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山沟皇帝> 第1753章 沥青公路

第1753章 沥青公路

  松江府自从开港通商后,尤其是大规模发展工商业后,经济达到了爆炸式的上升。
  早年的时候,作为松江府核心的上海特设县发展迅速,然后成为了全帝国仅有的一个特设县,县令都是正四品的那种。
  上海特设县早年的快速发展,也是带动了临近几个县的发展,进而刺激了整个松江府的经济大爆炸!
  尤其是陈立夫先后担任上海特设县县令,松江府知府的十年时间里,不单单是经济增长幅度极大,而且通过全面规划,制定了整个松江府的完善工商业布局。
  陈立夫担任上海特设县县令期间,主持开发了北岸工业区,上海特设县第二工业区,担任松江府知府期间,通过部分产业转移的方式扶华亭县发展华亭工业区,让华亭重点发展各类轻型工业,建设了一大批的重点纺织企业等,比如江南纺织厂就是在华亭建设了一座全球最为庞大,雇佣人数超过一万三千多人的超级纺织厂。
  同时又推动嘉定县发展以造船业、钢铁、机械、化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大量造船厂落户,同时钢铁和机械、化工等重型工业也是发展迅速。
  江南钢铁公司在嘉定建成了全球第二大的钢铁厂,肇庆机械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全球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生产各类机床等机械设备。
  这些都还是最顶尖的超大型企业,同时还有更多中大企业,乃是一些看似规模小,但实力强悍的小型企业。
  然后在城郊地区,尤其是偏远一些的青浦、南汇、宝山、川沙、奉贤等县,除了发展部分工业外,更多的还是推动当地发展养殖、种植业。
  别看这些产业似乎很低端,但实际上背靠着一个数百万城市居民的巨大消费城市,而这年头又没啥特别好的保鲜技术,运输速度也不算快,所以城市周边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其实是很赚钱的。
  青浦衙门地方财政自己投钱创办的青浦食品公司,那可是帝国食品行业里规模最为庞大的企业,市值上千万呢,而这个食品公司的主要市场其实也就是松江府城区而已,顶多加一个隔壁的苏州部分市场。
  光靠一个松江府城区的市场,就支撑起了一家数百万市值的食品公司,而且更重要的青浦食品公司只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并不是说仅有的一家,实际上围绕着松江府城区,还有无数家食品行业的企业呢。
  因为数百万城市居民的存在,也是导致了松江城区周边的几个县,哪怕是作为后勤供应基地也足以过的非常滋润。
  青浦、南汇、川沙等几个县都是从中获益巨大,让这些新设立的县短时间内就找到了比较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当年陈立夫推动了松江府一体化发展的过程里,把只拥有三个县的松江府进行拆分,在西北部地区设立青浦县,东部设立宝山县,在黄浦江下游东岸设立川沙县、南汇县、在黄浦江中游南岸设立奉贤县、金沙县。
  由此奠定了目前松江府九县的格局,此举是为了弱化上海特设县的存在感,进而提高松江府的存在感,然后以更好的发展整个松江府。
  算是实现了松江府的统合问题,当年有不少人都是支持上海特设县扩大化,吞并华亭、嘉定,进而建立一个超大型的特设县。
  不过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后来陈立夫干脆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道路,不搞合并,搞拆分,同时把上海特设县的诸多权限回收到松江府知府衙门上。
  说白了就是让松江府府衙门代替上海特设县县衙门。
  虽然方式不一样,但是最后总归还是实现了松江府地区的统一发展,上海特设县当年的超大城市的愿望也是得以视线,城区向周边地区快速扩张。
  目前的整个松江府,其城镇化已经是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其数百万人口里,只有少数几十万人住在周边的乡村地区,然而即便是这些乡村地区,其实也不算是乡村了,而是属于城市郊区,生活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除了祖辈就生活在这里的人外,剩下的一部分是权贵以及有钱人以及为这些权贵有钱人们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就是各种养殖场、种植场的农业务工人员。
  嗯,这是目前的大唐城市化进程的特色!
  除了金陵等没有工业的城市外,其他的工业型城市里,但凡有能力的人,都不愿意住在城内的,而越是工业发达的城市越少权贵、中产住在污染严重的城区。
  为了小命着想,他们大多都是住在城郊地区。
  同时在城郊地区的农民们,生活过的远远比城区里的工人好的多,背靠着数百万城区人口,农产品价格喜人,好卖的很,靠着养鸡种菜发家致富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年为了联通各县的发展,松江府这些年来筹建了了无数桥梁,江南水乡的密集河流,没有丝毫阻碍松江府的发展,因为松江府这几十年来修了数不清的桥梁,光光是苏州河上的大桥,大大小小就足足有二十多座!
  然后广泛投资建设了马路,马路从一开始的土路变成煤渣路,再到现在的水泥路、沥青路。
  最为著名的松江府沿江公路,从吴淞海军基地开始,沿着黄浦江一路延伸,经过嘉定的沿江重工业区、上海特设县的北岸开发区、贸易区、老城区、第一开发区、第二开发区、华亭县的华亭工业区、第三开发区、第四开发区,延绵一百多公里。
  这一百多公里的沿江公路,都是属于宽阔多车道的水泥公路为主,足以让十多辆四轮马车并排而行,而部分路段,主要是贸易区的繁华中心区的路段,更是采用的昂贵,最好的沥青路面。
  同时这条沿江路也铺设有铁轨,用以运行轨道公共马车。
  松江府沿江路的演变,大体上也算是见证了这些年了松江府的快速发展,从一开始小土路,变成煤渣路,然后变成水泥路,甚至部分路段变成沥青路,都是见证了松江府的高速发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