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带人前去传令的冯去疾也已经返回。
  也没空手,还带回来一串儿的官吏。
  最显眼的有四个,三川郡监御史、郡
  尉,洛阳县县丞、县尉。
  周邈点完名,下到地上。
  冯去疾上前回道:“郡县两衙官吏,受郡守和县令胁迫,不敢来迎仙使。如今得知两位首恶已经被缚,皆愿随臣来助仙使。”
  周邈:要说真没点猫腻,你看我信吗?
  冯去疾: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仙使可以信。
  话可能不对,但理没错儿。
  无非是杀鸡儆猴起效果了,于是见风使舵投诚而已。
  周邈点头:“如此甚好。”
  “大典筹备已毕,这就开始罢。”
  ……
  始皇帝二十七年,冬十一月望日。
  仙使邈晨主大典于咸阳,与始皇帝别。
  驭神兽瞬行千里,午至三川洛阳。
  掘成周大社厚土,日中筑三丈登仙台。
  日跌唱名四千七百二十人,诸事俱备……
  ——摘自《秦书·仙使邈传》
  ……
  晡时,日至于悲谷2。
  三丈夯土高台之下。
  三川郡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悉数到齐,于左右两侧排队列阵。
  二十尊钢铁神兽以环抱之势,矗立高台外围。
  以钢铁之身为屏障,隔离观礼黔首,护卫身后仙使。
  在此之时,仙使周邈身披玄黑金绣礼服。
  抬腿迈步,一阶一阶地,步上了厚土筑成的高台。
  相比早晨在咸阳城中举行的赐福大典,洛阳这一场大典——
  无人狂热高呼仙使千岁。
  数万洛阳黔首肃静立于原地,抬头仰脖,视线随登阶的身影移动。
  也无三公九卿,与文武百官。
  台下只有英布、冯毋择、冯去疾一干人等,及郡县两衙官吏,分列高台两侧,整容肃立。
  所幸还带了一个礼官。
  从咸阳带来的熟人礼官,在周邈登顶高台后,才将隐于台顶的身形现于人前。
  高声唱道:
  “维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仙使东出,巡治驰道,赐福黔首……”
  讲清事情缘由,照例又歌功颂德:
  “始皇帝仁,罪赦天下,恩诸
  遗民。科举取士,道通政达……”
  最后还是老规矩,告诫训话:
  “望尔勤勉,深忌怠懒……”
  礼官说完开场白,就轮到周邈登场了。
  周邈往前一步。
  双臂平展,大风吹来,广袖大摆绽开,形如展翼。
  轻轻振翅便能乘风归去,仙逸高远之姿尽显。
  洛阳数万观礼黔首抬头仰脖,极目望去,胸腔中如有鼓擂鸣。
  他们在屏息期待仙使赐福,仙迹显灵的那一刻……
  “叮!”
  极静之下,九天仙音随风入耳,在颅腔中盘旋回响。
  正值此时,一轮满月陡然升于高台,其大遮天盖地,其明煜煜生辉!
  这一尊玉兔之浩大光明,西天那一只金乌,都被比得渺小黯淡了。
  就在数万洛阳黔首,被陡然升于仙使之怀的满月,震撼当场时,忽然洪涛巨浪拍崖之声!
  如仙界天河奔流之声入耳,而双目之中,已是月辉流浆的绝丽之景!
  月辉落地,化成仙稻米,在高台前堆起一座连绵仙米峰。
  这是!这是!仙使赐福的口粮!
  高台旁的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看清高台之下,是那聚成山峰的稻米。
  或呆若木鸡,或屏气凝息,或激动得面红耳赤!
  还不等他们稍作平复,抬头再去看高台。
  叮铃仙音,二度入耳。
  只见月辉映照得地面一黯一明之间,一匹匹月辉染成的仙缎,便坠于仙米之上!
  仙米峰被砸成平原,仙缎取而代之堆成布山。
  终于来得及抬头再去看时,第二轮圆月消隐,仙音乍起时第三轮圆月升起。
  接着便见圆月之中,一片红霞闪现。
  定睛一看,正是叠成方块的霞红色工装。
  粮布已然赐下,当然是工装了!
  至此,仙使赐福大典实际已经结束了。
  但周邈并未像往常一样走下高台。
  而是再次平举双臂,再缓缓下压,示意安静。
  如此三次,高台之下的役夫和黔首尽管依旧心潮澎湃,不能平静。
  也不再发出
  喧哄之声,但神情狂热,面红耳赤!
  ……
  “本使今日受基建仙的神谕,为三川郡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赐下应役做工所应得的工餐、工装和住宿补贴。”
  “然基建仙神通广大,知往昔未来,晓九州四海,已然预见财帛动人心、杀人劫财之事。
  特令本使告诫天下万民:不可动此歹心!尔等动心动念,或能饶恕,若敢劫财,仙人必将严惩!”
  “生时用世间万般惨事磨你,死后以阴曹地府酷刑罚你!”
  周邈冷面肃容,转达了基建仙的神谕。
  而后又高声道:“本使受始皇帝陛下旨令,转告尔等——
  仙使已经赐福,然若有劫财者,依秦律罪加一等惩处;
  若有劫财又杀人者,依秦律罪加三等惩处,并连坐三族,后裔五代之内不得科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