
  他们现在都知道了,赵大人看的都是近五年的资料。六房里五年的资料可不少,足以能堆成一座小山。这么多的资料要是让他们看,即便只是浏览,没个小半年也看不完。
  “你们不知道吧?赵大人有过目不忘之资,记性相当厉害。要不然她怎么以这么小的年纪独占鳌头?”
  “厉害,实在是厉害!”
  大家在继赵大人的深厚背景和厉害的手段之后,对她的聪明程度又议论了一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