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帝王之友(重生)> 帝王之友(重生) 第210节

帝王之友(重生) 第210节

  陆双心中叹了一口气,所谓的二人早早倾慕已久,便是此事吧。陆双道:“她知道,但是没有哭,跟往日一样。下一步,她没有打算回长安,或许圣人也不必派人去接她。”
  殷胥愣了一下:“不打算回长安是什么意思……?”
  陆双道:“圣人已经为崔家三郎追封职位,她也已经下葬,天底下都知道崔三死了。她打算将计就计,听闻李治平已经知晓了她的女子身份……圣人,崔季明的身份已经死了,她不可能再顶着那个名字再回来了。”
  殷胥半晌无言。
  他本来想说就算天下知道又如何,他可以保护她。但不过是一时的想法,他不是神仙,若是世间知道她的女子身份,就算是她能有幸去像萧烟清那样捡个末流官职,也不可能再去打仗了。
  陆双将斗笠按在胸口,颔首道:“圣人还是看信吧,她应该有写了很多。”
  殷胥开口:“你今日就打算离开?可否帮我给她带个口信!”
  陆双原计划是今日便走的,却改了口道:“我明日再走,可帮圣人带封信去。”
  殷胥点头,称了一声谢,道:“陆双你是何时知晓她的——”
  陆双本来也想说他知晓此事也已经很久了,想说当年与她一同离开西域时,他便……最后却只化作一句话:“这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是个来送信的。她一醒来,便想到了圣人。”
  他偏了偏头,看着殷胥明显几乎憔悴的面色,忍不住补充道:“她也很担心圣人。若圣人出了什么事,她或许真的会哭。还望圣人保重。”
  殷胥心头一颤,还想在说什么,就看着陆双扣上斗笠,跨过门槛,从干燥温暖的屋内,走向了漫天大雨中。
  殷胥瘫坐回远处,耐冬连忙将各处的灯烛都搬过来放在桌上,悄悄的合上门退出书房。
  信封显然是后来装的,里头的纸质是民间才用的那种薄薄透光的草纸,里头似乎还有些被雨沾湿的触感,只是连信封都没有湿,或许是他的错觉。
  殷胥只觉得自己手都在发抖,如今的他,还在想这信会不会是假的,会不会是玩笑?
  而他如今已经经不起这样的玩笑了。
  幸而老天爷没有对他……太过残忍。
  信是某人别扭无比的横写,但也因此,炭条的笔迹没有被抹开。
  简直如同狗爬,歪歪扭扭写了四个仓颉都能气死的字:“九妹亲启:”
  “往常我写字没那么难看,只是胳膊受伤,实在是没有办法,你就忍忍吧。可不许将此信收起来,回头再来嘲笑我。我命你阅后即焚。”
  “我很好。没有伤到筋骨,胳膊腿都在,脑袋也还灵光。真的很好,不许胡思乱想,不许瞎听传言。我不会骗你的。”
  殷胥艰难的辨认着字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一时间只感觉到面上一片濡湿。
  他就跟小孩擦眼泪似的,生怕指尖沾上水弄坏了信纸,拿手背潦草的揉了揉眼眶,吸了吸鼻子继续读。
  “或许我的死讯已经传到了长安城,你便放任吧,我回不去了。崔季明这个名字,很难立足朝堂了。我会想些办法,在内境立足,不必担心,也不必帮我,我自己能做好。”
  “只是,我总觉得你这种闷葫芦又要虐待自己了。你要是真的那么想自虐,我自然拦不住,最好尽量早通知我一声,我就不想着你这个病秧子了,趁早找个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去逍遥!”
  殷胥破涕为笑,他明明面上挂着泪,却磨了磨牙道:“真是个……混账。”
  “如今我对于外头局势了解也不多,但还是不放心,想要与你多说几句。我认为你不该出全力剿灭河朔山东地区的节度使。且不说你刚刚登基兵源不足,又失南地财政受损,未必能够打得赢。就算是打赢了,你做的也不过是杀死首领。这些兵怎么办?”
  “就算是全盛时期,这一带的兵也是相对独立于朝廷的。军饷大多给了周边大营,这些兵都是靠军镇的将领养的。你打赢了,也编排不成中央军,如今的朝廷养不起他们。如果不养,再让军镇的将领自养,无异于又回到了前头的循环。”
  “更何况,山东河北的兵,与南方的割据完全不同。他们或许不是大邺最强大的兵,却是最冒进敢为且不听指挥的兵。这就像是蛊虫一样,你不能收。我认为你完全可以借此次藩镇割据,处理一下这些大邺最难处理的兵。我这里有建议,但毕竟是自己作为懂兵之人的看法,从全局来看,或许未必合适,但我怕你不懂打仗和各地兵的特点,做了错误的选择。”
  纸张本来就不多,崔季明字写的蝇头小字,更难辨认。
  殷胥扫了一眼上头不过几行是她交代自己,其他全都是关于山东局势的建议,心中五味陈杂。
  “我认为,你应该派遣朝廷的军队,率先占下太原、汴州与或许可能在反叛的幽州,站住此最重要的三地,将养马的主要地区纳入怀中,就可先不必再动手了。山东这几地的将领各有异心,李治平领着他们被反捅一刀的事已经有了,不会在有人妄图联合他们了。而后朝廷再发谕旨,当真命几位将领为朝廷承认的节度使——”
  崔季明心中已经在这几个月各地联兵的过程中,意识到了中原地区的部队到底是怎样的。
  说好听的叫做骄兵。
  说不好听的就是兵匪!
  就是在各军主将和贺拔庆元不断杀鸡儆猴,警告他们的情况下,仍然有小部分地方军溜出军营抢粮食、女人!崔季明从小生活在在军纪严格到变态的凉州大营,对于这种行为简直是……目瞪口呆。
  她渐渐也从贺拔庆元口中知道了这些中原骄兵的更多事情。
  崔季明很明白,他们之所以能够跟随主将揭竿而起,割据一方,是以为自己能够打到长安城去,能做个一时枭雄,抢了洛阳再横扫长安。
  但不论是大邺,还是这些节度使,都知道他们不可能有能力打到长安去的。
  联合不了,马场被占,军饷不满。
  这样是不可能推翻朝廷的。
  但是他们也贪心,他们就是想不断的和朝廷军冲突,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
  比如曾经随着家族衰落的郡望实权,比如能够自治一方的兵权管理权。
  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大邺先给便是了。
  朝廷可以以文书立了几项旧规矩。
  比如这些割据的藩镇所有征收的赋税,不用说估计也会自己截留。不过就算在此之前,也都是只向朝廷缴纳一半,如此朝廷就不要。
  而朝廷不会给各节度使提供一分钱的军饷,各州节度使有自行全权掌控内境生杀的大权。
  还有些,比如不许称王称帝,不许子嗣继承节度使之位,不可随意派兵出境。一旦被发现,朝廷会立刻还击。
  这一条,就是表明大邺没有任何想用这些藩镇的想法,打仗了也不用你们帮忙,你们只要出境了就把你当作敌人。想要靠帮朝廷捞军功,成为受到朝廷倚重的地方重臣,更加一步步合理化?这是想也别想的事情。
  你只要混吃等死,什么也别想多干。
  占据太原就有了马场,占据幽州避免它们和外敌勾连,占据汴州掌握着河道,除了莱、密、棣三州是产盐重地,大邺有了山东河北地区最有价值的几样东西。
  而如今陇右道回归后,有西北十几地的产盐州县,少了这三州虽有损失,却也不会影响根本。
  而当发现自己没法攻向长安尽享富贵是,那些骄兵,自然会把这个火气发到顶头上司的那几位节度使身上。听贺拔公讲过,自前朝,中原地区骄兵反杀将领,重新立主的事情就司空见惯。而崔季明记得直到历史上的宋朝,中原的兵都以冒进胆大而著称,显然如今也不会安生的。
  “若能让他们内顺朝廷,封死几处藩镇的去路,就像是十几条蛊虫一时无法反噬原主,只得互相撕咬。一开始的就是会下士杀将,估摸着在头一年,就有一半的节度使死在下头人的手中。我认为,或许出士子也自诩高贵的中原几大世家,都会因为藩镇内和骄兵的斗争,而从云端掉落。真正掌权的,逐渐会变成地方领兵的豪强和小部分残留的世家。等到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可能会谋求合作,或可能会内斗不止,毕竟朝廷封死了对外的出路,他们只有这两种选择。”
  若谋求合作,便从中破坏。
  若内斗不止,便冷眼放任。
  “可能过了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山东河朔内部,蛊虫互相吞噬,仅剩下最强大的一两条,届时你手中也该有能养兵的财力,有足够的兵源,可以对他们出手了。由于藩镇的治理能力加上连年混战,实力很难再和朝廷相提并论,绞杀或释兵权,只看你的手段了。”
  殷胥愣愣的望着信件。
  她帮他在最难处理的事情上想好了对策。
  陆双说她醒来就问过他,此信也就是她醒来没有多久就立刻写出来的么?
  殷胥手扶在胸口,只觉得里头沉甸甸的。他不知道是该敬佩她,亦或是心疼她……
  “至于南方的藩镇。提前占下蜀地绝对是最明智的做法。长江纵然是天险,却并不是无法攻克的。只是如今的大邺的水军名存实亡,留有的船只基本都是用于运送军粮。就以现在水师之力,很难攻下江南。甚至连攻下江宁、建康、苏州都是难事。”
  “我不建议打,准确来说。我认为大邺如今的势力,对内境的哪一个方向开战,都是在内耗。甚少有一国只是因为战败而灭亡,根本原因都是财政无力,财政无力,再随意加上一两条变数,这才是绝大多数灭国的原因。我建议在巢湖、荆州两地屯水军,在长江沿岸设立大型的码头,扶持重镇或州县。”
  殷胥就算是透过这些潦草歪扭的自己,也能感受到远在千里之外崔季明心中的冷静。
  他若是将天下大小事务摆在心里,她便是对于大邺的各地兵力了如指掌。
  贺拔庆元的言传身教,给了她旁人难及的开阔视野。
  “以北攻南,马匹是最占优势的。我建议建造能够运送马匹的船只,能在登陆后迅速攻破各地,也能加快收复的速度。而对方能屯水军的位置,必定是太湖和鄱阳湖,不知道如今北机能够渗透到哪里,若如今开始安插细作至两湖周边,便可对对方水军的实力了如指掌。”
  “我不知如今大邺水军的船只具体能到什么地步,若能够有更好的大船,从盐城渡海南下,绕行长江,攻取建康,两侧夹击,也是个很好的策略。只是建康也位于一江入海之地,若是船力不够,会无法逆水进入江口,就如同送命了,望三思。”
  她说的很谨慎,或许是觉得他已经是皇帝,她的一条建议牵扯的势力太多,不敢妄言。
  殷胥只觉得她几张纸,将四周看起来风声鹤唳的困难局势,说的实在透彻。天下一切都有机可乘,他也并非要硬磕,要赌上命重创他人。他不该过早的把自己放在拼死一搏的弱者位置,对方也有很多可以让他抓住的破绽。
  她提供了几乎让他心头豁然开朗的分析。
  殷胥心中忍不住感慨。就算是有一天崔季明说自己撒手不想管事,殷胥也不能放她去在家闲赋,他作为皇帝,缺不了崔季明这样的重臣。
  他不能让她每日这样小心翼翼的,为了仕途甚至不得不假死,连姓氏都抛弃。
  他或许不是万能的,但也能改变很多事情了。
  殷胥翻过信的反面看去。
  “其实我只想说,你不要在意外头对你的评价。作为从军中郎或者是臣子之一,我该提醒你什么是对的,该规劝你的行为,也像他们一样讲一堆道理。但作为……崔三,不论天下道义如何,我都会站在你这边。道义、规劝,有的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外人会说给你,而我只想不论对错,甚至可以说盲目可笑的支持你。”
  殷胥只感觉眼眶再度发烫。
  “每个月,无论如何我都会给你送信去,你也带个北机的信物给我,好让我把信可以给你的人。但是怕是你的回信未必能收得到,毕竟未来一段时间,我要去很多地方。”
  她顿了一行空白。
  “阿九。如果能见你就好了,我真的很想你。”
  三四张信纸,绝大半说的都与他们二人无关。
  她只在最后,说了一两句心意。
  她一向如此,不肯多说两句。
  他也因这些话太少,恨不得将每个字装进匣内收藏。
  殷胥的手指抚过那一行字,炭条的痕迹被抹在了他指尖,他好似能感受到上头炭条被烧制时的滚烫温度。
  忍不住喃喃道:“我也是……”
  第202章
  下了一整夜的暴雨,到第二日午后方停,天未来得及放晴,有一种潮湿却舒适的微凉。崔式走进内书房,看着机枢院的监造大臣,拿来了如今最新的地图,大邺的版图不再是同一种颜色,山东河朔与南方,被用各色的绸布剪裁缝合,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绣工赶得太急,拼贴出的南地与河朔有着凹凸不平的起伏。
  崔式看着一波大臣刚刚从内书房离开,丘归和耐冬正在将地图重新在地上展平。
  崔式对着桌案后那个比他家丫头还小半岁的圣人行了礼,道:“昨夜听闻崔舍人与我讲了,圣人是决意要改今年的制科?打算几月开?”
  殷胥身上还披着罩衣。
  崔式原先是准备晌午进宫,到了中宫,才有黄门来报,说是圣人发热病倒了。他便回到了礼部继续坐班,却不料刚到了下午,又有黄门来请。
  崔式抬头看着殷胥面上还有些不正常的泛红,显然发热还未完全退下,但却神采奕奕显得很高兴。
  崔式道:“圣人要崔舍人传话来,要臣注重身体,却对自己如此苛责么?发热不是小事,臣可以明日再来,还望圣人早早歇下才是。”
  殷胥摆了摆手:“朕服过药了,早些时候确实是起不来,如今已经好了大半。放心,与你谈罢,我便去歇了。”
  崔式道:“是发生了什么好事么?只感觉圣人与前几日不大一样了。”
  殷胥看着丘归与耐冬合上门退下去,垂了垂眼,复望向崔式:“朕知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