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冠军联赛!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冠军联赛!你们知道我们说的是哪一个!”
  紧接着就是一阵巨大的哄笑声。
  利兹城在英格兰足球历史上没什么名气,可以算的上是不折不扣的无名小卒。
  按理说他们和曼彻斯特的特拉梅德也应该没什么仇恨——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和特拉梅德鲜有交手机会。
  但特拉梅德的球迷们嘲讽起他们来,还是毫不留情。
  这和足球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地域仇恨——源自曼彻斯特和利兹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历史恩怨。
  英国是传统的养羊大国,欧洲重要的羊毛产地,他们的羊毛一直供应全欧洲。
  后来英国在和法国之间的百年战争失败后,决定不再只是单纯出口羊毛,而是大力发展毛纺织业。毛纺业成为了英国的“民族工业”。随着十六世纪圈地运动扩大牧羊场,增加羊毛产量,英国的呢绒出口占据了全部出口商品的百分之七十八。
  而当时的利兹就是英国著名的毛纺工业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毛纺产业工人。
  利兹城俱乐部的主场名叫“佛兰德球场”,也正彰显了当时利兹毛纺业的发达——佛兰德并不是现在英国的地名,也不是利兹的,而是西欧的一个历史地名。大约相当于如今荷兰的泽兰省、比利时的东弗兰德省、西弗兰德省,和法国的加来海峡省、诺尔省。
  这个地方有着当时欧洲最优秀的毛纺工人。当年英国的羊毛原料也是运到这里,再出口到整个欧洲的。
  英国的毛纺业崛起也是因为挖来了大量佛兰德工人。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所以代表着利兹这座城市的利兹城俱乐部的球场才被叫做“佛兰德”。
  而曼彻斯特的崛起则和英国的棉纺织业密不可分。棉纺织业抢的正是毛纺业的市场。
  随着曼彻斯特所在的兰开夏郡以东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的棉花开始仿造印度棉布,英国的棉纺织业逐渐步入正轨。再加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珍妮纺织机的发明,棉纺得到迅速发展。
  棉纺织业是曼彻斯特的支柱产业,而棉布的畅销冲击着呢绒的市场,也让毛纺工厂相继倒闭,大量的毛纺工人失去工作,不得不从利兹跑去相邻的曼彻斯特讨生活。
  毛纺和棉纺的竞争造就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也让这两个城市的人因此结下了仇怨。
  所以哪怕没有足球上的矛盾,这两个城市的球队相遇之后,也不会互相给对方好脸色看的。(注1)
  ※※※
  胡莱听到了看台上的歌声,也听懂了。
  毕竟他来英超已经两个月,跟着踢了五场比赛,对于英超赛场上的那些门道都多少有些了解。
  知道英格兰球迷们喜欢用歌声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开心的时候他们唱歌,愤怒的时候他们唱歌,甚至当比赛太无聊了,他们也用唱歌来表达他们对比赛沉闷的不满,或者干脆自娱自乐。
  比如他们会在比赛中抛接一个充气鸡鸡,直到这个充气鸡鸡掉到看台下方,被警察捡起来没收,然后球迷们就会开始反复高唱一首歌,这首歌就一句歌词:“把我们的大鸡鸡还回来!”
  胡莱踢了这么多年球,还是第一次见到有这么无聊的球迷……
  很多时候他们所唱的内容也完全可以用“不堪入耳”来形容。
  就属于你要是录个现场看球视频,然后把这些球迷们唱的歌词都翻译成中文字幕放到国内的网上,十有八九都会被404的那种。
  英国足球场上对各种种族主义施行高压政策,坚决不许种族歧视言论冒头。但对于人身攻击就无所谓了。
  换句话说,敌对球迷可以骂胡莱是个傻逼,但不能说胡莱是“黄皮猴子”。前者是英格兰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后者会被严惩。
  球迷们会把问候球员妈妈、全家的脏话编成歌,会在歌声里嘲笑某个球员的生理缺陷,会在敌对球队最痛苦的伤口上撒盐。
  如果你不小心在某场决赛中打进一个乌龙球,导致球队丢掉了冠军。那么就算过去了五年,当你和对方球队踢比赛的时候,也一定会听到对方球迷在看台上唱着歌带你重温这段旧梦……
  来英超之前,胡莱见过国内媒体批评那些操着地方特色粗口在看台上辱骂对方球员的行为,认为这是在给足球这项运动抹黑,是中国球迷素质低下的证据。
  来了英超他才发现和英国球迷们比起来,中国球迷简直礼貌的就像是三好学生……
  骂到你头上的时候,恶毒是真恶毒。
  但如果骂你的对手,爽又是真的爽……
  比如现在的特拉梅德球迷们就爽得不行,他们的球员也在球迷们的助威声中不断向利兹城的球门发起猛烈进攻。
  很明显,无论是球迷还是球员,都不甘心就只领先利兹城一个球。
  毕竟他们是传统豪门,虽然已经好几年没拿到过冠军了,但底蕴还在。
  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主场和一支要保级的球队打得难解难分呢?
  ※※※
  特拉梅德继续压上进攻,试图压垮利兹城。
  而在场边,利兹城主教练东尼·克拉克也再次展现了他赌徒一般的做法,绝不接受“少输当赢”的结果,而是同样鼓励球队奋起反击,和特拉梅德死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