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亚洲色>书库>都市言情>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第289节

我在1982有个家 第289节

  退潮不光吸引人来赶海,还有好些海鸟也在争抢食物。
  妇女们才是赶海的能手,她们眼尖腰软、动作麻利,捡海螺、抓海鱼、扣螃蟹,捡一抓二瞅着三,双手齐下很快就有收获。
  王忆很服气,一个个妇女十个手指头就像鸡啄食一样在沙滩礁石上点个不停,也收获个不停,他这边好一阵才领着秋渭水捡了个半死不活的海葵……
  孙征南提醒他:“王老师,把沙面扫一扫,我看下面不少蛤蜊。”
  王忆用脚划拉了两下,确实有蛤蜊,仔细一看还是毛蛤蜊,也就是毛蚶。
  行吧,毛蚶也可以。
  结果海滩上毛蚶还不少,他们三个人很快划拉了小半桶。
  结果去跟人寒暄的王向红回来后哭笑不得,说道:“王老师,你领着小秋捡这个玩意儿干什么!”
  王忆说道:“支书,毛蛤蜊也挺好的呀,肉多还嫩……”
  “不是好不好,是它现在不能吃,上个月沪都刚发生了肝炎事件,甲肝感染,你不知道吗?”王向红打断他的话。
  王忆不知道,问道:“怎么回事?”
  王向红露出凝重之色,说道:“广播里说,这个毛蚶还有血蚶里面有甲肝病毒,你懂医学,这甲肝病毒是不是很能传染人?”
  王忆说道:“对。”
  王向红说道:“我听广播里说,上个月沪都感染的挺厉害,市民不但不敢吃毛蚶和血蚶了,都不敢去接触外面的东西了。”
  “比如他们城里用自来水吧,一条巷弄一个公用自来水龙头,然后他们不敢用手碰,得在水龙头开关上绑一根木条,开关水龙头时不用手,而是用胳膊肘去推。”
  王忆诧异的问道:“还有这个事?”
  王向红郑重点头。
  这件事让王忆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陈谷后来的肝癌。
  现在他开始学医了,所以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比如肝癌多数是从肝炎发展而来,中国最厉害的是乙肝,慢性甲肝也能恶化。
  那么陈谷的肝癌是哪里来的?
  会不会也与肝炎有关?会不会他在不经意间染上过甲肝呢?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很强大的,甲肝有自愈性,多数人感染甲肝会自愈,不会转化为慢性肝炎。
  但也有少部分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就是倒霉的,他们的甲肝会转变为慢性肝炎,不重视的话多年以后会成肝硬化、肝癌。
  他忍不住沉思起来,决定找机会去见陈谷一次,得想办法让他去查查现在的肝脏健康情况。
  秋渭水担心的问道:“那咱们把这些毛蛤蜊给扔掉吗?”
  王忆回过神来摆摆手说道:“没事,梅花滩的毛蛤蜊应该没有甲肝病毒,这东西我了解,它不会在自然界中莫名其妙的出现,肯定是受到污染而出现。”
  “最常见的是粪便污染,比如有一片海滩上很多毛蚶,然后旁边村庄的人把粪便倒在上面,如果村里有人是甲肝患者,那随着潮水涨落,甲肝病毒就会弥漫这片海滩。”
  他转头看向四周。
  梅花滩的方圆十公里之内都没有人的居住地,不可能被甲肝病毒所污染。
  再说污染了也不怕,沪都人得毛蚶血蚶肯定跟他们没有把海鲜做熟有关,煮沸的温度下,甲肝病毒也就能活一分钟。
  于是既然赶海的人都不敢要毛蚶了,他就积极的捡了起来。
  捡漏总是一件愉快的事。
  梅花滩有毛蚶也有血蚶,这是不错的海产品,王忆和秋渭水很快捡了一桶,他倒进网兜里让孙征南拿着,两人又去捡别的。
  秋渭水相貌气质和穿着都很吸引人,很多人注意他们两个。
  里面有外队人认识王忆特地来叮嘱:“王老师你别捡毛蛤蜊了,这东西有甲肝病毒,卫生室的大夫不让吃呢。”
  王忆无力解释,再说涉及到传染病还是要小心为妙,所以他便敷衍说:“我不吃,我捡回去喂猪。”
  这人说道:“那猪不就会得甲肝吗?人吃了猪肉不也得甲肝吗?”
  王忆说道:“不吃猪肝不就行了?”
  这人疑惑的问:“这样能行?”
  王忆应付的说道:“能行。”
  赶海的人先去捡能看见的,然后再去找不容易看见的,比如藏在沙子里的贝类和螃蟹。
  王忆领着秋渭水看见一片蛏子窝,这海滩上密密麻麻的分散着窟窿眼,里面藏着的应该就是蛏子了。
  赶海的人不太乐意找蛏子,别看蛏子好些竹节一样似乎不能动弹,可实际上它们很不好对付,会打洞会喷水的。
  要挖蛏子得往蛏子窝里撒盐,蛏子会把盐给推出来,到时候来个眼疾手快抓住蛏子即可。
  问题是这费事还费钱,翁洲有盐场所以渔家不缺盐,可也没有富裕到能随便往蛏子洞里倒盐的地步。
  蛏子洞多了,抓一个蛏子倒一把盐,这样一袋子盐下来却抓不到多少蛏子,不合算。
  对王忆来说这不是问题,他带秋渭水来赶海就是要玩的,不在乎一袋盐。
  于是他跟秋渭水蹲下抓蛏子,一倒一把盐下去,很快小洞咕咕的冒水,王忆说道:“这是蛏子在喷水,它要上来把盐顶出来,看我抓它!”
  蛏子冒头,王忆一抓一个准:
  “厉害吧?”
  “厉害!”
  王向红看的脑袋瓜子嗡嗡的:“王老师,抓个蛏子不用这么些盐,我来教你抓蛏子。”
  他找一个妇女要了一条铁丝钩,只要往洞里倒入一点盐,蛏子吐水喷盐的时候,他立马下手。
  铁钩子擦地插进去,手腕一甩就是一条巴掌长的大蛏子。
  蛏子在沙滩上滚,头上有块肉还挺大挺肥的凸出来,这块肉最好吃,王忆赶紧捡起来。
  王向红知道他是赶海菜鸡,又教他和秋渭水去分辨沙滩上的眼儿:“不都是蛏子窝,还有蛤蜊、一些螃蟹也会打洞。”
  王忆问道:“都要用盐来逼它们出来吗?”
  王向红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娃要搞浪费,赶紧说:“打洞有什么意思?走,我领你俩去抓弹涂鱼,弹涂鱼好吃呢,肉又白又嫩。”
  他领着两人去一片泥滩,这里比沙滩可就脏多了,沙滩上一脚踩下去是一个黄白色脚印,这地方一脚踩下去一脚泥,还挺臭。
  泥滩里面很活跃,总有东西在乱窜。
  王忆以为都是弹涂鱼,结果定睛看去看见好些招潮蟹,没人捡这玩意儿,没什么肉还长了个大钳子,动不动就把钳子举起来。
  别看它们个头小,这钳子威力不小,夹在手上要么破皮要么很疼。
  人不喜欢招潮蟹可是鸟喜欢,几只小白鹭在泥滩上慢慢的行走,它们拥有宅男喜欢的一切:
  修长的身躯,优雅的气质,又长又细的双腿——还是黑色的,天生黑丝。
  再一个它们娇躯雪白,叫声清脆婉转。
  小白鹭的爪子踩在泥面上就跟三叉戟一样,它们嘴巴又长又尖,猛然探头就是叼起一只招潮蟹,要么抓弹涂鱼。
  秋渭水挽起裤腿到膝盖上,露出纤细笔挺却有力的小腿。
  王忆看了一眼。
  然后便期待以后跟秋渭水的共同生活。
  小腿又长又白曲线漂亮,嘿嘿。
  弹涂鱼相貌很独特,像长了腿的泥鳅,但背上还有旗鱼一样的大鱼鳍,另外两个眼睛还往外凸出。
  它们有腿也有胸鳍,胸鳍和腿都还挺有力量,王忆小看了它们,这其实是他第一次见到弹涂鱼,下手就去抓,然后人家就跑了。
  在泥上溜的飞快,忽然腾空一跃钻进个水坑——不对,它落入了一个渔网里!
  是王向红眼疾手快,看到这弹涂鱼跳起立马握着捞网的长柄伸出去,这样弹涂鱼自投罗网了。
  这片泥沼地比较结实,泥面只有几公分的深度,所以可以踩在上面抓鱼。
  但王忆走了几步果断回来。
  王向红奇怪的问他怎么走了,王忆支支吾吾。
  他总不能说刚才他一脚踩下去不知道踩了个什么东西,反正长长的黏黏的还会跑,让他一下子紧张了。
  恰好这时候有人喊:“王老师,领着小秋过来翘海蛎子啊!”
  牡蛎在潮间带的礁石上,王忆便挥挥手说:“小秋,走,领你去洗洗脚。”
  潮水后退露出礁石,秋渭水踩着水汪汪的海滩跑过去,正好前面有海浪徐徐涌来,她便上去让海浪冲刷腿上脚上的泥泞。
  很快,泥泞被冲走,她那白嫩健美的小腿又露出来。
  海风徐徐吹来,和浪花一样变得特别温柔。
  她的脸颊、她的黑发、她的衣衫都被风吹拂着,几缕黑发摇曳,她伸手捋回去,一时之间心里畅快。
  风吹面颊暖,海水也温热,她觉得看海比赶海更舒服。
  王忆那边跟人在联手翘牡蛎,常年赶海,这边礁石上还是有不少大牡蛎留下,当地叫海蛎子,此外还有贻贝和扇贝藏在里面。
  海蛎子长的像石头,贻贝黑扇贝红,点缀在里面还挺好看。
  翘海蛎子得用前端扁扁的撬棍,王忆学着人插下去,使出吃奶的力气往里钻然后翘起来,把海蛎子给翘下来。
  礁石上还有不少石甲红,这是味道鲜美、肉质肥厚的土特产螃蟹,大迷糊拎着个网兜在抓螃蟹。
  他不怕螃蟹夹,而且看他说话办事迷迷糊糊,赶海却是个好手。
  他盯上螃蟹小心翼翼靠近猛然下手,螃蟹没等着跑落入他手里,被他从后面捏住蟹壳扔进网兜里。
  王忆抓不到螃蟹。
  螃蟹跑起来异常的快。
  旁边有人扛着钓竿拎着水桶过来钓鱼,看见孙征南的水桶里不少毛蚶笑道:“可惜现在沪都不让卖这个了,咱这里的野毛蛤蜊在沪都很受欢迎,一斤能卖五六毛,比得上鸡蛋了。”
  “因为咱的海货比鸡蛋还有营养。”王忆说道。
  这人高兴的连连点头。
  他已经找到了与外岛土著们合理沟通的方法,那就是说好话,管他是不是真的呢,只要说好话就行。
  外岛人爱听好话,哪怕是被骗。
  梅花滩有大块的礁石往海里延伸,如今这就是垂钓的良机,不少老人和男人在甩钓竿,也有男人在撒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