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亚洲色>书库>都市言情>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第524节

我在1982有个家 第524节

  黄辉摆摆手说:“散了吧都散了吧,同志们赶紧休息吧,明天开始咱们要打硬仗,最后三天要考试啊!”
  教师们说说笑笑的离开。
  还挺不情愿的。
  毕竟吃了一肚子的油腻这会真挺不舒服的,站着看热闹挺好的。
  有些教师进来混醋助消化:“王老师,你们这里有醋啊?分我一口。”
  “我也喝点,吃的油腻了。”
  王忆拿出健胃消食片分给大家:“吃几片这种助消化的药吧,挺好用的。”
  来找他要药的教师挺多的。
  祝真学说的对,很多教师知道食堂的险恶用心,可是还是中计了。
  欲望很难克制。
  而且有些人愿意赌一把,赌自己现在胃口比以前好,吃一顿大肥肉也没事。
  但他们赌输了。
  王忆带来的健胃消食片一口气发完了,然后他回床上拿出凉席准备铺下睡觉。
  徐横有些感动的对他说:“王老师,你太讲义气了,我……”
  “自己人,什么话也别说。”王忆把给他们带来的单人凉席递过去,又给祝真学一张。
  孙征南一边铺凉席一边对徐横说:“这次的事当个教训,大炮你以后做事稳当点,别总是让王老师给你擦屁股。”
  徐横讪笑道:“我哪知道这事还能传到食堂去?”
  王忆摆摆手说:“没事没事,这什么事都没有,班副你不用说大炮了,大炮做事挺有数的。”
  旁边的李岩京看到他们铺下的凉席后爬起来看,上手摸了摸后很羡慕的问:“你们这凉席哪里买的?真细腻,我家的凉席夹肉,我不敢睡。”
  王忆随口说:“都是在城里的早市买的,现在市里头的早市规模挺大的,你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捎一张。”
  李岩京摇摇头,低声说:“我可没那闲钱。”
  其他人听见他们的话也凑上来看凉席,上手一摸纷纷说好:
  “王老师你们多少钱买的?我看看能不能买得起,家里的芦苇席面不行,皮肉贴着席子睡觉,早上起来看看,后背都是席面的花纹!”
  “那别穿着席子睡不就行了?你是怕磨破衣裳所以才光溜溜的睡吧?哈哈。”
  “我家不用凉席,我家不睡床睡土炕,还是土炕好,不用褥子也不用席子,冬天烧了火贴着睡暖和,夏天贴着睡凉森森,舒服的很呢。”
  王忆说道:“这凉席不贵,几块钱,你们要的话我给你们捎几副,到时候让邮电所的张有信同志给你们捎过去。”
  “几块钱是不贵,一个月少抽两包烟就行了。”黄辉凑过来试了试,说,“王老师具体是几块钱?一块和十块可不一样。”
  王忆说道:“看你们要单人的双人的,单人的便宜,五块一张,双人的就贵了,得九块呢。”
  莫自治说道:“那肯定得买双人的,双人的拆开不就是两张单人的了吗?”
  “给我捎一副双人的,九块钱,真不贵!”
  屋子里另外十七个教师一共有十一个人过来订了凉席,黄辉订了两副,说是给父母也订一副。
  从这点能看出来,民办教师在乡村属于高收入人群了。
  教师们又聊了一会天,熄灯哨响起来,男女宿舍的灯光依次熄灭。
  有人感叹道:“唉,有电灯用真好呀,咱外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电——哦,天涯岛用上了是吧?”
  王忆无意出风头,便含糊的应了一声躺下准备睡觉。
  他旁边的孙征南,再往外是徐横、李岩京和毛海超,然后徐横忽然问道:“草,李老师你怎么光溜溜的睡觉啊?”
  李岩京没说话。
  孙征南抬脚蹬了他一脚说道:“你快睡你的吧,就你事多,过来,咱们两个换换位置。”
  王忆抬头看了看。
  看见毛海超正在急匆匆的用个床单盖在身上……
  第二天早上六点到七点是早饭时间,七点十分就要上课了。
  早上这顿饭做的简单,菜是咸菜、主食是大米饭。
  见此教师们很高兴,说:“早饭就有大米饭吃啊?这个好,学校的食堂条件就是好。”
  “对,大米饭充饥扛饿,我还以为要喝粥呢,我寻思着要喝粥得多喝点。”
  “同志我们能不能帮同事打饭带回去?昨晚的红烧肉太厉害了,我们宿舍有三个同事享不了福,有的吐有的拉,他们今天起不来了。”
  也有人关心国家建设,打饭的时候问道:“同志,我们昨晚吃红烧肉、大油饼,今天早上又吃大米饭,这样会不会奢侈了点?这样是不是给国家粮食造成了浪费?”
  打饭的妇女笑道:“你放心的吃吧,我们食堂用的是粮食增量法做饭,一样的米在你家里只能煮粥,在我们这里就能做成大米饭,一斤米能出六斤的饭,所以同志们就放心的吃吧。”
  她把打饭窗口的窗帘都拉开,指向里面墙上挂着的一份规章制度。
  王忆看了看,写的是《关于认真学习和积极推广“粮食食用增量法”先进经验的通知》。
  这是什么东西?
  他没有印象,在生产队没听社员们提过。
  跟他在一起的祝真学看出他的疑惑,便笑着解释说:“59、60年开始推行的东西,其实就是比平时做饭时多加水,所谓粮食增量法其实就是做饭加水法。”
  打饭的妇女听到后不高兴,说:“你这个老同志思想固执,这都是实行二十年的蒸饭好方法了,报纸上说这是扩大了分子、增加了营养,粮食增量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可不是你说的只增加几斤水的事。”
  祝真学笑了笑没跟她争辩,端着碗领了自己的饭和咸菜就走了。
  妇女还跟他说:“你尝尝我们煮的饭,味道比你们家里煮的一点都不差。”
  然后她还说念叨说什么‘淀粉颗粒受热膨胀体型扩大重量增加’,什么‘蛋白质经过水煮颗粒也膨胀凝固体型也扩大重量也增加’,什么‘脂肪蛋白质经过热处理会凝固,游离出来增加了重量’。
  排在后面的王忆听的一愣一愣。
  不明觉厉。
  好像还真是煞有其事。
  李岩京和毛海超像小跟班一样跟着他,两人也听到了妇女的话。
  毛海超家里条件不好,便忍不住的问道:“大嫂,你说的这个增量法是怎么做?”
  妇女一边打饭一边说:“你首先把大米放在盆里用超过米两倍的开水烫一下,把米盆盖好,一个钟头以后呀再捞出来放锅里,这时候加上比米多四倍的水煮,出来的不就是六斤的饭了吗?”
  她还叮嘱说:“对了,你记得在煮饭时候别胡乱搅动,否则会影响出饭率。”
  李岩京插嘴问道:“这样一斤大米四斤水,还有蒸饭过程中水分损耗,这样怎么能出来六斤饭?”
  另一个打饭的人说道:“老胡说的不全,你煮米饭的时候不是加了四倍水后就不管了,还要等米煮到露头的时候再把前头那两斤的烫米水慢慢加入锅里,这样不就能出来六斤米饭了?”
  毛海超从窗口往里看《粮食增量法》的通知,在心里默默的记录着上面的方法。
  第271章 王老师要写科幻童话故事了
  吃过早饭,民办教师们去教学楼前看分班通知。
  一群人挤在了大红纸跟前,王忆不着急,蹲在路边研究着怎么能合情合理的润。
  李岩京来找他,笑道:“王老师,咱们是一个班的,都是二班的。”
  王忆问道:“是什么二班的?我的意思是,咱们是不是根据教授文化课的不同来分班?”
  旁边经过的一个教师有经验的说:“不是,就是分班,然后文化课上要一起学,咱们外岛很多学校的老师是不分课程的,一手教语文一手教数学,所以都要一起学。”
  李岩京点点头:“我就教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
  王忆恍然大悟。
  现在的教育资源太稀缺了。
  毛海超随后也出来了,高兴的说:“王老师、李老师,我也在二班,咱们都是二班的。”
  王忆说道:“这太好了,熟人一个班,互相好照顾。”
  两个瘦削矮小的青年连连点头。
  他们怕自己受欺负,跟着王忆能免受欺负——这是昨晚王忆给徐横顶罪的意外收获,老师们都说他讲义气。
  然而徐横和孙征南就很无奈了。
  他们跟王忆不在同一个班。
  马上就要从教师身份转变为学生身份的民办教师们成群结队进入教学楼,王忆也要走,这时候李岩京忽然拉了他一下。
  王忆给了个试探的眼神,李岩京不好意思的小声说:“王老师你能不能跟我去一下角落里?我、我想借你个东西。”
  “借什么?”王忆领着他到教学楼前的小花园里问。
  李岩京低下头问:“王老师,我能不能找你借个裤头?”
  王忆一听这话愣住了。
  什么意思?
  裤头就是内裤,你找我借内裤?
  原、原味的?
  李岩京看他不说话便飞快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胀红着脸低下头:
  “要是你没有多余的就算了,我平常在家里不穿这个,不知道大家伙都是穿着这个,我这次来只穿了大裤衩,这样睡觉时候、就是挺不好的……”
  王忆明白了。
  自己瞎想了。
  小伙子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他是家里条件困难,来县一中做的准备太差了。
  王忆这边准备倒是挺足的,甚至准备太充足了用不上:比如说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水。
  天气虽然炎热,可多数人不会每天洗澡洗头甚至好些人不刷牙,这就导致了他这边不好开展这些项目,否则显得自己脱离群众。
  没有内裤确实是尴尬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