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因此虽然有太子二十岁前不能成婚的原因,但太子妃人选却是一年前就定好了的——
  张明庭,云州统帅张栋嫡女,今年十八。
  名字取得大气,实际上为人比名字更大气,是货真价实的战场将军,小小年纪,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实力不可小觑,在云州地界上名头比她一众兄长们都响亮,于云州军中也很得底下将士们拥护。
  而云州军,近年来被人私底下戏称张家军,甚至云州军内部,都更愿意将自个儿唤一声“张家军”。
  只要云州军统帅张栋不想造反,就明白这事有多可怕。
  但他无力阻止。
  因此陛下为太子选这么一太子妃的时候,其中原因满朝堂所有人心知肚明。
  而云州方面也非常乐意嫁个女儿过来向朝廷投诚,表示他们衷心。
  但是,就在上个月,张明庭失踪了。
  云州私下寻了十来日始终不见踪影,见事情瞒不下去,今日一早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陛下午膳都没用,紧急召几人进宫商议。
  “书辰,你说呢?”皇帝见几人不说话,问安乐侯。
  “太子妃身份敏感,目前情况不明,不能大张旗鼓将事情闹的人尽皆知。”
  否则人寻回来,太子妃的名声也没了,朝廷上哪儿再寻一个身份年龄经历如此合适的太子妃去?再说万一人已经落到歹人手里,将人逼急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朝廷和云州的仇可就彻底结下了。
  更有甚者,若这是云州自导自演呢?云州打的什么主意?不得不防啊!
  安乐侯直接道:
  “既然陛下召臣等进宫,想来已经有了决断,您下令,臣等必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情况紧急,皇帝也没客套,在地上转了两圈儿,坚定道:
  “书辰,由你带队,十三与舒朗陪同,以为太子送聘礼的名义前往云州,暗中调查太子妃失踪一事,朕准你便宜行事,即刻出发,不得延误!”
  “是!”
  殿内同时响起三道声音。
  舒朗心里暗自琢磨,皇帝如此安排,非常巧妙,安乐侯首先是个武将,其次是个旧故便天下的武将,加之如今明面上是个闲散王爷,于情于理,让他主理此事都很合适。
  十三的皇子身份也非常有迷惑性,应当可以给安乐侯打掩护,方便对方行事。
  唯一的问题是,他掺和进来干嘛?
  难道是他的纨绔之名传遍天下,同样可以帮安乐侯吸引别人的视线?
  这也太儿戏了吧?
  出宫路上,安乐侯见他纳闷儿,没好气拍他后脑勺:
  “琢磨什么呢?两个时辰后出发,不回家说一声,叫人收拾行李,还有心情搁这儿磨洋工?知道误了时辰要掉脑袋的吗?”
  舒朗挤眉弄眼好不滑稽,低声道:
  “您说这要是被御史知道了,不得又说陛下用心良苦,特意叫我去蹭您的功劳啊?这下御史台可有的忙乎了,可惜我看不到那番热闹。”
  安乐侯想起那些油盐不进的铁头御史,也是心头一梗,他自来不爱跟那些文人打交道,便是与他岳父说话,每每也是硬着头皮假装淡定,于是对继子的问题,只能很不讲义气的丢给他自个儿独自面对了。
  脚下步子加快,不想思考这些恼人事儿给甜蜜的人生增加负担。
  舒朗回府将事情一说,梨满瞬间慌里慌张,用惯的锦被想给主子带着,顺手的茶盏也觉得主子需要,转眼间就张罗出两大马车的东西。
  还是刘嬷嬷看不下去,主动站出来帮忙,很快就轻装简行,给舒朗收拾好了包裹。
  梨满还在纠结:“这么点儿东西,少爷肯定用的不舒服!”
  刘嬷嬷一手一个包裹,放手里颠了颠,肯定道:“足矣。”
  舒朗坐在老太太旁边,就听老太太十分怀念道:
  “早年战争频繁,你祖父与你父亲常年在外征战,这种临时任务更是家常便饭,我与刘嬷嬷给他们收拾行李都有经验啦。”
  说着凑到舒朗耳边小声且得意道:“出发这般急切,肯定是急事儿,带多了反而累赘。”
  舒朗给老太太竖个大拇指,心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眼就能看清事情的本质。
  第85章 依计行事
  作为代太子给未来太子妃下聘礼的钦差, 出行自是大张旗鼓,鸣锣开道,也无需赶路, 定要让沿途百姓见识到皇家对太子妃的满意才好。
  因而这趟差事算是一趟美差。
  类似于公费吃喝游玩,顺道儿混个功劳,沿途有各路地方官抢着接待, 半道儿也没哪个山贼胆大包天敢打太子聘礼的主意,除非是老寿星上吊, 活的不耐烦了。
  车队无需赶路,走走停停,相当安逸。
  这日一行人在河边小憩片刻, 舒朗大少爷脾气发作, 嚷嚷着光吃烤鱼没意思,拉着十三去附近打兔子。
  众人见安乐侯不以为意, 便也由着二位小祖宗折腾, 只几名早已习惯两人不着调性子的侍从, 默默起身,不远不近的跟着。
  两人行至偏僻处, 无人打扰, 舒朗才扶着老腰叹口气, 上次跟着蹭功劳瘦了, 这次跟着蹭功劳反倒胖了,说出去谁信?
  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舒朗低声问十三:
  “侯爷那边有消息了吗?”
  十三摇头:“今早传来密信,王叔即将抵达云州, 路途中并未察觉异常, 叫咱们依计划行事。”
  安乐侯自打出京后便一路快马加鞭, 秘密带人赶往云州,暗中调查太子妃失踪一事,一路上车队众人见到的安乐侯,都是找人假扮的。
  而舒朗与十三要做的,便是一路如常,掩饰这个假安乐侯的身份,以免暴露。
  两人简单交谈几句便,似是改了主意,十三大声道:
  “又烤兔子,怪没意思的,不若叫车队加快脚程赶路,晚上进城住客栈,尝尝当地特色!”
  侍从们对视一眼皆是无奈,只能随两位小祖宗又溜溜达达往回走。哎,当初听闻是随这两位一道儿办差,就做好了不太平的心理准备,还好,没折腾啥太离谱儿的事已经谢天谢地烧高香啦!
  舒朗似是完全不晓得旁人如何想,脚下被小石子绊一个趔趄,叫十三眼疾手快扶稳后,用十分嫌弃的语气道:
  “也不知当初定好要跑这趟差事的几位大人犯了何事?竟叫陛下临时换了我等上来,哎,我好好在京中享福的日子不过,跑这荒郊野岭来找罪受。”
  为太子送聘礼是礼部提前小半年便择黄道吉日,请陛下朱笔御批,定下来的大事,不知为了争夺主要负责人一事,暗地里多少人打破头呢,临了被舒朗几人截胡,也不知陛下会找什么借口糊弄过去。
  其中车队诸人的生辰八字,都是经过钦天监精挑细选,于太子太子妃有益,决不能出现生肖相冲的情况。
  因此舒朗几人着实算得上捡现成,若是临时起意,不说聘礼规格会不会乱套,单是随行人员就很难一下子凑齐。
  十三自是明白其中道理,可这会儿不是他深明大义的时候,发挥他十三殿下的本性,满不在意摆手道:
  “管那么多作甚,来都来了,回头到了云州,咱们让太子妃嫂嫂多多补给咱们好处,保准这趟出来不吃亏才是正经。”
  身后侍从听的嘴角抽搐,洗脑自己是个聋子,什么都没听见。
  回到河边,安乐侯听了两人提议,眼神微闪,明白必然是有今夜到达下个城镇的理由,面上还要摆出长辈的谱儿教育道:
  “出门在外,一切从简,这点儿苦都吃不了,像什么大丈夫?本侯当年打仗时若手下个个都是你们这般骄奢淫逸,哪儿还有今日的大景?待回京后本侯亲自操练,定要你们能上阵杀敌,手臂跑马!”
  十三倔脾气上来,一听就不乐意了,撸起袖子嚷嚷道:
  “王叔您这话就没意思了,今时不同往日,我是生不逢时,没仗要我打而已。究竟谁是软脚虾还不一定呢,我正当少年,您已经年过半百,不信的话来比划比划!”
  说着就摆开阵仗,一副要和安乐侯动拳脚的架势。
  这下车队众人慌了,这二位要真打出火气来,不管伤了谁,回头吃不了兜着走的都是他们做下属的啊!一时间上来劝架的将双方团团围住,说什么都不能让两人在同一空间存在。
  最终车队自是依照十三的意思,加快赶路,保证在天黑前进入下一个城镇,让十三殿下吃上地道的当地特产!
  可说到底,外头这些小城镇,百姓过的并不富裕,当地又有多少有意思的特产叫几人尝鲜?全天下所有好东西都源源不断送到了宫里,十三自幼在太子膝下长大,什么好吃的没尝过?
  即便客栈大厨诚惶诚恐,使出十二分力,发挥毕生所学做的菜肴,在十三吃来也就那么回事。因此勉强吃饱肚子便放下碗筷,并没有露出欣喜神色。
  就连荣家那位自幼在金银堆里长大的小祖宗,也是兴致缺缺,大失所望的样子。
  众人面上不显,心道就知会如此。
  一路上这种事不是第一回 发生,刚开始大家伙儿可能还会诚惶诚恐,生怕这两位不满意闹出什么幺蛾子叫人头疼,等慢慢习惯后才察觉,其实这两位好哄的很,顺毛驴,顺着他们准没错儿,反正也不会提什么过分要求。
  提了也会被安乐侯给镇压。
  众人好似无事发生般,收拾收拾,该干嘛干嘛,任由那两位在那儿唉声叹气,凑在一起不知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事实上,舒朗此时正与十三商议以后的行程:
  “按计划,接下来咱两该单独行动了。”
  十三兴奋又小声道:“没问题,你瞧我的吧!”
  当夜,所有人正在梦中时,就听楼上唯一的天字号客房方向传来一声巨响,似是门框落地,接着便是一阵打动声,桌椅倒地,瓷器碎裂,拳脚相向之声紧随其后。
  手脚麻利的侍卫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然后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切惊呆了。
  只见十三皇子一身黑色夜行衣,不遮脸面,安乐侯一身白色寝衣连鞋都没穿,二人在安乐侯的房间内打的难舍难分。
  看现场状况,分明是十三皇子破窗而入,对躺床上准备入睡的安乐侯进行了偷袭。
  还是光明正大走个形式的偷袭。
  关键荣小爷也同样一身夜行衣,站在门口不时给十三皇子进行场外指导,一会儿让十三皇子小心背后,一会儿让小心左边,搞得安乐侯好几次出手出手都没成功。
  侍卫首领算是看明白了,安乐侯处处让着十三殿下,十三殿下仗着安乐侯不会下死手,可劲儿作死。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请教舒朗:
  “敢问荣大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舒朗直接从袖口摸出一把瓜子,嗑的十分随意,笑眯眯道:
  “不过是十三想与侯爷切磋一下手脚罢了,他们自有分寸……”
  话音未落,十三随手抄起一块儿木板朝安乐侯头顶砸去。
  舒朗坚持将话说完:“你等自去歇息吧。”
  侍卫们:“……”
  这要是能睡得着就出了鬼了。
  再不多耽搁,一个对视间,几名侍卫极有默契上前,试图将两人分开。
  途中,十三好不容易被侍卫控制住手脚,嘴上还不歇着,冲安乐侯的方向大声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