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贫家子的科举路>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14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14节

  君子居其室,出其善言,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一人说两人听,而听着的两人,手里做着记录的笔从未停歇过,这专心致志的模样,倒有了在课堂上认真听夫子教学的气氛。
  等讲好了文章,已是申时时分。
  见时候不早,秦遇便让两人快些回去,别到时错过了时间,从而违反了国子监的作息规矩。
  在离开之前,秦遇又给两人布置了几篇策文的课业,并叮嘱他俩等下回过来时,记得一定要把写好的策文给带上。
  这样的要求,林远秋和周子旭自然求之不得,两人躬身与秦大人道谢后,就起身告辞了。
  虽离酉时还有半个多时辰,不过这边与国子监可有不少的距离,是以在出了秦府后,林远秋和周子旭也没耽搁,提脚快步往回走。
  “林兄,我觉得秦大人的讲学听着更易懂一些。”
  周子旭本想说比助教们授学时更简明扼要,可又觉得这样说似乎不太好,遂改了口。
  林远秋听后也是点头,“我亦有此感。”
  对学生来说,夫子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相同的一篇文章若授学技巧不同,那么学生的获知程度也就不同。而秦大人每次讲文,都能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这样他们悉知起学识来,就要简单明了许多。
  不过林远秋觉得,自己和周子旭之所以能把秦大人所教的学识,快速装进脑里,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一对二的教学方式,
  一个老师面对两个学生,直接近距离的耳提面命,这样的教学成效,与一个老师需面对整班学生肯定是不一样的。
  ……
  今日也是有些巧,在林远秋和周子旭回到国子监时,正好在大门口碰到陈玉堂和刘青安,与他俩一起的,还有另外几个广业堂的学子。
  如今正是草长莺飞,最适宜作诗赏景的时节,这些时日,国子监里有好多学子都会相邀着去赏景吟诗,想来陈玉堂他们正是刚开完诗会回来。
  都是广业堂的同窗,相互之间自然是认识的,打过招呼后,林远秋就听众人说起了月末的小考。
  凡国子监的学子,每年都有五场考试要参加,分别是四次小考和年终的一次末考。
  小考每三个月考上一回,考试的内容除了《景大诰》,还有策文和诗赋,以及杂文来着。
  而每次考出的成绩,助教们都会按照得分的高低排出名次,然后把卷子贴到辟雍堂东面的告示栏里,以供众学子寓目。
  所以,虽小考不如末考来得首要,可关乎到脸皮的事,大家怎可能不上心呢。
  陈玉堂走了过来,待与林远秋和周子旭并排后,便开口问道,“林兄,周兄,再有半个月就到了小考的时候,不知你俩准备的如何了?”
  周子旭答道,“这几日都有看书,不敢等闲视之。”
  林远秋也一样,“自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林远秋说的可是实话,小考的成绩可是关乎着年尾的末考总分呢。
  他还记得来国子监前,韩教谕对他们的叮嘱,那就是每到年末,助教会给每个学子做出综合评分,若综合分数累积三次不合格者,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被国子监退学了。而一年四次的小考分数,有一小部分是要计入综合分数中的。
  而除了不被退学,林远秋还有另外的期待在里面,那就是争取能考出小考前十名的成绩。
  因为林远秋还想用印有“国子监”字样的宣纸,给两个妹妹抄整套四书五经当陪嫁呢。
  虽知道从两百多名的广业堂学子中脱颖而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可不努力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呢。
  吃过晚饭,林远秋就开始写起今日布置的策文题来,中午刚经过秦大人的点拨,这会儿写文章,正是趁热打铁最有效率的时候。
  若还有拿不准的地方,林远秋会在疑难之处做了记号,这样等自己下次再去秦府时,就可以让秦大人帮着梳理解惑了。
  等把两篇策文写好已是亥时末,已经很晚了,想到明日自己说不定有好些事要忙,林远秋便没耽搁,洗漱过后就上了床。
  一夜无梦。
  ……
  今日休沐,林远秋心中已有了计划,他准备先去朱掌柜那儿一趟,除把画送去,另外就是问一问卖砚台的事。
  书箱昨晚就已经收拾好了,不过在出门前,林远秋特地从论语书中数了五百两银票出来。
  因着出门早,等到了四宝斋那儿时,朱掌柜和店伙计也才到书画铺子没一会儿。
  看到林远秋过来,朱掌柜自是喜不自胜。他还以为这次也会和上次一样,得等上二十多天才会把画送过来呢。
  而林远秋,在看到店铺柜台上摆着的一只只新砚台时,突然改变了把二手砚台卖给朱掌柜的想法。
  不说那些订画的客人只买新砚台,就是把才用过一次的砚台折价几倍卖出去,林远秋还真有些不舍得。
  所以待会儿若是有合适的铺子,自己也别犹豫了,干脆买下来开家卖砚台的店铺吧。
  这次除了定单的十几幅菩萨画,林远秋还带来七幅写意山水。
  和先前一样,朱掌柜把画作都一一查看过后,就拿出算盘结算起银钱来。
  菩萨画像十四幅,加上七幅山水图,结算下来共一百四十两银子。
  因还要去牙行,所以林远秋并未多逗留,收好银票后就告辞离开了。
  上次问宅院的卖价时,林远秋也是打听过店铺的价钱的。
  京城铺子的价格分好几种,若在正大街上的,就相对要贵一些,基本都在三百到四百两左右,且这样价格的还只是一个门面而已,要是后头带屋宅可住人的,那卖价就得四百两往上了。
  不过正大街上的铺子基本用于开酒楼和客栈,要不就是茶楼啥的,做小买卖并不合适。何况正大街的铺子很少会有人拿出来转卖,所以林远秋基本不用去考虑。
  剩下的就是小街上的铺子了,就像朱掌柜的书画铺子。京城的店铺大多都是这一种,卖价大约在二百多两左右,至于后头带院子可以住人的,还要再加上一百两银子。
  而林远秋想买的就是可住人的那种。
  ……
  京城的牙行有好多,不过最集中处还是在昌荣街那儿。
  来京城已有几月,对各街道的位置,林远秋不说百分之百熟悉,百分之八十还是有的。
  是以小半个时辰后,他就来到了昌荣街上。
  先前林远秋从通州过来坐在马车上时,就路过这条街,只不过那时离的远,所以并没瞧清街道两旁站着的人是做啥的。
  今日林远秋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他猜测的来牙侩这儿找活计的百姓,而是全等着被卖的人。
  饶是在前世见多识广的林远秋,这会儿在走过一个个皮包骨的“待售人”面前时,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震撼,此时他心中想的是,还是人人平等的现代好,在这边,人命如草芥这句话可真不是说说的。
  还有,以前就听人说过,人牙子为了便于管制,每天只给卖身之人吃一顿饭,现下看他们一个个瘦骨嶙峋的样子,应该就是这么回事了。
  唉,林远秋心下叹气,这会儿的他,除了无奈,别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当林远秋快走出街口的人市时,却看到有这么一家人,这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至于为何知道是一家人,很明显,那站在夫妻俩身前的两个男孩子的脸,和中年汉子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
  而这两个男孩子,大的约摸十一、二岁,小的也就七、八岁的样子,最让林远秋揪心的,还是那妇人怀里抱着的小姑娘,许是饿得狠了,小丫头的眼睛显得特别大,朝他看过来的目光里,林远秋看到了茫然。
  茫然?
  林远秋只觉自己的心被巨锤猛砸了一下,一时竟有些喘不过气来,这小姑娘至多三岁,会有这样的目光,可见她幼小的心灵受了多大的伤害。
  许是见林远秋停顿的有些久,那卖人的牙婆忙走上来招呼,“客人想买使唤的仆人是吧,喏,客人您看这边,不管小厮丫鬟,还是婆子门房,咱这边可都有呢。”
  牙婆边说边往另一边蹲在地上的其他人指去,比起徐老实一家,她觉得这些人卖出去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徐老实这边还有两个光吃饭做不了活的孩子呢。
  唉,只怪当时自己贪便宜买下了他们,弄得如今砸手上都快两个月了。
  牙婆心想,若实在不行,管他要死要活不愿意一家人分开,自己该单卖还得单卖。
  哼,都是当奴才的人了,哪还来这么多要求。
  林远秋的眼睛并未随着牙婆的手指走,而是指着眼前的一家人问道,“他们怎么卖?”
  一听这话,徐老实夫妇惊喜的同时又有些担心,惊喜的是,如果自己一家被买了,那么几个孩子就不用再饿着肚子了。而担心的是,对方不把他整家买下来。
  想到这里,徐老实忙把两个儿子往怀里一拉,而后把他们圈在了怀里,他妻子见了,忙也空出一只手,就这样,一家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眼前的一幕并未让牙婆生起恻隐之心,她在人市里待了十多年,啥样子的事没见过啊,遂朝林远秋满脸是笑地问道,“客人您看中他们当中的哪个啊?”
  见林远秋未说话,牙婆忙报起张老实一家的卖价来,“男的十二两银子,女的八两,大些的那个男孩六两,另一个五两,至于手里抱着的那个小丫头,就算一两银子吧。”
  而徐老实,在听到牙婆的一个个报价后,终于失去了眼中的最后一丝希望,松开手后,忙匍匐到林远秋面前,“请公子行行好,买下小的一家吧,小的力气大,啥活计都能干,求公子行行好。”
  很快两个男孩子跟他们的娘也一块儿跪到了地上。
  而那个躲在娘亲怀里,紧拽着娘亲衣衫的小姑娘,终于忍不住哇哇大哭了起来。
  牙婆气得眉毛一挑,正准备开口呵斥,却听一旁的林远秋说道,“这一家人我全买下了。”
  ……
  第118章 庄子
  林远秋知道自己一文价钱都没还的做法有些傻。
  可不知怎地,当看到眼前五双只因他一句买下他们全家的话,而突然充满活力的眼睛,林远秋是无论如何,都张不开把人当成货品而讨价还价的嘴。
  他知道自己有些感性了,可这样的感性林远秋并不排斥。
  有些东西是生在骨子里的,很难因为时过境迁而改变。
  不过,此刻的林远秋,正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下不为例。
  因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很多时候,对别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就够了。
  所以自己一定要切记切记。
  今日一开张就做了一笔大买卖,牙婆自然喜不自胜,邀着林远秋去铺子里坐下后,就把徐老实一家五口的身契都给找了出来。
  身契上有写明徐老实一家的来历,等林远秋仔细看过后才知道,原来这家人原先是大户人家的奴仆,因主家犯了事判了流放,家中所有家产被罚充公,而家里的奴仆就被辗转到人市里重新贩卖了。
  与牙婆交割好银钱后,林远秋就把五张卖身契小心收好。
  说实话,三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家五口一辈子的劳力,真心不贵。只不过林远秋一时还没想好该怎么安顿他们。方才他已经问过了,这家人没有一个识字的,去守店铺肯定不适合。
  所以这就是自己头脑一时冲动的后果。
  也所以这会儿他得先去牙行把店铺买了,这样也好先让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至于看店铺的伙计,林远秋觉得自己肯定得再添人手才行。
  林远秋没让徐老实一家跟着自己,而是让他们先在牙婆这边候着。
  并知会了牙婆,待会儿他再过来领人。
  都已结算好了银钱的,牙婆哪还有不放心的道理。笑意盈盈的把林远秋送至店门口后,转身她就让徐老实夫妇快到后头棚屋拿自己的家当去了。
  说是家当,其实也就是一家五口的换洗衣衫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