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0节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0节

  李白看到他俩不动酒杯了,有些不满,醉醺醺的:“好不容易相聚,又有良辰美景,为何不喝啊?快喝啊!”
  元丹丘不行了,连连摇头:"都喝半壶酒了,再喝要醉死了。你们喝吧,我反正不行了。"
  李白把视线投往岑勋,亲自给他斟酒,给他端起洒樽:"那你喝."
  拍拍照酒,拍拍摄酒店停。”那你喝。
  岑勋连忙拒绝,一副为难的模样:“真喝不动了。太白兄海量,你继续喝吧。”
  岑勋话音落下,百感交集。这场酒宴是他来做东,结果不是自己这个做东的人来劝酒,反倒成了李白的活。真是主打一个“反客为主”。
  他如果生活在后世,可能会想到一个词叫做“社交牛逼症”。李太白已病入膏肓。
  他以为这样就能逃过去,没想到李白显然不打算放过他们。
  岑勋实在喝不动了,只能周旋:"太白兄,实话跟你说了吧,在下没带够钱,今天就喝到这里吧。”
  李白已经喝得半醉,被他一打岔,顿时不高兴了:“什么?你没钱了,早说啊。”
  李白抱着酒坛,醉眼迷漾,冲着外面大喊:“小二,在下把五花马和干金裘全部抵押给你,你再给我们拿酒!”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根本没人理,只当是这人喝大了要酒疯,可这是李太白啊。
  他虽然被赐金放还,可是跟皇帝和平分手,身上没挂什么罪名,名气依旧很大。
  这酒馆里的人大多都认识李白,包括店主人。小二没来,反倒是店主人来了。
  店主人搓搓手,心里说不出来的激动,诗词是大唐的“高考内容”,可以说几乎人人都会吟诗。李白这可是大唐第一才子啊!
  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店主人心思一转,说道:"钱不是问题,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您可是知名的谪仙人,这样吧,你给我们店写首诗,这酒钱就免了。"
  李白乐了,一口答应:"行啊,拿纸笔来。"
  店主人大方地说:“哪里需要纸?来来,题在墙上吧!”
  李白接过笔,兴致盎然,大开大合,挥毫如雨。明明是在题诗,在他身上,却像是在舞剑。
  最后一笔落成,他看也不看那满壁墨宝,随手把毛笔一丢,仰卧在席间,击缶而歌。
  很快,酒劲上头,李白彻底醉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切世间的纷纷扰扰都跟他无关。
  可他在墙上题的诗却惊动整个大唐。
  岑勋越看越心惊。他只是想让李白随便写个劝酒诗,怎么直接来了个千古名篇?
  李白写诗的时候,镜头放在李白身上,而非墙壁,所以天幕下的观众压根不
  知道李白写了什么。
  等到李白彻底睡着,镜头才转向墙壁。画外音是酒肆无数文人墨客的惊呼。
  曹操心里暗道,不就是劝人喝酒吗?换作他是李白,直接就拿捏了!
  他饱含疑惑:"在天幕中的戏子这么激动是为了啥?劝酒还能劝出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我觉得我写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劝酒的效果最好。怎么不提我的诗?"
  曹植不置可否,劝酒能怎么劝?
  左右不过一句:“快喝,喝酒能解愁,再不喝我弄死你!”
  曹植:“我也觉得父亲写的劝酒诗最好。”
  曹操受到夸赞之后非常满意,随着镜头的推进,看向李白的诗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是第一句就让他瞪大眼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曹操:“??”
  “让他再说一遍,这叫劝酒诗?!”
  题目是劝酒,结果一个酒字都没有,笔触居然落在黄河上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诗歌达人曹操都看呆了。他无暇去管其他的东西,因为心神都被这句诗给勾走了。他眼前好像出现画面,黄河之水从天上奔涌而来。
  李白开篇就是大宗师手笔,普通人别说写了,根本连这个意识都没有。
  曹操不敢惹怒父亲,可是又不得不凭良心说话:“父亲,我收回我的话。如果想跟李白比,你那一句得改一改。”
  曹操:“……”逆子!
  曹操哼了一声:"急着做什么?写诗要讲究层层递进,他开篇起得太高了,后面怎么写下去?很容易虎头蛇尾。”
  镜头逐渐推移,李白的诗逐渐展露。
  曹操还在指点江山,结果看到后面一句之后,顿时哑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曹操闭上眼
  睛,默默品味。早上还是青丝,晚上就成了白发。
  他不得不承认,接住了,完全接住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浩荡的空间,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厚重的时间。
  哲理是诗歌永远的必杀技,很多诗人穷尽一生都在追求这个维
  度,可很多人都死在山下。
  冷清寂寥的山中古寺,著名诗人贾岛望着天幕,拿着自己的手稿,眼眶含泪。
  他曾经写了一句诗叫做“僧x月下门”,在“推”“敲”这两个字之间犹豫不决,想了很久才定下来。
  他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被称为诗奴。
  “在下花了三年才写了两句诗,而且还算不上优秀。李太白一挥手,就写了两句名烁古今的诗……"
  他含泪,真的想问一句,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吗!
  除了贾岛,还有无数唐代诗人望之黯然。
  跟李白生在同一时代,注定是他们的悲剧。再怎么璀璨的星,碰到李白都要黯淡几分。
  李世民曾经写过一首很知名的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也会写诗,而且文采不低。
  他敏锐地察觉到—————前面的调子起得太高了,很难不虎头蛇尾,太难接了。
  至少,他搜肠刮肚,还没想出来合适的诗句。
  他像是看到了一道很难的奥数题,很想知道李白怎么解题:"开篇如此惊艳,后面该怎么接?天幕怎么回事?快把后面的诗文放给朕看。”
  紧接着,镜头推移,后面的诗映入眼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太宗李世民的眼睛唰地一下亮了,喃喃低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好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啊,写得好啊!”
  “若天下才子都有李白的洒脱,都碰到失败不会气馁,朕就不会愁无人可用了。”
  他接着往下看,瞳孔微缩,忍俊不禁:“……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李白真的是……"
  李白觉得沉迷饮酒的自己很不错,比寂寞的圣贤可好多了。太俏皮了,太狂傲了。
  他接着往下看,眉头越皱越紧。什么?李白喝着喝着没钱了?
  李世民心中有一种预感,难道李白接下来要痛哭自己过得苦巴巴,抱怨唐玄宗了吗?
  李世民心中涌起淡淡的冲动,真想给李白打赏点钱,让他接着喝,接着写。
  谁知紧接着他看到了最后一句:“五花马,千
  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恍惚间,李世民感觉自己好像看见了那个饮酒作乐的诗仙。李白宁愿把身上的宝贝东西都当掉,只为那一口消愁的酒。
  那股洒脱的风流豪气仿佛要冲破天际,冲破纸面。
  荡气回肠,情感爆发,仿佛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这一刹那,李世民有些明白过来,望着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朕知道他的诗在未来为什么那么受推崇了。”
  长孙皇后还沉浸在诗文的世界里,闻言回过神,好奇地问道:"怎么说?"
  唐太宗李世民:“这榜单盘点了这么多诗人,哪个人的豪气能比得上李白?”
  李白的诗像是能给人打鸡血。连他一大把年纪了,都被勾动了少年义气。一腔热血盘旋在心头,无比渴望干份大事业。
  没有一个年轻人能拒绝他的诗,或者说,没人能拒绝。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年轻的一面。古稀老人也不例外。
  长孙皇后想了半天点点头:“确实没有。”
  李世民深深叹息:“天下人才未入我彀!”
  我生君未生,君大我已老。他的贞观之治有这么多人才,可偏偏少了一个精彩绝艳的诗仙,他的人才拼图缺失了重要的一角,让他无比遗憾。
  他越想越觉得来气,开元盛世明明拥有李白,却没有好好珍惜。都怪李隆基那个混账!
  他心头憋闷,连忙打住,为了身体着想,可不能生气了:“来人啊,拿酒来!朕要痛饮三百杯!”
  长孙皇后为了养生,很少喝酒,也被这首诗勾起了兴致:"臣妾也要饮几杯。不知道他喝的是什么酒,才会让他宁愿典当衣物也要续杯。"
  李白没有提自己喝的是什么酒,手下的人只好把最近长安街头流行的酒送了过来。比言廷御酒要辣一点,风味稍差。因为宫廷御酒是给贵人喝的,万一喝坏了身体要背责任。
  可李世民夫妻二人一边看着诗文一边喝,简直快乐加倍。
  这样下来,李白好像不是在劝好朋友喝酒,而是在劝他们喝酒。那模样像极了美食主播。
  不只是他们,无数人看完这首诗之后,都心向往之。
  一时间,#李白喝的什么酒##
  李白去的酒肆在哪#等话题充斥大唐人民的朋友圈。
  很多人被勾起了酒馋虫,长安街头酒肆的生意爆红。
  天幕下,李白的两个好友岑勋、元丹丘:"??"
  天哪,他们的诗文水平不算优秀,比不上李白。还从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青史留名。
  他们恍恍惚惚,这就是不用努力、靠着朋友躺赢的快乐吗?
  他们都不约而同拿出了酒水,畅快痛饮,真好啊!
  下次再约李白出去玩!
  年轻的杜甫拒绝不了李白的诗。内行人看门道,他越看越惊艳,正想疯狂吹李白的彩虹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