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武昌九号”事件(2)
“郑和一号”战列舰上的八台一千匹马力蒸汽机全部启动,以20节的高速向“武昌九号”穷追,“武昌九号”战列舰最高速能开到12节,现在正以8节的速度在航行。
两舰一开始相距大约有4海里,如果以现在这样的速度航行,半个小时就可以追上“武昌九号”。舰长邓世杰一直站在指挥台前用望远镜看着“武昌九号”,随着时间的消逝,两艘舰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大副站在他的身边,也在用望眼镜观察着前面的战舰。
“舰长,皇上来电。”报务员突然出现在邓世杰的身边,把一份电报递给他。
邓世杰接过电报问:“跟前面的舰联系上没有?”
“正在联系中。”
这是邓世杰得到的回答,他也不指望有什么好的消息,挥挥手让报务员回去,他展开电报看着,这是高峻山发给他的电报,告诉他,海军已经出动在马六甲海峡执勤的三艘战列舰,在“武昌九号”战列舰前面封堵,这三艘战列舰分别是“郑和二号”、“武昌七号”、“武昌十三号”。
邓世杰把电报交给对身边的大副,并命令道:“你去通知报务员,立即与三艘负责封堵的战列舰取得联系。”
说完,他再次举起望远镜,注视着“武昌九号”。
此时两舰追逐已经有二十多分钟,“武昌九号”清晰可见,战舰上面挂的还是华夏国的战旗,该舰似乎觉察到了“郑和一号”的追击,速度渐渐地放慢了下来。
邓世杰命令减速前进,两舰在缓缓地靠近,他这才看到“武昌九号”的炮位上根本就没有炮手,当舰首与舰首平行的时候,邓世杰几乎惊叫出来,因为他看到前楼的驾驶舱里面竟然全是外国人。
“这怎么可能?”邓世杰自言自语道。
一旁的大副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他提醒邓世杰:“舰长,要不要把在个情况向山长汇报?”
“要,当然要。”邓世杰再度举起望远镜,“问题是,那边是什么情况我们还没搞清楚。”
这所着,报务员又冲了出来,她手中拿着一份电报,递给了邓世杰。
这份电报还是高峻山发过来的,电文如下:
今已查明,“武昌九号”被海军部私下卖给了英国人,你们将其阻截下来,如其强行逃走,立即将其击沉。另,截停“武昌九号”之后,该舰上的所以人员一律扣下,包括英国人和舰上的海军人员,朕派通事局的人前去接管该舰以及所有人员,你们配合通事局的行动。
邓世杰看完电报,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战列舰是不允许外国人上来的,这是铁律,因为蒸汽机战列舰上面有太多的军事机密,现在“武昌九号”就这样轻易地让外国人卖去了,一旦被他们解密,华夏国的海军就不再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必须马上截停它,必须扣留那些不知已经知道多少秘密的英国人。邓世杰暗暗拿定主意。
他把电报交给大副看,然后让人去甲板上喊话,让他们把军舰停下来。
大副看完电报也是大吃一惊,他对邓世杰道:“舰长,千万不能让他们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跑掉。”
“我当然知道,就看这些英国人听不听指挥了。”
大副提议道:“舰长,我们应该派人与他们沟通,把我们的意思传达给他们,毕竟我们两国是联盟关系。”
邓世杰同意:“你立即带两名英文水平高的部下,上甲板去跟英国人谈谈。”
大副领命而去。
邓世杰生怕皇后娘娘受惊吓,等大副离开之后,他转身去了皇后娘娘的休息舱。
韩雨烟的休息舱就是高峻山乘坐这艘舰时的休息舱,韩雨烟和吉雅、苏叶娜各占一间。
韩雨烟经过御医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之后,她的晕船症好了很多,现在她正与吉雅和苏叶娜三人在房间里闲聊,邓世杰过来问安。
韩雨烟问:“这条船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邓世杰道:“回禀娘娘,我们奉了皇上的命令,正在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韩雨烟又问:“很紧急吗?就不能把我们送到波斯再去执行你们的任务?”
“任务很紧急,好在现在已经基本是完成了,所以过来拜见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
吉雅道:“基本上完成就是还没有完成吧?”
“正是。”邓世杰道,“所以请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不要四处走动,就待在休息舱里。”
韩雨烟道:“放心吧,我们哪儿不回去的!”
邓世杰看完了皇后娘娘,就回到了指挥台,此时,大副与英国人的谈判已经有了结果,经过双方的沟通,他们愿意听从华夏海军的安排。
按照高峻山的命令,邓世杰把“武昌九号”上的所有人都转到了“郑和一号”,两艘战舰就地抛锚,等待通事局的人前来接管。
四个钟头之后,三艘战列舰也到达了这里,把“武昌九号”围在了中间。
到了晚上,三艘三千吨的蒸汽机轮船也赶到了这里,这三艘轮船上载的是通事局仰光站的人,还有海军陆战第七师的一个营,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通事局的人接管了“武昌九号”,并从其他战列舰上抽调了一些水手,把该舰开走了,至于去了哪里,无人知道。
通事局仰光站负责人登上了“郑和一号”,他首先面见了皇后娘娘,并向皇后娘娘禀报了事情的大致原委,然后他又找到邓世杰,对邓世杰道:“‘武昌九号’的事件不允许向任何人透露,你们全舰官兵都必须清楚这一点,你们从没有遇到过‘武昌九号’,假如这件事被泄露出去,后果是什么你们应该知道。”
这名负责人说完了这番话之后,就把“武昌九号”的所有人员都带走了,那些英国人被带上了一条船,而原来在“武昌九号”服役的官兵被带上了另一条船。
这三艘轮船,在黑夜的笼罩下,使向了深海。
“郑和一号”拉响了汽笛,继续进行他们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