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2节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2节

  竹兰道,“婶子也给你透个底,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只有婶子和我闺女家有,你去收也顶天能收到干黄花菜等,附近村子的猴头都让婶子收了。”
  野生的猴头菇产量本就少,晒干后做汤处理不好炖汤会有些苦,不如蘑菇受欢迎,竹兰收了也没收多少。
  至于干蒲公英,竹兰就是想泡茶喝的,东北冬日烧火墙室内干燥,容易上火,蒲公英茶正好去火,所以晒干了不少,中药铺子倒是也有干蒲公英,不过量也不会大。
  郑扬道:“还请婶婶卖我一些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其他的我在各村收。”
  爷爷很喜欢猴头菇炖汤,还在李家村的时候,每年山上采到,爷爷都会留着慢慢吃的,回来特意让他多收一些回去,说来,一家子光想着快些走了,完全没想过收一些一起带走呢。
  竹兰家不缺卖猴头菇和干蒲公英的钱,到时候送一些给郑家,竹兰替闺女问价格,“不知道贤侄其他干菜的收购价格是多少?”
  闺女家跟着她一夏天也晒了不少干菜,本来为了冬天自己吃的,没想到,能赚一笔了。
  郑扬昨个就回来了,早就去杂货铺子打探过价格了,只可惜杂货铺子只有蘑菇和木耳,量还不是特别大,谁让农户家家都会存一些,买的人很少。
  县里的大户,都会专门收购,很少去杂货铺子买的。
  郑扬道:“蘑菇木耳八文钱一斤,猴头菇五十文,蕨菜六文钱,黄花十文,蒲公英十文,菠菜八文钱,萝卜干四文钱。”
  竹兰听了这价格想吐血,木耳蘑菇八文是杂货铺子的收购价,这个没啥争议的,可黄花菜好几斤都晒不出一斤干的,竹兰家一共才一袋,光看着分量不少,真没多重,一共才三斤多些,还抓了不少给武春带去。
  蒲公英和菠菜也是如此,这些东西都不占重量的,这个价格太低了。
  竹兰摇头,“木耳蘑菇不谈,别的太低了,几斤都晒不出一斤,猴头菇本就少晒干了更没分量,猴头一百文一斤,黄花菜五十文一斤,蕨菜一斤二十文,蒲公英三十文,菠菜二十文,萝卜干五文钱。”
  郑扬故意按照蘑菇价格估算的其他价格,主要市场上没有,自然要先探探底,虽然郑家有钱,可他就是想压价,唔,这也是爷爷为啥让他回来收的意思,全因性子不会吃亏,还想多占便宜。
  竹兰一副免谈的模样,站起身,“贤侄回来,我去准备饭菜。”
  说着,竹兰就走了,她的心清楚,郑家老爷子敢放一个孙子回来,郑扬一定精于算计的。
  要知道,吕老爷子也是人精子,不好对付的很,郑扬敢一人来谈药,能力不小,剩下的还是交给周书仁吧。
  郑扬,“……”
  周书仁收到了竹兰的暗示,笑着道:“农户一年到头不容易,以往一直没人收山野菜,今年难得给家里多添些银钱,虽然不多也能给家里的孩子添衣服,过个红火年,贤侄也别压的太狠了,第一年给个公道价,来年老爷子再来收也能多收一些不是,而且收这些干货花的银钱,与其带来的利益比是微不足道的。”
  别看山货很平常,在老爷子的手里一定发挥最大的价值,否则不会特意让孙子收的,他才不信是顺道收呢。
  郑扬看着周秀才,的确如爷爷说的,不好对付的狐狸,先是拿农户日子不好过说事,最后还猜爷爷的打算,抿着嘴,心里清楚,周家在价格上说的也是公道价。
  郑扬道:“那就如婶婶订的价格,我这些日子要在叔叔家打扰了,还请叔叔把收干货的消息散出去,我要借叔叔家的地方收干货,麻烦叔叔了。”
  周书仁笑着:“我这就让你婶子给你收拾屋子。”
  郑扬心里不大是滋味了,以前是自己家,现在回来是客人了,回不去自己屋子住了,“麻烦叔叔了。”
  竹兰刚让明腾去找李氏回来,周老大过来,“娘,爹让收拾屋子给郑扬住,对了,爹还让我去宣传下,明个郑扬借咱家的地方收山货,娘,价格按您说的订的。”
  竹兰嘴角上翘,她就知道周书仁一定能搞定的。
  第240章 大雪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李家村,然后是周家村,周老二去周家村传消息,雪梅也跟着回去了,顺便将家里晒的干蕨菜,黄花菜等带了回来。
  雪梅是娘晒什么,她就跟着晒什么,租的房子菜园子大,也跟着种了不少的菠菜和萝卜,晒了不少干菜出来。
  竹兰给大闺女家称重后,算了银钱,大闺女在家闲着没事,真没少晒,木耳和蘑菇拿过来五斤,猴头少一斤,菠菜晒干了看着分量大没多重才二斤,黄花菜有二斤,蕨菜多一些八斤,干蒲公英二斤,萝卜干多三十斤。
  一算下来六百五十文钱,半两多银子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要不是雪梅还记得孩子,怕都卖了日后娘补贴她,她恨不得把家里留下来都给卖了。
  次日一早,竹兰家大门没开,知道消息的早早就来守着了。
  周老二精于计算,帮着算账写帐,李氏的娘家也卖了不少,本来多采是为了冬天当菜,能省下些粮食的,现在都换成了银钱,虽然都是蘑菇木耳萝卜干,可数量多,卖了六钱多。
  李家村的男娃多,家家户户存的都不少,高价格的没有,低价格家家真不少,尤其是萝卜干。
  郑扬也没嫌弃,来送的都收了,带回去留着吃,或是送去兵营也是人情不是。
  连续收了两天就不收了,这些干菜太占地方了,两天的量就很多了,为了防潮又不能走水路,只能走旱路,还要盖着棚子避雪水,太多了弄不过来。
  这要不是郑家有用,又有银钱,一般商人都不会干这么赔本的买卖,路费太贵了,走水路受了潮,赔的就更大了。
  而且南方冬日是能吃到青菜的,南方人家才不稀罕干菜,吃青菜多好,干菜也就在北方西北边疆等地受欢迎。
  郑扬走的时候,竹兰拿出一半的猴头和干蒲公英送给了郑扬,至于和吕老爷子谈的如何,从郑扬的好心情就知道,一定谈成了。
  郑扬回来没几天急冲冲的又走了,这是为了赶在过年前回西北。
  至于姜升娘的病,竹兰都不用问,从姜升僵硬的脸就知道装的可能性不小,姜家老两口觉得不甘培养了那么久一点好处没沾上,又后悔自己做过的,两种思想交替,可不就有些作了,只要不欺负她闺女,她懒得理会。
  郑扬走的半个月后,今年的第二次雪,天像是漏了一样,下起来没头了。
  竹兰看着外面李氏的娘家男娃帮着清雪,忧心忡忡的道:“虽然不是鹅毛大雪,可也连续下了两天一宿了,雪都到腰这么深了,这雪天什么时候是个头?”
  孙氏心里不安,“好年头才几年,今年要是闹雪灾,日子又不好过了。”
  大冬天的雪灾,房屋压塌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有余粮多的不怕,就怕没余粮的柴火又没多少的,每次雪灾都死不少人的。
  而且还会有野物下山,就怕饿急的狼群啊!
  竹兰惦记雪梅,“也不知道老宅子如何了,家里只有姜升一个顶事的,上房顶扫雪都费劲。”
  孙氏安慰道:“你家的老房子结实,压不塌的,而且姜升也是个能干的,又有周氏的帮衬,不会有事的。”
  竹兰在现代对各种灾情不陌生,可现代机械化,救援效率高,医疗等设施齐全,古代不行啊,什么时候有流民了,什么时候才会重视,而且本地救援靠县衙的衙役,做梦吧,谁管你啊。
  灾情严重了,一层层上报指望京城了,拨款救灾还层层贪污,剩下的能支起粥棚就不错了,别的别奢望了。
  竹兰不希望发生雪灾,古代不管什么灾难,死的人都不会少的,死亡比重最多的就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了。
  大雪又下了一天才停了,当天晚上,竹兰就听到了狼嚎的声音,李家村靠近山林,大雪封山没吃的,大型野物下山觅食了。
  竹兰和周书仁点了蜡烛披着衣服站在院子里,家里的狗一直叫着,外面狼嚎的声音特别的近,这是进村子了。
  竹兰家不怕,院墙高,院墙外的雪也都清理了,半人高的雪没了,没有踩力点不怕狼跳上来。
  不一会,周老大和周老二拿着火把过来了,周老大身后跟着李氏和赵氏,二人抱着孩子,明云则是拉着明腾和玉霜,李氏将孩子送进去子,出来脸上忧心忡忡的,担心娘家,可这个时候没人敢开门出去,谁知道下来多少狼。
  竹兰握紧了周书仁的手,害怕了,这些狼不是动物园驯养的,古代的狼十足的野性,是真吃人的。
  周书仁还绷得住,不过心里也沉重,李家村的男人再多,总有看顾不到的地方,真冲进了院子破了窗户进去,死伤是一定的,大雪天受伤去县里的路又不通,感染发烧也是要人命的。
  现在村子里都紧闭了着门户,依稀能听到喊声和狼嚎声。
  竹兰担忧的道:“李家村男人多,狼会不会绕道去周家村?”
  一刻钟的路程也不远,周家村可不像李家村一样都是高墙,有些人家没有墙都是木头栅栏。
  竹兰再次感谢,去年自家新建了围墙,围墙不矮,倒是安全一些。
  周书仁能听到狼的惨叫声,有些拿不准,狼是很聪明的动物,“现在担忧也没用,明天早上就知道了。”
  杨大勇蹲着抽着烟,“动物的直觉最准了,这才刚下雪封山没几天,狼就下山找食了,看样子今年一定有雪灾了。”
  目前的情况算不上雪灾,他记忆里,小时候发生的才是真的大雪灾,死了好多好多的人。
  周书仁道:“郑扬的运气还真不错,根据路程,现在应该过了京城了,至少没困在路上。”
  竹兰的嗯了一声。
  周书仁一看得了没转移成注意力,对着周老大周老二道:“你们两个牵着狗,你们看上半夜,昌廉和昌智容川三个看下半夜,其他的都回正房屋子休息吧,一家子守在一起也安全一些。”
  一夜,竹兰和周书仁无眠,等天亮了,周老大和周老二牵着四条狗出的门查看。
  竹兰和周书仁等着消息,两人很快就回来了。
  第241章 麻烦
  周老大带着笑回来的,“村子里没死人,只有几个人被狼咬伤了。”
  周老二接话,“不过,村子里的鸡基本都没了,还有几家栅栏不高,养的猪被狼咬死分食后,剩下的叼走了,村子里还死了一头牛,吃的没剩多少了,能叼走的都叼走了,只剩下牛头和骨头了。”
  村子里养的家禽基本都祸害没了。
  杨大勇问,“没打死狼吗?”
  周老二摇头,“没,这次狼下山奔着家禽来的,没撞门撞窗户进屋,受伤的几个也是为了救家禽被咬伤的。”
  竹兰知道狼的协作能力强,还特别的听指挥,还很有谋虑,真没想到,在古代见识了,这是有预谋的啊!
  杨大勇抽着烟,“狼群很听头狼的话,而且这头头狼很聪明,这可不是好事,有了一次经验,狼学的很快,下次会继续这么干的,好消息是李家村家禽没了,李家村安全了。”
  坏消息,别的村子就遭殃了。
  剩下的话没说出来,大家心里都明白。
  接下来几天没下雪,道路通了,消息也能交流了,这些接连扫了好几个村子,真的为了存食物的,周家村也没幸免,不过再厉害也是畜生,狼也死了不少,人也有死亡的。
  又过了大概七天,天又下起了雪,雪下的不小,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特别的渺小,尤其是在古代,没有任何的科技去预料和防御。
  大雪下了两天就停了,随后就没在下过,竹兰有喜欢屯物资,本来入冬就买了不少盐等,上次下大雪后又去买了一些,路通了,竹兰让周老二回李家村看看雪梅,拿了十斤肉和几块大骨头,还有一只鸡,自家母鸡冻死了三只。
  肉是竹兰家自己家的猪,郑扬走了后,竹兰就把家里的两头猪都给杀了,一点肉都没卖,全都留下了,留着自家吃和明年的婚宴用。
  周书仁则是去县里打听消息了,下午,周书仁和周老大才回来。
  竹兰问,“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周书仁道:“咱们这边受灾小,京城附近受灾严重,不过已经有办法救灾了。”
  周书仁最怕的是东北和外族受灾严重,冬季东北边疆本就不安稳,真要都受灾严重,外族为了活命一定会挥兵发动战争,到时候东北局势就不安稳了,新王朝新建立还不完善,主要精力在安稳国内局势上,完善统治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彻底解决边疆问题,从王朝建立边疆就没安稳过。
  竹兰道:“如何解决灾情?王朝建立十二年,旱灾,洪水,一直多灾多难的,好不容易风调雨顺几年,又来了雪灾,现在连年边关不稳,每年的粮草花销就极大,国库也没多少银子吧,粮食也不会有多少,如何救灾的?”
  周书仁缓了身上的凉气,拖鞋上炕道:“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策略,将救灾的粮食分给了每个州,每州出多少粮食,然后运去救灾。”
  竹兰,“一定不是开粮仓救灾吧,州分给了每个县,县分给每个村,每个村子分给每户,说白了还是从老百姓的嘴里抠粮食。”
  周书仁道:“县太爷刚收到公文,说是上面这些年没加税,这几年又风调雨顺的,农户按照自家的土地交粮,一亩地一斤粮食,像是秀才举人等,享受了免赋税,不仅要交名下土地的粮食,还要多交五十斤粮食,举人二百斤粮,官员也都一视同仁全部娟粮。”
  竹兰拧着眉头,“那县里的商户和无田地的呢?”
  “这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这些,商户交的粮估计也不会少了,无田地的应该不多。”
  竹兰拧着眉头,“这个头开得不好,这要是尝到了甜头,日后岂不是有灾情就这么干?到时候承担最多的还是下层的民众。”
  周书仁叹气,“这次皇上一定也是被逼的没法子了,虽然刚收了税收,可连年支出也是勉强支持,征收粮食哪个朝代都有过,本朝还算不错了,连年征战也未增加过田税,这次征收也不算多,日后皇上会想办法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