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朕的大秦要亡了!> 朕的大秦要亡了! 第114节

朕的大秦要亡了! 第114节

  比如岳飞闻十二道金牌急召,也没见岳飞反了。
  就譬如犯罪分子一样, 他会去犯罪,那么不管多么情有可原;他与奉公守法的公民到底是不一样的。
  若是没有他流落海外这一段,那么大局可控的情况下,章邯应该不会猪油糊了心要反叛。
  但是现在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一切就很清楚了,在章邯心中,个人性命高于一切。
  胡亥沉稳道:“你不要慌。刘萤,去倒两碗热水来。你们坐下来慢慢说。”
  他的镇定为众人稳住了心神。
  刘萤看他一眼,只要陛下在,大秦就在!她答应着去倒水了。
  夏临渊和李甲喝了水,喘过气来,将探听到的消息细细说来。
  夏临渊和李甲一路往北,探听消息,过了南郡,在南阳郡宛县停下来。
  宛县四通八达,是交通要道,也是消息汇总之所。
  原来当初皇帝失踪,项羽一统故楚集团内部兵权后,便往西北挺进,为叔父项梁报仇。而此时的章邯灭了项梁之后,认为楚地叛军已经不足为虑,渡河而北,攻打赵国——也就是张耳所在。这一节与此前中年文士所说吻合。
  而张耳不敌,与赵王歇逃入了巨鹿城。
  项羽率领故楚大军,在巨鹿与章邯大军遭逢,连打了九场战役,各有胜负。项羽断绝了章邯所修筑的运粮通道。而朝廷内部,皇帝失踪,政令不一,章邯所率领的大军已经连续作战超过两年,众人疲敝。而项羽所率的楚军,却是自江东而来,一路且行且收兵,更背负前主将战死的哀势。
  而巨鹿之战,众诸侯作壁上观。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对战章邯,没有能全身而退的把握;章邯兵卒疲敝,朝廷内乱,后援断绝,也没有能与楚军斡旋的把握。
  自然而然的,章邯降楚,成了双方的共识。
  这些都在胡亥意料之中。
  他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当初那文士说,故楚集团叛军兵分几路,主力随项羽在巨鹿作战,另外的人马呢?”
  夏临渊哭得鼻头红通通的,道:“说是一路给武安侯率领,一路给那项羽的亲信率领,都从南阳郡宛县往西打过去了——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大军刚离开宛县。据说前锋已经攻破了武关,要直取函谷关,打到关中去……呜呜,咸阳宫中的小陛下可怎么办呐?”
  “武安侯?”蒙盐念叨着这个名号,想不起是谁来。
  胡亥道:“便是在丰邑被你打败了的沛公刘邦。他逃走后,投奔项梁,借兵又打回来。项梁死后,楚怀王让他做了砀郡长,封了他武安侯。”
  原来是那个一只耳,蒙盐眉头深皱。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胡亥等人就是想有侥幸心理,也不可能了。
  秦虽然还未亡,可是败局已定。
  这就好比俩人pk,一人满攻满防还满血,另一人却已经无攻无防还只剩一滴血。这时候,在游戏机制内,已经没有任何大招能够一击反杀。唯一能做的,就是快点输掉开下一局。
  输掉……
  在众人都面如死灰、沉痛无言之时,胡亥脑海中却刮起了一阵风暴。
  输掉……
  不破不立……
  只要大秦还在,那么所有的叛军,就算再怎么机会主义,就算再怎么利益争夺,却还是会同一阵线,一致抗秦。
  可是一旦没有了大秦这个统一的敌人,那么他们的阵线就不攻自破了。
  随后的楚汉相争,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若要破……
  若要破,这代价太大了。
  历史上,在章邯率领大军降楚后,项羽领兵而西,过三川郡,至新安。降楚的秦兵私下议论纷纷,都知道这西去是要入关中。项羽与手下将领,恐怕秦兵入关后不受控制,反为祸患,于是在新安城南坑杀了二十万秦兵。
  而后,项羽入关,屠城、纵火、掳掠珠宝妇人而东。在楚兵去后,咸阳大火三月不绝。
  对于楚人来说,秦亡的标志,就是皇帝死了,子婴都死了。秦皇室再无后裔。
  大秦累世基业,毁于一旦。
  可若不破,这就是必败之局。
  要如何既能破,又免于二十万秦兵被坑杀,咸阳城被付诸一炬的惨痛过程呢?
  关中要保,二十万投降的秦兵要保,他的独苗小团子也要保。
  可若要保住这三样,又如何能让叛军相信大秦再不足为敌,转而陷入内部纷争呢?
  在胡亥低头疯狂思索的时候,夏临渊却已经心态崩了。
  夏临渊擦着红肿的眼睛,道:“想当初,我和李甲奉陛下命令,出巡游说众叛将,先后收服赵王、吴王手下大将,帮着那章邯灭了复辟的六国。王离率领二十万大军,随着陛下南下,如果不出意外,消灭故楚余孽,抚定淮水之南黔首,原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可是谁知道,谁知道……”他说到此处,咬牙切齿起来,通红的眼睛盯着蒙盐,叫道:“若不是你暗地里下手,害得陛下流落海外,一去一回大半年,天下早已太平了!我们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坐以待毙!”
  “这都是你的错!”夏临渊指着蒙盐,叫道:“你这个眼里只有家人安危却不顾天下的小人!你、你就是……”他气得脖子通红,憋了半天,憋出一个词而来,“老鼠!”
  “你这只老鼠!”夏临渊狠狠呸了一声,“若叛军打进咸阳去,你的家人都得死!”
  气氛沉重,众人都忧心咸阳,竟也无人解劝。
  蒙盐目露沉痛,哑声道:“你骂我,能阻住叛军入关?”
  夏临渊一噎。
  “都少说两句。”胡亥先是道:“我早已说了,当初的事情留在岛上,再不许提及。夏临渊你若再犯,以后也不必跟着我了。”
  夏临渊目露委屈,却到底咬住嘴唇,没再吱声。
  胡亥又道:“蒙盐当初不过十七岁少年,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朕欣赏他。谁也不是生下来就胸怀天下的。”
  他舒缓了口气,笑道:“上苍造人,要我们活到七老八十,自然有他的道理。人都是越长大越明白的。”
  蒙盐听出胡亥为他开脱之意,心中却越发难受,简直比被夏临渊指着鼻子骂还难受。
  蒙盐哑声道:“陛下兵锋所指,我愿以血肉之躯为您开路。”
  胡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说什么血肉之躯,怪吓人的。我不比你们,不是打打杀杀的人。”他笑嘻嘻问道:“你跟项羽,关系不错?”
  想当初蒙盐跟项羽卖了胡亥,这关系岂止不错。
  若论功行赏,那么灭秦之后,项羽的十八路诸侯中,当再加一位蒙盐才是。而且蒙盐还得是封地较好、较大的。毕竟历史上,投降项羽的章邯,和怂恿章邯的司马欣、董翳都给封王了。
  提到项羽,蒙盐面上心里都是一阵刺痛,“不必讽刺于我……”
  “嗐,讽刺这么高超的语言艺术哪里是我能玩的?”胡亥忙给他顺毛,乌溜溜的眼睛里满是诚恳,“来,我跟你说说,我这个不成熟的小计划……”
  看着胡亥如常嬉笑的神色,感受着他镇定的情绪,夏临渊、刘萤等人也渐渐缓过来,都附耳上前,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胡亥口中“不成熟的小计划”上。
  胡亥手按在蒙盐肩膀上,与他四目相对,真诚道:“你去跟着项羽。”
  蒙盐:我真的要爆炸了!
  众人:喵喵喵?
  第125章
  胡亥想出了让蒙盐诈降项羽这关键一步, 接下来的一切难题忽然都迎刃而解。
  事有轻重缓急,当下他不暇跟众人详细解释,比如他怎么知道项羽会火烧咸阳,又怎么会知道项羽会分封诸侯, 最后又如何知道楚汉相争的局面。
  胡亥将即将发生的大变动迅速捋了一遍, 目光锁定在夏临渊与李甲身上, “你们俩赶紧往三川郡赶去,一定要在项羽西行之前,拦住投降的二十万秦兵。”
  夏临渊眼睛瞪得鸡蛋一样大, “我们俩——拦住二十万秦兵?”
  李甲目光坚定, 哪怕是必死的任务, 也仍是热血道:“好,我们这就启程!”
  夏临渊狠狠掐了李甲胳膊一把, 小声道:“你疯了!”
  胡亥笑道:“对,就是你们俩拦住二十万秦兵。难吗?其实也不难。”他先是收敛笑容, 严肃道:“那章邯带着士卒投降了项羽, 他自然吃香的喝辣的, 高枕无忧。可是我只怕这二十万秦兵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闻言,众人都是悚然一惊。
  刘萤颤声问道:“何至于此?”
  胡亥道:“项羽接受章邯的投降, 不过是迫不得已。章邯曾经逼死了项羽的叔父项梁, 倘使项羽兵力稍胜, 若不是九场战役中各有胜负,项羽绝对要将章邯赶尽杀绝。不过是情势所逼,他这才接受了章邯的投降。而章邯所率领的军队里, 精兵二十万是秦兵的老底子,基本都是秦人——他们若知道实情,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同意投降于楚人。所以这投降,是章邯投降;却不是二十万秦兵投降。这些秦兵既然是被主将带累暂时投降,那么难免心思浮动。而项羽解决了巨鹿之难,当然会西行破关。而西行,对于这二十万秦兵来说,就是回家。到时候,项羽为了便于管控,很难说会对这二十万秦兵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所以说,夏临渊和李甲此去,是救这二十万秦兵。”胡亥沉声道:“事情紧急,你们即刻便启程。”
  夏临渊听得面色凝重,知道若不插手,这二十万秦兵多半要死在楚人手中,可是……
  “可是,我们去说——他们就听吗?”他们现在既没有兵马,又没有身份。
  胡亥使劲戳着夏临渊额头,把他戳得往后直仰,“你呀,真是个榆木脑袋。这不是你最拿手的吗?再去买只仙鹤,做把羽扇,打出你抱鹤真人的名号去。再说了……”他清清嗓子,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点神话故事嘛。比如在他们行军之地旁边挖出一块大石头来,上面写着;新安南,杀降秦。又或者给那些士卒营帐里丢几只鸟,鸟嘴里塞着绢布,绢布上写点什么‘抱鹤者,救众生’。”
  夏临渊越听越是佩服,眼睛亮晶晶瞅着胡亥。
  胡亥只觉心累,扭着他脑袋转向一旁,不让他再看自己,“去去,这些东西还要我教你吗?当初那陈胜是怎么反叛的?你自己路上研究研究,编这种故事你最在行了。”
  胡亥转头看向蒙盐——蒙盐这小子,当真是个做间谍的好材料!
  想当初,蒙盐卖他的时候,可是毫无痕迹;现在反过来,也够项羽喝一壶的。
  蒙盐对上胡亥的目光,问道:“你说叫我去跟着项羽,那是什么意思?”
  胡亥牙疼似地吸了口气,若要详细解答蒙盐的疑问,可比打发夏临渊麻烦多了。
  “这样……”胡亥撸了撸袖子,道:“取笔墨和绢布来——刘萤,你去缝三只锦囊。”
  胡亥翘了翘嘴角,踌躇满志道:“看朕三只锦囊安天下。”
  一个月后,函谷关外来了一队骑马的年轻人。为首的青年双目狭长,宽肩瘦腰,背上青霜剑映着盛夏正午的阳光,耀目生花。
  正是蒙盐。
  他按照胡亥的吩咐,于一个月前,从长沙郡出发,带着这只二十人的小分队,日夜兼程,赶到了关外。而根据胡亥的嘱托,这就是该他打开第一只锦囊的时候了。
  蒙盐打开了第一只黄色的锦囊,取出里面绢布。
  却见上面写的是:将信密送赵高。待武安侯入关,再开第二只锦囊。
  蒙盐摸了摸怀中以牛皮纸封着的信——这是他临行之前,胡亥连夜写就的。
  原来这信是写给赵高的。那个小人赵高。
  蒙盐哼了一声,目光凝在绢布最后一句——武安侯入关?皇帝就这么笃定武安侯能入关么?
  这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
  蒙盐夹紧马肚,从小径入关,进咸阳城,寻到赵高府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