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外交之策
李世民在上书房里召见了张硕源,这些日子以来李世民也时刻关注着新罗的情况,对于在新罗境内的两军战斗力他还没有具体的了解过,所以对于是否和扶桑开战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张硕源这个时候找了过来,李世民便第一时间召见了他。“陛下,依臣来看那扶桑国力一日比一日强大,对于新罗恐怕是势在必得了,而新罗一起是我朝的附属国,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与其等到扶桑人先动手,不如我们趁早做打算。新罗只能属于一种势力,必须是我们大唐,如果让扶桑人在新罗站稳了脚跟,日后就会对我朝的边境形成压力。陛下以为如何?”张硕源说道。
李世民来回走了一圈又一圈,不时的抚须沉吟,如今李世民在朝中的威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一般情况下他能够下定决心的,大臣们都会全力支持他的,如果他能够下定决心对新罗用兵,这事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但是他需要考虑的很周全,已经知道的情报却没有那么多,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将扶桑彻底的打趴下去,他当然是很乐意看到的。
“爱卿以为,如果我们不向新罗增兵,以方炎现在五万的人马能够打败扶桑吗,胜败又有几分?”李世民突然停下来对张硕源说道。
“目前来看,新罗新立的小朝庭还是有意站在我们大唐一边的,所以我们的唐军在新罗应该可以得到当地人的支持,还有他们新朝庭的支持,不过也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扶桑很有可能会向新罗增加兵力的,如果他们全力增援的话,兵马恐怕会不停的上升,而我们这边的支援却因为中途所需要的时间太多而来不及。所以目前所知道的兵力对比并不是最后的,如果要和扶桑人开战的话,我们还是早一点动手就能够多一分胜算的。”张硕源说道。
“那依照爱卿的意思就是,要打扶桑的话我们现在就要动手。另外如果我们不动手的话,新罗迟早会全部落入到扶桑人手中的,这样可就不划算了,我们为了攻打新罗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这些投入可不能全部白白浪费了的。”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张硕源不由的心中一喜,看这样子陛下也是有意和扶桑开战的,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开疆拓土,那可是一件流传千古的好事情,又能够在自己的功绩上添加重重的一笔,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陛下,具体的战情只有前线的将士们才是最了解的,而且方将军一直做事都非常的稳妥,上一封快里就有意和扶桑交战的意思了,如果陛下能够授权与他,到时候由方炎将军自行决定,如果能够打胜扶桑人,新罗的情势就会大不相同了,如果打不赢,到时候恐怕。”张硕源道,微微看着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很多事情都得由前线的将军们自己来决定,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如果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这些将军们也很可能被牵连进来的,正如张硕源所说的那样,如果新罗的情势出现恶化,大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和扶桑争夺新罗的控制权,到时候,方炎恐怕就会因此受罚了,甚至全部的罪责都要由方炎来承担,这对方炎来说显然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李世民停下身来,看了一眼张硕源,脑海中想了想此事的可行性有多少,这个时代的扶桑刚刚结束混战,综合国力并不是大唐的对手,不过进攻扶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到时候就会有海战需要足够的船只。这些都是大唐目前并不擅长的。但是让李世民就此放弃在新罗得到的利益,却是十分不愿意的。作为皇帝他最擅长的就是计算得失了,到了嘴巴里的肥肉怎么可能再吐出去的。“我看爱卿的这个计划还是不错的,而且你想啊,新罗距离我朝如此的遥远,来回一个书信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出现一点误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陛下圣明,即是如此,那扶桑使者依臣下看,可以先召见一番,能够稳住他们是最好了,另外兵部也需要早做打算,水师方面更要做好进攻扶桑的准备了。”张硕源说道,虽然这个过程中方炎要承担不小的风险,但是如果这件事情做成功了,那他们可就算是大功一件了。皇帝李世民更是会因此载入史册了,这可是古之未有的大事情了。
“嗯,明日朝会便就此事和众爱卿们商讨一番吧,这些年来扶桑国内稳定,便有心要向外发展了,和我们大唐开战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传一份圣旨给方炎,让他大胆行事。还有安东都护府,需要全力支持此事,不得有误。”李世民说道,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了,便就没有了之前的犹豫。至于和群臣们商讨一番,更多的只是商讨一下具体的进攻策略和进攻的人选问题了。大的方针李世民一般自己就定下来了。
“遵旨,微臣这就去准备了。”张硕源说道,然后躬身离开了上书房,老脸上隐隐有些激动之色,没想到自己老了老了,竟然还能参与到这样的大事情中来,扶桑虽小,实力却是不弱,这一次恐怕要动真格的了,肯定不会像占领新罗那样简单轻松了。具体的将领会是谁,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此事还需要和其它几位重臣们商量一番才是。
方炎的候府上,现在已经是千阳子候了,因为方炎在新罗旗开得胜,一举拿下了新罗的金城立了大功,不过正式的爵位举行还要等到方炎回到长安的时候再举行,只不过消息早就已经出来了,候府现在每天都很繁忙。方老爹也想安心的日子也不行了,重新出来掌管家里的大事了。
方炎在新罗的几个月时间里,作坊园因为生产需要已经扩大了一倍,现在成了整个长安城里最繁华的地带之一,连带着附近的经济都增长起来了,作坊园里大事情一般都由方老爹来决定,大总管王二现在也是一方大人物了,当初差一点就饿死在方家村的汉子,如今也穿上了丝绸大衣,每天处理着作坊园里的大事小事,和各地来京城做生意的商人们洽谈,其中不少的业务因为需要过大,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起来了分作坊,而且发展形势很好。
当初在方家村就一直跟着方炎干的几个老人,现在也全部都水涨船高了,需要人才的地方很多,这些老员工们也得到了提升的机会,不仅仅提高了他们的经济地位,也提高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因为分作坊的一个接着一个开设,不少老员工先是在方炎举办的青山学院里学习,然后就有机会分派到其它的作坊里去负责管理。顾老二就是其中一个,他本来只是方家村一个普通的村民,不过因为跟随方炎的时间很早,资质也很高,这些后来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过人的成绩来,但是凭借着这份资历,一样得到了重用,如今被分派到了地方上的作坊担任了作坊主。
而王大负责的丝绸之咱贸易,在牛进达将军的大力支持下,现在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车队发展到了十几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货物被交易到草原上去,然后又带回来草原上珍贵的物资,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近乎于压断的利益,不少东西经过关口之后,价格就可以翻上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所得到的巨大利润让很多人都眼红起来,不过方炎如今在朝中也是声势正旺的时候,一般人就算是眼红也不敢动手。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很低,但是官商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像方炎这样自己就是大唐的候爷,做起生意来就更加的如鱼得水了。
转眼大军出征已经数月了,从春天到了秋天,方老爹虽然每天白天忙活着各种大事小事,不可心中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儿子,每天都要向其它朝庭的官员们打听方炎的消息,不过他也知道两地相离实在太远了,最近的消息已经是十几天前得到的了,好在这些都是些好消息,儿子的大军拿下了新罗的都城,新罗以前的朝庭已经彻底的消失了,新建立的朝庭完全在大唐军队的掌握之下,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就莫过于方老爹了。
当天晚上方老爹就进了自己家的祠堂里,给自己方家老祖宗烧高香去了,保佑他的儿子凯旋归来。以前方老爹平民百姓一个,家中本没有祠堂,可是自从方炎封了候爷后,就要开始往上追封了,就连方老爹的爷爷的坟墓,在方家村里如今也成了名胜之地,每天都有专门的人员看管打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方老爹也在家里很正式的挂上了各个老祖宗的牌位,一个原本默默无名的人如今也成了红人,至于那些亲戚们,虽然方炎不想因为自己的关系让他们走后门,不过基本的差事还是派过了他们,好在作坊园里需要的工作人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