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现在想想,也有人家里没孩子的,抱养了也当成亲生的养着。是不是自己生的有啥区别呢。她一天没养过青玉,青玉不也对她家孩子们好吗。
“反正婶儿以后肯定对你好。咱也不多说了,以后你哥他们对你不好,我打断他们的腿!”
苏家兄弟:“……”
苏奶奶道,“呵呵,早干啥去?现在知道我家青玉好了吧。”
陈爱兰:“……”
苏青玉笑着道,“都是一家人,以前不熟悉,现在都熟悉了,咱和和气气的处着就好了。我一直想着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咱家今年这样好,那也是大家团结一致,劲儿往一处使,这才能越来越好。家里但凡有一个拖后腿的,咱也办不成事儿。”
她这话还真是真心的。她愿意和苏家人相处,和他们做亲人,除了自己需要依靠以外,也是因为苏家人都还有些底线。他们不算最善良,最淳朴的人,有小心思和私心。可是他们都有底线。
“以后咱家肯定能越来越好的。”苏青玉笑道。“开年咱家就去买猪崽子去,到时候爷奶都不要干农活了,就在家里养养猪。”
苏奶奶觉得还是孙女孝顺,“我能养两头猪。”
苏青玉道,“我看咱家能养四头。我琢磨着我婶儿和我嫂子也能养猪,这养猪啊,可不是光给猪吃点东西,还很多讲究。养得好了,猪才能健康不得病。”
陈爱兰问道,“那要咋样?”
“等猪崽子回来啦,我教你们。咱家那自留地除了重点菜之外,我看可以种一些猪吃东西。咱既然要养,就要当正经事儿做。一心一意的养,这笔种地啥的收入高。”
苏卫国道,“那别家万一学着,都不好好上工咋办?”
苏青玉笑着道,“哥,咱先把养猪这个事儿安排下去。家家户户养猪了,以后用猪和组织上换粮食,你还怕换不到?你放心,地里也不荒废,只不过啊,咱不能这么种,咱这地里本来产量就比不上别的地方那些肥沃土地。所以咱要转换一下方式,种点别东西。”
苏卫国纳闷道,“不种粮食,种啥啊?”
苏家其他人也看着苏青玉。在他们的眼界里面,粮食就是最精贵的,种地就是种粮食。
“这年头除了主食吃的,穿的也缺,油更缺,粮食反而没以前么缺了。现在全国各地,好多地方都不愁吃的,有些地方老百姓顿顿白米饭管饱,人家那是土壤好,咱这边没得比,所以我们用短处和人家比,很吃亏。只能自己变通。他们产粮,咱们就产油,产棉花,只要是对土壤要求不高的,咱都能种。种好了之后,不管是棉花还是油,都是精贵的东西,拿去和人换粮食,不比自己种来的实惠?”
听到外面都顿顿吃大白米饭了,苏家人都有些不敢相信。他们平日里都是混着吃的,因为水稻产量不够,每年还要交公粮。每年都指望着地里多产一点粮食。从来没想过还能有顿顿白米饭的日子。
苏卫国也咽了咽口水,要是自己大队都能顿顿白米饭该有多好啊。
苏青玉道,“反正啊,咱先把养猪的事儿安排下去,让大伙儿都有个稳定的收入,这样咱们尝试种别的东西的时候,大伙儿也不会那么排斥。哥,你相信我,只要咱好好规划,咱们苏家屯大队以后肯定能够成为红旗公社第一大队。”
“相信相信,哥相信你。”苏卫国激动道。
他这位置都是青玉给他弄上来的,还有啥不相信的。
……
对于农民同志们来说,过了除夕,就相当于年过完了。该干啥就得开始干啥了。
苏卫国安排着该播种的播种,该继续建校舍的建校舍。
苏青玉见校舍也要建的差不多了,就跑大队部找苏卫国。和大队干部们提议,是不是要在其他队里去拉学生了。而且为了让各个大队干部们把学生们尽量往他们这边送,还可以提议让其他队里的知识分子参加学校招工考试。
这一提出来,大队部干部们就有些不乐意了,张主任担心道,“这,这咱们队里不就竞争力大了吗?”
苏青玉道,“咱不能这么算啊,学生越多,咱们开班越多,学校要的岗位就越多。咱们优势也比较大,咱队里的知识分子都在学习吧,比别人提前准备了这么久,那还能怕啥?”
“……”大队干部们担心啊。
苏青玉道,“而且这次招工我还是那个意思,知青是知青,当地社员是当地社员,分开录取。”
听到这话,大队干部们就放心了一些 。和知青们比不上,可和其他队里的人比,自家孩子提前学了这么久,应该就好一些吧。
张主任笑了笑,“青玉还是考虑的周到,”
苏青玉道,“我咋样也要照顾咱自己队里人,是不是?”
主要是这么做很有必要,毕竟她可知道,明年恢复高考了,后续就陆陆续续的开始回城了,总不能都选知青当老师。等知青们走了,学校连老师都没了。
当然得一半一半的录取,保证就算知青们走了,学校收到影响最小。
因为苏青玉的安排,这事儿得到了大队干部的支持。
苏卫国这个大队长就被苏青玉领着去别的队里宣传这事儿。
其实就是和这些大队干部们说明白,你们的孩子来咱们这边念书,咱们这边就同意你们队里有知识的同志来我们这参加老师招工考试。考上了就去苏家屯大队的学校当老师,那边吃食堂,住宿舍。条件绝对好。
苏卫国穿的整整齐齐的,坐着拖拉机,跟着苏青玉辗转各个大队。
还别说,就这搞出来的气势,还真让其他大队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在和苏卫国谈话的时候,底气都矮了几分。
这些大队干部们,有些是真心为了队里的孩子想,有些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孩子工作想,等苏卫国他们一说了这条件,这些队长们没多犹豫就同意了。
倒是还有人给苏卫国偷偷塞东西,希望他到时候放个水。
苏卫国尴尬的不得了。接也不敢接,拒绝又觉得不知道咋拒接。
苏青玉道,“这一路走来啊,多少人塞东西。可咱都没接。真要是凭着东西多少来选人,那你们才吃亏呢。谁比得上那些知青家里富裕?咱都是自己老乡,只要考得好,那就直接录取。不弄其他花样。”
大队干部们不好意思的将东西给收了起来。
苏青玉又趁机以招工的名义,把这些队里的知青的信息给记录了一遍。
好几个大队,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个知青了。
苏青玉记了满满的一大本子信息。
回来的路上,苏青玉就坐在拖拉机上面一页页的翻看信息。寻找自己如今正要用的人。
苏卫国道,“青玉啊,看啥呢?”
“给咱找个养猪的大夫啊。”
知青当养猪的大夫?
苏卫国想不通,但是也没说啥,又道,“对了,社员们还问起来呢,说啥时候去买猪崽子。”
“快了,我会安排的。不着急。先把钱给收起来。”
苏卫国点点头,“这应该没啥问题。”
苏青玉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之后,还真找到了用得着的信息。
这人海战术就是不错,不止一个呢,竟然有三个人。
她将这几个人个圈了起来。
回去之后,苏卫国就让队里把四月份教师招工开始的事儿给宣传了一遍。
并且也把会从其他大队招选知识分子当老师的事儿也宣传了。
“优中选优,挑选最好的师资力量,为孩子选择德才兼备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
社员们一看大队搞这么大的阵仗,也更加重视自家娃子念书的事儿了。
女知青们对此也很高兴,因为大队宣传上面写着,到时候教师们都能分到一个单间宿舍呢,以后吃食堂,住宿舍,这日子过的美滋滋的。
倒是苏家屯大队的知青们有些担心。他们和女知青不一样,这会儿还没着落,还准备着考教师呢。之前以为竞争力不大,现在搞的这么多人竞选,自己这被选上的几率就很小了。
等苏青玉到了厂里的时候,他们就跑过来找苏青玉商量了。
有人瓮声瓮气的问道,“青玉同志,这是不是对我们很不利啊,这么多人参选,一下子被选中的几率就变小了。”
苏青玉道,“啥叫不公平,真要不公平,那是对别的大队的知识分子不公平。他们可没得到要招老师的消息,从来没有复习过。和他们比起来,你们比别人多了多大的竞争力?如果比别人多了几个月的复习时间都考不过别人,那你们觉得自己配当老师吗?”
“……”
这下子男知青们无言反驳了。
苏青玉道,“我这样安排,甚至是给了你们更多的机会。用招老师的方法吸引别的大队的孩子来念书,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安排更多的班级。需要的老师就更多了。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这些多出来的岗位可以说就是便宜了你们了。你们还不满?”
“没有没有,我们没这意思。”张宇赶紧帮着其他男知青说话。
其他男知青也面红耳赤的。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苏青玉扶了扶眼镜,“我咋感觉你们这些男同志一点斗志都没有,但凡遇着一点困难就害怕了,生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和女同志没得比。”
“……”
女知青们都骄傲的不得了。她们也觉得男知青很没用呢,干啥啥不行。
她们就不同了,自从在加米厂当工人之后,力气都越来越大了,感觉啥事儿都能干。
苏青玉沉默了一下,道,“行了,既然你们担心,那我也有一个机会给你们,就看你们能不能把握住了。”
男知青们都看向她。
苏青玉道,“队里家家户户要养猪了,我们大队这边需要一个畜医,专门给猪看病的。可队里现在没这样的人才。所以如果你们能学到这个技术,这岗位就是板上钉钉的。也轻松,平时猪没病的时候,你们压根就没啥事儿。”
听到这安排,男知青们都懵了。给猪看病?
一个个面色古怪的互相看了看。
苏青玉道,“咋了,还瞧不上这个岗位?这可比当老师轻松。再说了,技术人才那可是比老师更受人尊重的。要是队里安排你们挑猪粪,你们不也得干吗?还瞧不上?这思想觉悟不行。我实话和你们说了,我今天也在别的队说了这事儿,今天报名的人多的是,我这小本本上就有好几个。要不是看你们是我队里的,我也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
“厂长,你别生气。他们肯定是愿意的。”李芳赶紧帮着大伙儿讲话,当和事佬。
她爱人张宇问道,“那这个需要啥条件吗?”
苏青玉严肃道,“没啥条件,只需要你们自己找地方学。就是看你们家里有没有认识的人是干这方面的,能让你们去学。反正队里到时候会给你们放假去学习的。学会了,就是板上钉钉的大夫了。”
说白了,就是拼自家关系的时候了。
男知青们赶紧在脑子里思索自家有没有七大姑八大姨这样的远亲是干这个的。
还别说,真有两人想到了。一个是和苏青玉一起来苏家屯的张明,另外一个就是和李芳同一批的老知青吴华。
吴华一想到,就找苏青玉报了名。张明想了想,到底是拉不下那个脸面。
他之前好歹高中的时候追过苏青玉的,后来知道苏青玉这边讨不着好,也不往她面前凑。但是现在也不想在苏青玉那边去说自己要给猪看病。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张明的想法,而是将吴华的名字记录起来了,“回头队里审批一下,要是合适,就给你们放假回去学习。”
吴华诧异,“我们?还有别人?”
苏青玉道,“那是当然,别的队里也有人报名呢。所以到时候要是安排你们回去学,就得好好学。别学了半斤八两的回来祸害猪。”
“……”
当个猪倌都不容易了。
大家散伙之后,高晓华偷偷和苏青玉道,“我记得张明家里也有这方面的关系。”
苏青玉挑眉。
她现在倒是和张明没咋接触。
总觉得张明是受到时代限制了,要不然肯定也是走在吃软饭前列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