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4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4节

  有一个项目就是例证,他们研发的是飞机的起降架,飞机的起降架是固定的,可以使用β型钛合金制造,而起降架要求最高的就是强度。
  在飞机降落到一瞬间,起降架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若是断折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结果。
  普通的民航飞机用不上钛合金起降架,用特种钢材就足够了。
  战斗机就不一样了。
  战斗机要追求增加灵活性、载重等等,就必须要尽可能的降低机身的重量。
  起降架也是占据一定重量的,而且是不轻的重量,若是都能换成钛合金,就能实现很大的减重效果。
  “像是刚才制造出来的这一块合金,强度1790,也许再去研究修改一下,就能直接应用制造战斗机的起降架了吧?”
  曹东明感叹的想着,他恨不得马上去了解所有的工序以及相关分析内容。
  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材料科学部的专家评审,也不能查看研发所有资料,他们的权利就是做大致了解,然后对成品进行检测。
  至于研发具体的工序、资料,还是要提交给上级,并做重大项目机密保存。
  其他人想要查看只能后续做申请了。
  ……
  金属实验室依旧在忙碌着,所有人激动过后,马上就开始实验的收尾工作,做记录、上报、总结归纳等一系列事务。
  几个研究员也要准备写报告、做成果总结等等。
  王浩一直都在实验室里,因为是‘成果名单第二人’,他也简单写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他要提交的资料,就是做好的分析报告。
  这就可以了。
  专家评审组的几个人,也跟着一起待到了晚上八点钟,做了一些简单的记录,和彭辉谈了一下成果结算问题,才返回了酒店休息。
  励继平、曹东明等人一起回到了酒店,正好碰上‘旅游’回来的丁宗权和卢大响。
  丁宗权没脸再去实验室,就干脆拉着卢大响一起到西京城转转,就等着到明天坐飞机回去了。
  对此,励继平也没办法说什么。
  虽然励继平是专家组的负责人,但专家组可不是什么正规单位,他们都是自然基金材料科学部邀请的专家,只是负责重大项目的评审。
  评审工作进行过程中,专家不积极参与最多就是说一下,下次再有重大项目评审,不邀请对方就好了。
  丁宗权不在意去不去实验室,他好奇的问道,“结果怎么样?实验应该结束了吧?”
  白天出去逛的时候,他和卢大响也谈了几句,都觉得成品不可能再有提升。
  王浩的分析做的似乎是很专业,但材料研发是靠分析就能做的出来的吗?
  励继平见到丁宗权,只是抿了嘴没说什么,随后拍了下丁宗权的肩膀,就朝着电梯口走过去了。
  岳智全的表现也是一样的,拍了下丁宗权的肩膀,然后跟上励继平的脚步。
  丁宗权满脸都写着疑惑,还是卢大响拉了一把曹东明,问道,“结果怎么样?”
  “1、7、9、0。”
  曹东明说了四个数字,也摇着头走开了。
  卢大响半张着嘴愣在原地,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几个人的反应都是这样了。
  抗拉强度1790!
  这是一个远超国际最高水平的数值。
  哪个团队能做出这个级别的成果,肯定会被圈子里许多人讨论,包括研发过程、经历、成果、获奖等等,甚至研发中的细节、发生的事情,都很大可能会传出去。
  丁宗权是公开质疑王浩的,而且还被直接怼了回去。
  当时在场的有金属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员、副研究员,还有他们几个专家评审,事情几乎肯定会传出去,不一定是圈子外,但圈内的人士很大可能会知道。
  到时候,丁宗权大概率会成为圈子里的笑柄吧?
  他不止是被小年轻怼了回去,事实还证明,小年轻是很不一般,做个分析报告,就能让项目成果有国际级的巨大突破。
  其他人会怎么说?
  “我会不会被牵连?”卢大响有些后悔白天跟着丁宗权去旅游了,他仔细想想和自己似乎没什么关系。
  然后就看着丁宗权摇了摇头,叹气的把数字说了出来,“曹东明刚才说,1790。”
  “什么?”
  “1790。”卢大响重复了一遍,再次叹了口气,赶紧去找了励继平了解情况。
  这个消息还是让丁宗权自己慢慢消化吧。
  ……
  三天后。
  金属实验室向自然基金材料科学部提交了成果报告,顿时引起了新一轮的震惊。
  哪怕是提前知道消息的人,真正刚看到‘抗拉强度1790钛合金’的介绍,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接下来就是项目审核、结算以及其他后续问题了。
  绝大部分事务都和王浩无关,在完成实验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一的上午,他就乘坐飞机返回了西海。
  临行前,彭辉拉着他说了一大堆感谢,还特别说明成果会把他列为‘贡献第一’。
  曹东明则拉着王浩,想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项目。
  王浩拒绝了。
  之所以帮助金属实验室做数据分析,一则是看在夏国斌的面子上,另外考虑的也有其他两点。
  一点是他有数据挖掘、概率以及泛函分析的课程,做相关的研发速度很快。
  但学期都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数学挖掘导论》已经结束,其他两门课程也只有一周的课。
  另外就是,超抗压合金材料是前身‘跌倒’的项目,他也想参与进去做研究。
  现在研究已经完成,他确实对材料学研究兴趣不大。
  所以对于彭辉所说的什么‘成果贡献第一’,他更关心的是,成果上报、获奖之类,能不能得到额外的奖金……
  即便是不缺钱,多拿一点也总是好的。
  在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王浩顿时感觉浑身轻松许多,放下了一个项目研究的压力,任务结算再次获得一千点教学币,他就可以自由的做研究,而不是紧张兮兮的做分析。
  他首先和水木大学那边,确定了年后去做报告的时间。
  然后就是上上课,到办公室里闲聊上几句,偶尔也会进行自己的研发,他和曹东敏说的是真的,已经有了下一步的研发想法。
  【任务三】
  【研发项目:质数分布概率研究(难度:s)。】
  【灵感值:55。】
  这就是方向的来源,随着灵感值不断的提升,他的想法也渐渐完善起来。
  虽然只是刚刚找到方向,但还是知道该怎么做。
  看书!
  看论文!
  王浩是准备研究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解决一些和数字规律有关的问题。
  新的数学方法,可是很不容易的。
  他倒是也不着急。
  ‘任务一’灵感值才只刚过半,还有新学期的课程还没有定下来,年后还要去水木大学做报告,身上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年前的一段时间比较空闲,适当的放松休息一下,有精神再去思考去研究也挺好。
  周五的时候,科学基金发布了一则重大消息。
  自然科学基金发布公告,决定资助优秀青年科学项目340项,每一项资助经费为130万元。
  这是一则公告,也是一则新闻,很多媒体顿时进行了报告,并列出了所有获得资助青年学者名单以及所申请的项目。
  王浩的名字以及申请的‘质数分布概率研究’项目赫然在列。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大机密?怎么可能!
  ‘优青资助公示’的新闻并不受关注。
  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基金资助的公示,好多项目名字也看不懂,看一眼只是觉得很厉害,其他就没什么可关注的了。
  那些关注优青资助的都是学术圈的人,他们都可以说是专业人士,只要仔细看一眼新闻,就能注意到王浩的名字和项目。
  王浩的名字倒是很平庸,即便是看到这个名字,也很难想到西海大学的王浩。
  但是,项目内容实在太特殊了。
  ‘质数分布概率研究’,一看就是最高难度的数学研究,而且是归属‘解析数论’领域。
  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名单中,类似的研究几年都见不到一个,一般能申请到的也是顶级数学教授,而他们申请的都是面上项目。
  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的大多都是数学应用研究,数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多数面向的都是偏微分方程以及泛函、拓扑研究等领域。
  年轻学者研究数论,能获得资助是极为少见的。
  原因也很简单,评审专家不会相信有年轻学者能在数论领域获得成果。
  这和年龄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涉及的领域难度太高,国际上数论领域的成果都非常稀少,甚至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解析数论的每一个有影响力的成果都会是最顶级的研究。
  有好多学者看到优秀青年资助公示名单中,有王浩申请的质数分布概率研究,也顿时感到非常的惊讶。
  在知道王浩完成过阿廷常数的存在性和有界性论证,倒是觉得能通过优青评审也是很正常的。
  优青评审很大程度上看的是申请学者以往的成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