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独断大明> 第1439章 招安

第1439章 招安

  孙传庭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善,秦良玉平静点头,道:“怕是可能会蔓延到四川,山西等地。”
  孙传庭倚靠在椅子上,目光一阵闪烁,旋即沉声道:“帅府先不用动,只是出现了几千人的盗匪,算不上民变,还用不着大动干戈,我会命警备部协调处理。”
  孙传庭这几句话,就是将这件事定性为‘盗匪成乱’,而不是‘民乱’。‘民乱’是最严重的谋逆事件,需要军队镇压。‘盗匪’就是属于‘刑事犯罪’,分量骤低,只要内阁出手就行了。
  秦良玉心里担心事态扩大,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倒是能明白孙传庭面对的压力,如果闹成民乱,朝野的反对声会再次起伏,对‘新政’凭添阻力。
  “也好。”孙承宗沉吟片刻,道。
  孙承宗既然这样说,秦良玉自然没有意见。
  朱栩不在京城,孙传庭几乎一手遮天,即便是孙承宗,没有足够的理由也不会公开出言反对。
  孙承宗,秦良玉又讨论一阵,便出了内阁,返回帅府。
  路上,秦良玉道:“元帅,我对陕西的事情,有些担忧。”
  孙承宗漫步走着,道:“这些人没有如往常一样进攻富饶的州府,反而在偏远农村疾速流转,膨胀,显然不是一般人,有些想法。那个张献忠是当年军院的弃生,应该学了不少,有这点见识不足为奇。还有一些人给他们支援,多半是冲着‘新政’去的,首辅这么处置,倒也没什么错。”
  秦良玉神色忧虑,道:“这么处置确实没错,但陕西警备厅力量分散,等调集,准备好,只怕张献忠已经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模样,到了哪里,如果真的让张献忠成势,其他各处怕是会群涌而起,酿出大乱子来……皇上,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四川……”
  孙承宗听着秦良玉的话,神色渐起凝重,脚步快了几分,道:“这样,你以私人的名义,写封信给熊廷弼,让他密切注意陕川两省的乱事,必要时刻,要他当机立断,出兵铲除张献忠!”
  秦良玉这才点头,道:“好在我们改革的还算及时,军队控制得当,威胁被降到了最低。只要军队稳固,其他的,都算小事。”
  孙承宗却摇了摇头,道:“首辅那边一口气换掉了数百知府,这些人能不能控制局面还难说,那些县官与地方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不好,可能会点火,烧成一片……”
  朝廷的大员都知晓朝廷的改革有些急功近利,不顾及民情,手段太强。主流的想法依旧是‘缓,稳,柔’的改良主义,只要最顶层的那些人,要的才是彻底的改革。
  这种改革心态,并不是这些高官内心自主产生的,而是乾清宫多年的培养,最坚定的意志来自于皇帝。
  秦良玉知晓孙承宗的意思,微微点头,道:“那各地也要准备一下,严阵以待,决不能有燎原之势!”
  孙承宗走入大殿,道“召集各司局的人,开会。”
  “是。”秦良玉应声。
  帅府很快召开了一个半秘密的会议,主要就是针对地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民变。
  孙传庭这边也没闲着,警备总部,兵部等官员被他叫到内阁。
  最后的决定,就是警备部部长陈新甲亲自前往陕西,协调周围四省警备力量,对各省的盗匪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扫灭。
  同时,‘维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公文的中,严令维持地方安稳,不得出现大乱子。
  陈新甲奔赴陕西,调令在之前已经下达,陕西省府两级警备力量,警备兵力有三千人,在西安府紧急待命。
  陕西巡抚郑酬庸现在忙的焦头烂额,日夜无眠。
  陕西的情况一直在堪堪稳定,这些年全靠不断移民,朝廷赈济,以及农庄制的勉强自给自足,这要是再有民乱,怕是内阁第一个问责的就是陕西巡抚衙门。
  一干参政参议同样神色凝重,一个个建言。
  “大人,现在首要的,是确保其他地方不被键入,必须控制那些大农庄,不能让他们成为乱民……”
  “还有就是要紧急通知各地的里长乡民,要他们组织好,不被匪寇裹挟……”
  “警备厅那边由陈部长接手,我们管不了,但是各地知府,知县,还得严令,确保他们不会轻举妄动,更不能与匪寇狼狈为奸!”
  ……
  郑酬庸听着,好一阵子,道:“嗯,这些立刻发文!我亲自去一下姚总兵,必要的时候,军队要介入。”
  众人心里一惊,他们听出来了,巡抚大人似乎不太看好警备厅。
  郑酬庸是孙传庭任命的新巡抚,上任不足一年,作为公认的‘改革派’,他压力很大,迅速又道:“那个张献忠有没有人熟悉,找个人,去游说一番,他要是肯接受诏安,本官答应他,既往不咎!”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一个参政应道。
  郑酬庸这才点点头,心头还是不安,又道:“其他人,巡视西安府附近的大庄,给他们打打气,要他们坚持住,灾情很快就会过去。”
  众人点头,迅速分头行事。
  陕西这场‘匪乱’,与以往不同,以往是灾情,官员腐败所致。这一次,本质是反对‘新政’,反对孙传庭而起。
  这些孙传庭提拔的人,自然不竭余力,不会让孙传庭陷入不利境地。
  陕西反应很快,没有乱子的地方被安抚住,紧张情绪没有蔓延。
  陈新甲抵达陕西,整肃一番,便率三千人,向着凤翔府方向赶去。
  那里是四川,贵州的三省交界,山地多,地形复杂,又离官府远,是历来匪寇聚集,多乱之地。
  罗家寨。
  张献忠大马金刀的坐在一个木房内,看着下面的六个大汉,这是他的六大将。
  张献忠如今腰肥体胖,一脸的凶厉,看着下面的,声音粗犷的道“朝廷的诏安文书你们看到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郑酬庸的诏安书已经发过来,内容很详细,只要张献忠肯投降,不但既往不咎,还高官厚禄,重重赏赐。
  “大王,我们不能投降,投降就是死!”
  “大王,我们就与官军一战,我们近万人,还打不过三千人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