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独断大明> 第713章 入闽

第713章 入闽

  马车停了下来,朱栩撩开帘子,抬头看去,只见一个颇为精致豪华的马车插到他们前面,有十多个随从,都是一副练家子模样。
  这么一看,非常有气势,非富即贵!
  守门卫兵都颇为客气,挡住了朱栩的马车,让这辆马车先行。
  曹变蛟来到窗前,道:“公子。”
  虽然说这个时候法纪废弛,对商人等的各种限制形同虚设,可这个马车‘僭越’的不是一点半点,加上卫兵的态度,显得有些不同。
  朱栩心里若有所思,道“去打听下这是什么人。”
  “是!”曹变蛟道。
  “你们都是什么人?”轮到朱栩的时候,守门的卫兵们颇为警惕的打量了朱栩一群人。
  曹化淳下了马车,手里递过一些银子,客气的道“我们是北来的商人,还望官爷通融。”
  “收回去!”
  没想到那卫兵顿时大声呵斥,同时四周的卫兵都围了过来。
  曹变蛟手下的一群人立刻紧张起来,有的手探入腰间,有的要摸向怀里,神色冷漠而警惕。
  卫兵们就更紧张了,拔刀的拔刀,竖枪的竖枪,都如临大敌。
  领头的校尉目光冷冷的看了眼曹化淳,又看向马车,沉声道:“现在整个福.建都在严查奸细,不管你们来自哪里,立刻下车,让我们检查,否者立刻押送总督衙门审问!”
  曹化淳与曹变蛟脸色都微沉,马车里的人、东西岂是他人可以乱动的!
  刚要开口,突然间,朱栩的马车后面骑着马走来一个人,冷淡的道:“行了,让他们进去吧,不是什么细作。”
  守门校尉一见,连忙收兵,道:“既然陶大人认识,那就没事了。”
  朱栩挑开帘子,就看到在茶庄遇到的那个臭脸的中年人,正一脸不耐烦的慢慢过来。
  朱栩顿时就笑了声,道:“多谢陶大人。”
  这中年人顿时就冷哼一声,转头不理会,显然对朱栩‘宗传书院’弟子的身份很不高兴。
  朱栩倒是感觉有趣,道:“在下要去见喻安性,要不要一起去?”
  中年人手一顿,眉头皱了皱,挣扎了一会儿,还是冷哼一声,勒马向前走去,只是走的比较慢。
  “啧啧,有骨气……”朱栩笑容更多。
  朱栩的马车向前,守门的士兵这次没有为难,不自禁的微微躬身,有几个人甚至浑身发抖。
  喻安性,福.建总督,能随意直呼他姓名的人——他们得罪不起!
  刚才大喝的几个卫兵都悄悄对视,心里害怕,这样的人,一言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
  朱栩倒是没有在意这些小兵,马车缓缓的进城。
  这城里是水泥路与青石路相间,或者混合着,偶尔会颠簸两下。
  朱栩挑着帘子,目光打量着外面。
  大路两边的人来去匆匆,相比于应天府,这里的人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不时还能在路边看到一些难民,三五成群的聚在墙角,都是生无可恋的无力模样。
  朱栩眉头皱了皱,对着前面的曹化淳道:“你待会儿再去打听打听,福.州府以及整个福.建的情形。”
  “是。”曹化淳道。
  朱栩目光还在看着外面,心头有些不好的预感。
  福.建在上书的奏本中,虽然有对灾情的描述,可总体还算良好,每年都有盈余,上缴的税粮虽然不足,却有七成以上,这与他眼见的有些不同。
  他不怕有民乱什么的,就怕地方知情不报,掩盖事实,粉饰太平,让他看清真实情况。
  马车穿了大半个街区,来到了一家酒楼前,已经完全清空,等朱栩入驻了。
  朱栩前脚刚洗个澡,换了身衣服,曹化淳就来奏报了。
  “皇上,城门前遇到的人查清楚了,”
  曹化淳手里是一个小册子,这是随行的锦衣卫查探事情专用的,他看了一眼,道:“那个赵员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做过一任知县,后来被弹劾贪污罢官,往后就一直在家。在崇祯初,出海的商人带来番薯种子,他试着种了几亩,恰逢又遇到大灾,一亩番薯能抵三四亩中田,种植又简单,他就大规模种植,然后出售赚钱,短短几年他就赚了七八万两银子,然后又包山,购地,扩大到了上万亩,不说商贩,连福.建巡抚衙门每年都向他购买数万两的番薯用来赈灾。他还建立了一个‘食为天商会’,除了联合种植番薯,售卖,还涉及到了海贸,从海外购进粮食,倒卖获利……听说他还是邹巡抚的座上宾,在福.州府颇有威望,现在也进了府督政院。”
  朱栩正喝着茶,听着直愣神。
  什么时候都不缺聪明人,这赵员外也算是有能力,有眼光的人了。
  “福.建的具体情况如何?”朱栩转而就问道。
  曹化淳知道,朱栩只是想通过这个赵员外观察一下福.建的风土人情,闻言便道:“福.建八府,两个上等府,四个中等,两个下等,每年应纳税粮在一百二十万石左右,近年灾情加重,大约上缴在八十万左右。从去年开始,福.建巡抚衙门开始大规模种植番薯,第一季已经起获,只是因为民众多抵触,是以效果并不大,加上旱情增加,粮价翻飞,灾情就显得更加严重……”
  朱栩微微点头,道:“这么说来,福.建倒是没有糊弄朕,邹维琏在福.建的官声如何?”
  曹化淳道:“福.建的‘新政’推动的相对顺利,目前大框架已经架起来,只需要慢慢深入,细化即可。邹维琏的官声普遍较好,弯的下腰,经常出入各地走访,为人清廉耿介,在‘肃贪’上格外认真,一个多月大大小小官员被免了一百多。总督喻安性能力也颇为出众,两个月剿灭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山头,现在正领兵在泉.州附近剿匪,誓言半年内剿灭福.建所有大小匪患。”
  朱栩闻言是长松一口气,他担心的事情没发生。
  他手指敲着桌面,默默思忖。
  这个的大明是不缺人才的,也不缺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为什么历史上的明朝吏政会败坏到那种程度?一来沉珂太重,繁杂不堪,一般人无从应对;另一个是权力运用失当,真正做事的人束手束脚,动不动就被弹劾罢官,无以为继。是以吏政只会越来越坏,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朱栩集中了权力,将能吏提拔上来,强力的对沉珂开刀,局面自然能快速改善。
  “不过,也只是暂时的……”
  朱栩轻语,新政是从上而下,在下面没有被摧毁,重建的之前,‘景正新政’还是停留在‘改良’的阶段,而不是‘改革’。
  曹化淳听着朱栩的自语,没有说话,静听着吩咐。
  朱栩想了一会儿,道:“既然红毛人还没来,朕也不急着露面,咱们四处走走看看。”
  福.建在东南沿海是有代表性的,算是一个中等省份,它若是能勉强应对灾情,其他身份也就差不到哪里去。
  曹化淳应身,道:“是。”
  福.建巡抚邹维琏此刻正带着人在野外观察着田亩,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愁绪。
  偌大的田野里,处处都是裂痕,吹口气就能扬起一片尘,田地里的庄稼成片成片的歪倒,并不是风吹的,而是因为干旱,生病,蝗虫等原因。
  邹维琏不到六十岁,鬓发须白,脸角瘦削,微弓着腰,看着田地里的情况,皱着眉头道:“今年是不是也大减?”
  他身侧的是跟随着的主簿,闻言点头道:“是大人,下官等也查访了周边府县,情况有好有坏,不过减三成是肯定的。”
  邹维琏抬头遥望,轻声自语道“朝廷是对的,‘新政’必须尽快推动下去,否则百姓们都要没饭吃了。”
  主簿点头,过去几年他们也知道灾情频频,却没有俯视,大局的去看,现在看看,整个福.建都非常的不好,连基本的税粮都凑不齐,若是真的如朝廷所说‘灾情未有减弱之兆,需有长期应对之念’,那他们真的需要未雨绸缪了,只是……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邹维琏一面沿着小路走着,一面背着手道:“据本官所知,皇上免了福.建两府十三县的税粮,山.东两府九县,河.南,江.西,湖.广,陕.西等等各有数府几十县,这样下去,朝廷能有的税粮也不会有多少,不止我福.建要早做准备,朝廷更需早作安排,这‘新政’还是晚了一些……”
  主簿默默的听着,邹维琏的格局无疑比较大,只是格局大也奈何不了现实的残酷。
  “‘新政’还要加快,还有那个番薯要更多的种……”邹维琏停住脚步,看着不远处一颗快要枯死的老树说道。他在崇祯初是比较反对所谓的‘新政’的,现在却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主簿神色不动,上前低声道:“大人,可刘大人说‘粮食是国之根本,不能轻动’,一直在反对,以他的声望,怕是很多人景从……”
  种植番薯不是一道命令就行的,需要说服百姓改种,没有足够威望的人去游说,成效会很低,同样,威望很高的人去阻拦,效果会很大。
  ——
  月底最后一天,求月票,再不投就过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