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奇特的过敏源
这些年以来为了治好自己的病老徐几乎跑遍了京都市所有的医院。然而这些医院都查不出病来。中医西医他都看了,药也没少吃钱也没少花,可是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
总之这个病让老徐非常的痛苦。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了新生中医院。于是老徐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来到了新生中医院。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挂的只是普通的平诊,而这里的医生却非常的负责,虽然一开始接待他的那位年轻医生没能解决他的问题,可是那位医生把他的师傅给叫来了。
他的师傅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又叫来另外几位医生,联合给老徐进行会诊。不过最终他们也没能确认问题,就把张阮清给叫来了。
张阮清给这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他的胃肠有一丁点小问题,但是不应该引起这么大的长时间的腹泻。
于是张阮清挖空心思,开始在记忆中搜索相关的病例。你还别说,在他脑海中某几位医生的记忆里,还真有类似的病症。
于是张阮清跟这个患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主要是跟这个患者聊他的饮食习惯。
老徐是北方人,非常爱吃米饭,几乎每天的饭里都有米饭。他从事重体力劳动,在他看来不吃米饭的话根本吃不饱。
于是张阮清给他提出一个建议,让他回去,把米饭戒掉。这一个星期,只吃面包,面条馒头等之类的面食,不要吃米饭,看看这个病是否还会再犯。
结果一天之后,老徐腹泻的症状就消失了,而且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这可把老徐给乐坏了。
于是他赶紧花钱做了一面锦旗给张阮清送了过来。他拉住张阮清的手激动不已:
“张医生,太谢谢你了,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才好……”
老徐送给张阮清的锦旗上面写着:妙手神医,药到病除!这8个大字。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张阮清甚至都没有用药,就解决了他的问题。
那几位参与给他会诊的医生也来了,是张阮清特地把他们叫来的回诊的。这几位医生一次给老徐做完了检查。老徐问道:
“张医生,我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吃米饭就好了?是我的胃肠对米饭不消化吗?”
张阮清笑着摇摇头:
“不是不消化的问题,而是你的胃肠对于米饭这种东西过敏!”
几位医生一听,陷入了思索当中。而患者老徐当场就傻了。他听说过青霉素过敏,也听说过有人海鲜过敏,却没听说过人对大米饭过敏的,张阮清详细的给他做了解释。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但是有的人身上过敏现象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甚至能够直接威胁生命。
就像米国人有很多对花生过敏,这是有遗传因素的,白人的基因里面也有花生过敏的缺陷。所以在米国这样的国家每年都有数百人死于误食花生或者是花生制品。
对于过敏这种情况,甚至不能说是一种疾病,只能说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对于这种生理现象到现在也没有根治的办法,顶多是在过敏产生的时候用一些药物,来减轻过敏的症状而已。
对于过敏的治疗最关键的就是筛查过敏原。找到过敏的原因之后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现在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皮肤科都有过敏原排查的检查项目,现在临床常见的过敏原筛查有400多种。而事实上生活中能够造成过敏的物质远超这个数字。
像是什么海鲜过敏,青霉素过敏,花粉过敏,花生过敏这类是最常见的。
还有不少人吃鸡蛋过敏,有的人吃肉过敏,像老徐这种非常罕见,对米饭过敏。
另外过敏还有一种叫心源性过敏。也就是说这患者不是因为某种具体物质而过敏,而是因为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过敏。
张阮清脑海里中的一位医生就接触过这样的病例。有一个女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在乡下的外婆家过夜。
那个时候乡下的卫生条件很差,小姑娘晚上睡在一个破旧的红色沙发上,结果早上起来发现被跳蚤咬的浑身都是包。从那以后小姑娘就落下了病根。
只要一到乡下外婆家,或者是看到红色沙发,身上立刻就会起一大片疙瘩。
哪怕后来他的外婆家经过了装修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她照样身上会起疙瘩。在别的地方看到红色沙发也是一样症状。这就是心源性的过敏反应。
再说这患者老徐,因为对米饭过敏这只是一种身体的应激反应而不算是病,所以老徐这些年花了那么些冤枉钱到处查来查去都没查出来。
张阮清在跟他的交谈中了解到他的饮食习惯,张阮清就猜想很有可能是他主食中某种物质引起的,所以张阮清就让他避免某一种食物摄入,看看情况有没有改善。
果然这戒掉米饭一个星期,患者的病竟然好了。老徐千恩万谢,折磨他几十年的顽疾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让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于是他迅速就做了个锦旗亲自给张阮清送了过来。
张阮清对于自己手下这些医生们的表现非常的满意。他们不像其他中医那样,看不明白的病,模棱两可的给开点中药回去喝喝糊弄患者,而是把患者的情况一向上反应直到最后彻底解决患者的问题,张阮清认为这才是一个医生面对患者的正确态度。
等把患者老徐送走,张阮清又给手下的医生做了个培训,主要是针对过敏患者的处置以及一些特殊过敏原,他觉得让医生增长一下见识和临床经验是有必要的。就在这个时候,《京都日报》媒体集团记者井茹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