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1839> 第152节

第152节

  楚剑功随手翻了翻面前的四本书:“据礼部报上来的资料,在共和起义以前,广东在籍秀才有数千人,童生逾万。除去年纪比较大的,以及和共和势不两立的顽固分子,礼部估计参加科举的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广州知府高不胖已经在海珠区划了一块地方出来,充作学馆,凡是愿意接受辅导的青年人都可以去那里温习,互相交流。”
  “你们的任务就是,”楚剑功加重了语气,“到学馆去担任辅导员。”
  看到洪仁玕等人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楚剑功说:“我知道你们都希望参加共和军,带兵,到前线去。年轻人嘛!但我告诉你们,现在我交给你们的工作,比打仗更重要。你们可不是给人解释解释书上的几句话就完了。你们要把青年组织起来,青年就是一切。”
  凡是到学馆的青年,要让他们以自愿的形式,组成十人以下的学习小组,选举一人担任组长,若干个小组组成一个青年儒学学习班,设立一名辅导员。担任辅导员的,就是洪仁玕等八十多名第四期毕业生。
  在学馆的所有学习班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专属于青年的学习组织——青年儒学复兴会。
  “青儒会将形成一个网络,从学馆扩张到广东全省,以后还要推向全国,把全国的进步青年,都团结在青儒会,也就是正儒的旗帜下。”
  24 格莱斯顿的报告
  12月24日
  尊敬的皮尔首相,阿伯丁外相:
  在明年春天国会开始时,请帮我向国会提交这份外交报告。
  璞鼎查爵士在一八四一年乘轮船来到印度,麻恭少校在一八四一年乘轮船携带南京条的到英国去,雨人都是取道苏伊士地峡“横跨大陆”的路线,这雨件事都被认为是有特别重要性的。在一八四三年,大英轮船公司为从南安普顿到香港的每月快班船采取了这条航线,一个小的木制明轮船“满丽伍德夫人号”总吨数五五三吨,这就是当时航行在远东和英格兰之间效费比最高的船舶。
  这就是当时交通情况,就在这种情况下,西洋商人在条约所准许的自由下前往发展对中国的贸易。
  在一八三四年他们已趣从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所加在英国商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一八四二年中国垄断的重担也被撤除,他们得到了在五个口岸无限制贸易的权利,不再局限于广州一地。
  外国人数是二五九名,其中一四七名是履于二十四个商行的英国人,四八名是属于四个商行的港脚人和其他来自英属印度人,四九名是属于十一个商行的美国人;再下一年,在一八四三年,总数是三五二名。
  新口岸的开放和澳门的兴起,对于贸易起了一个很大的刺激作用,
  在一八四三年,在除广东以外四个通商口岸共有二一九个商行;其中一百一十一个是英国人的,四十五个是港脚人和其他印度人的,二十三个是美国人的,七个是普鲁士和其他德国人的,六个是葡萄牙人的(在澳阳的不包括在内),五个是瑞士人的(是制造撞表的),六个是法国人的,二个是荷兰人的,三个是丹麦人的,二个是秘鲁人的。
  上海是在一八四一年十一月十七日由我通告开埠通商的;美国第一任公使是亚伯拉罕林肯。
  上海城墙与河之间有一片城郊,就象一个中国城常有的情形一样,它的面积很有限,在它的上面不容有任何房屋的;后来外国租界所占的地区就是一块没有房屋的荒地。所以,在上海并没有发生一个象在福建和广州“反入城”事件。
  商人和傅教士都在城里有房屋。因为中国人并未坚持把外国人排斥出城,外国人也就不坚持留居在这观瞻和嗅味都不好的城里,
  经过协商,英国和美国,还有其他的外国人获得在城外取得土地建筑房屋的权利。英国颁事首先为公使馆租了一块二十三英亩的土地,现在的英国公使馆就座落在这块地区之内;根据一把四二年,我本人与上海道台胡林翼签订的条约,北以苏州河为界,南洋泾浜为界,东以黄浦江,西面的界址却井未确定,在这个地区内,准箭英国臣民得与中国士地所有主以私人契构取得土地。包括一八o英亩的面积;
  美国人主要在苏州河北岸到虹口发展他们的租界。为了商务和管理的方便,英美租界顺利的合并了,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工部局,英国三个席位,美国和清国各一个席位,最后一个席位用来引诱和安抚其他西洋国家。
  上海的生活条件比广州要惬意得多。有广大的空简足供愉快的生活,又没有商馆的限制,井且还有前往四乡去的充分自由。
  在这些情.况下,贸易繁荣了,西方商人终于进入了他们期待的那个黄金时代,仅仅英国在上海的出口,1843年就有四百万元,相对于战争以前,是大大增长了。而我们进口商品的大宗,茶和丝,其全世界最好的产地,就在上海一百英里以内。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苏州和杭州,直接纳入上海口岸的行政范围以内。
  但另一个口岸,宁波的情况就不那么理想。
  照它作为葡萄牙和早期英国贸易的商港的历史看来,宁波是曾经被寄以很大的希望,但是这些希望却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个口岸是在一八四一年十二月英国领事到达时正式开放的;这个口岸的贸易假如能发展起来的话,无疑会象在上海一样,划出一块外国人侨居的区域,可是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作到,只是指定一块外国人可以在里面居住的区域。这个区域是和中国城位置在河的主流的同一边,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却被河的支流所分开;凡是同这口岸贸易有关的人们,无谕是中国人或外国人,都受到拘束和压制。
  总之,宁波的萧条是由于其道台叶名琛的无所作为所导致的。
  但我们不急于放弃,也不急于改变策略,上海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上海的商业饱和之后,我们仍旧有时间来调整在宁波的政策。
  福州的开放比宁波还要缓慢。这个口岸直接处于闽浙总督刘韵珂的管辖之下,这是一个技巧娴熟的官僚,非常擅长使用官僚的诡计,幸好公使馆的行政总管汉弗莱先生也很擅长这样的诡计,我们不至于落到下风。但福州当地的领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简而言之,刘韵珂对我们总是很客气,却在一切事情上都不合作。目前,我们只是保证福建的茶叶能够稳定的运往上海。
  厦门位置在荒芜不毛的厦门岛上,它的繁荣完全依靠与台湾的、经由由西班牙人而与菲律宾的以及与南洋群岛的对外置易;在十七世祀和十八世耙时侯,它是荷兰贸易和英国贸易的中心。厦门道台沈葆桢是一名能干的官员,但对贸易事业并不熟悉,据厦门领事报告,沈葆桢在竭力学习我们的知识。另外,美国人对厦门有一种独特的兴趣,至于美国人的真正目的,还有待观察。
  广州,或者说广东,局势最为复杂。我们熟悉的楚剑功将军和李颖修局长领导的叛乱,使得广东这个省份脱离了清国的控制。以我所认知的这两个人的能力和眼界来说,他们毫无疑问将夺取整个清国,假如不列颠不加以干涉的话。
  这两个人对贸易的理解是超前的,对我们的商品输出是欢迎的。1843年英国在广东的贸易总额超过一百五十万英镑,七百五十万元。然而,据澳门的额尔金勋爵报告,广东正在成长起来,成长为新兴的工业重地,考虑到广东的面积和资源,比英格兰行政区还要大,而且人口远过之,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遥远而实际的威胁。连不列颠本身都无法承受两个英格兰行政区的竞争,那么,就更不可能容忍在遥远的远东地区出现另一个英格兰。
  贸易之剑所向无敌,但这把剑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然就会被他所伤。因此,英国的广东政策,必须从我们的清国整体政策中独立出来,我建议在下一年度,不再给予广东省与清国其他口岸同等的贸易条件。
  从外交上说,我们必须对叛乱保持谨慎态度,这毫无疑问是合乎道义的,必要时,我们应该以保护贸易自由的名义,对广东进行禁运和封锁。
  至于另一个叛乱,太平天国,只是中国古老的农民造反,将他们作为异地文明的标本来观察就可以了。
  ……
  写完了给国会的报告,格兰斯顿又给议会的反对党领袖巴麦尊勋爵写了一封私信:
  ……感谢您邀请我与您共同创立自由党,不胜荣幸,乐意之至。我们在宗教上的分歧无法掩盖我们对自由贸易的信仰。……
  ……我的朋友埃文斯勋爵将参加明年春季进行的威尔士三个郡的国会补选,请您坚定的支持他,并教导他在国会的言行举止,请您相信,埃文斯勋爵正直而高贵,是一位具有古典品德的绅士,您的支持绝对是正确和有益的。……
  在和巴麦尊爵士谈过党务问题之后,格莱斯顿再次写信给他的老朋友,政敌,著名的小说家,现任财政大臣迪斯累利。在信中,格莱斯顿主要核对了清国贸易的税收账目。但在最后,格莱斯顿写道:
  著名小说家迪斯累利先生,你的那一本宣扬你的扩张政策的小说,《内斗帝国》,已经写了九年,明年将是这本书开始连载的十周年纪念,祝你能够好尽快完本。
  最后,我讲一个东方故事给你听。是我在清国听到的,富含深刻的哲理。“很久以前,有一个太监……”,本杰明,依你的聪明才智,你能猜到故事的结局吗?
  25 运河
  12月28日
  “珠江的支流北江上溯到湖南郴州,而湘江也在郴州发源。如果我们能够沟通北江和湘江,那么,运输沙船将可以从广州直下湘江,出洞庭,入长江。如果把北江的另一条源头浈水和赣江沟通,那么整个中国南部,都将在十天船舶航程以内。这也就是大都督府交给我们工部的任务。”工部尚书范中流说。
  “不可能的,北江的源头浈水和武水的流量都只能走木船。要1200吨标准驳船通过武水那种小溪流,只能是痴人说梦,痴人说梦懂吗。”军工总监小白狼炫耀着自己刚学会的汉语。
  “将河底掘深呢?”南洋总局动力本部负责人青铜丽人说道。
  “水量不足,1200吨船舶根本浮不起来。或者,”黄埔造船厂设计总监蓝云光头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小型船舶,比如那种人力的小木船,在郴州实施转运。对了,我们现在控制郴州了吗?”
  “是啊是啊,先把郴州打下来,然后抓几个女奴。我听说,中国湖南出美女啊。”电气本部总监兰度说。
  “这不归我们操心。”范中流集中重点:“现在讨论工程问题,如果用小划子转运,那要我们干什么?”
  ”我倒是有个主意。”范中流说,“我们可以挖一段导流渠,分为三段,每段用船闸隔开。每当船舶从武水驶到韶关以上的时候,我们就放下下游的船闸,这样,水流就会集中在导流渠里,水面会慢慢升高。等水深足够了,船舶就开进导流渠,使向湘江,然后在郴州段打开船闸,放水下行,拉平水面,船舶继续驶入湘江。”
  “那就要挖一条运河,仅仅凭着两条小溪流,水量够吗?或者,你是说……”小白狼突然打住,他发现大家都想起了什么。
  “莫里斯河升船机?”在座的众人都受过系统的工程教育,对这个工程史上的经典都很熟悉。
  十九世纪建造的最著名的提升系统,是英里斯运河上使用的一套令人吃惊的升船机。该运河建于1825-1831年,以连接哈得孙河与特拉华河。运河要把水面提升超过900英尺,进人阿勒格尼斯分水岭上的顶部湖。整个运河共设了22座船闸,每座闸都建于升船机的顶部,水可以流向它下面的.湖塘,比降l:10或1:12。一艘79英尺长、载重达30吨的驳船被带进闸内。在拦水坝空着的时候,船只就停在一辆在轨距不大于1英尺的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车上。当较低的一道闸门打开时。船只依靠重力下降,并由制动装置来控制。当轨道伸入下面的湖塘并在水下变平时,船只就再次平稳地水平浮起。如果方向是向上,就把上述步骤反过来。支船的托架由一种被称为纹盘缆绳的装置拉上升船机.所用的动力是由一座水车提供的。
  这种装置的效率相当高,总重达100吨的托架、驳船和货物,用3到5分钟时间就可以垂直提升英尺.,提升费川还不到常规的船闸提升一艘驳轮到相仿距离需用水量的费用二十分之一。
  “还是有问题。莫里斯河升船机只能提升总重量120吨左右的船舶和货物,我们现在讨论的沙船增加了十倍。”
  “虽然十倍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有一种400吨快速驳船正在设计中。”蓝云光头说,“这种驳船可以在郴州专门进行转运,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从广州直达长江。而且,郴州的地形,比阿勒格尼斯分水岭简单。如果我们控制了郴州的话,也有丰富的劳动力来完成这项工程?”
  “征发郴州的居民?那按什么水准支付报酬呢?虽然这里的人工比美国要便宜……”
  “美国的人工费用?美国的黑奴都有牛肉吃,……”
  “对呀对呀,牛肉在广州是奢侈品,好久没吃牛肉了。”
  “不要跑题。让锦衣卫去操心人工,他扪有负责建设的橙队。我们只负责工程。”范中流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认为在工程上可行的举手。”青铜丽人说着,举起了自己的手,“一个至少比莫里斯河升船机大四倍的工程,必然让我们在工程史上留下名字。”
  小白狼马上跟着举了手。
  只有兰度有疑虑的说:“电气控制技术还不成熟,这么大的工程,我仍旧有些担心。”
  “电气部分是新兴技术,钧座英明的指出,新兴技术要通过工程来带动它的发展,我们在郴州航运工程中广泛采用新技术,钧座一定会支持的。所以,不要怕失败,失败了,钧座会为我们承担责任。”范中流很清楚楚剑功对新技术的态度。
  “再次表决!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请退场。”
  所有人都举了手。
  “那好,我负责航道设计。将上游截弯取直。”范中流说,“电气部分是兰度,动力部分是青铜丽人,转运驳船改型是蓝云光头,提升链条的传动部分呢?小白狼,你负责?”
  “我?我是做枪炮的。”
  “可以让我的师妹试试。”青铜丽人说,“洛丽塔-伊洛科斯-斯大林,曾经在维克斯兵工厂实习过,参加过炮塔传动设计。英格兰歧视女性,她就和我一起来到广州。”
  “一个实习生,能行吗?”范中流说。
  “我会帮助她。”青铜丽人不满的瞪了范中流一眼。
  “我也会帮助她。”小白狼赶紧说。
  “那好,一个月,各单位必须拿出原始设计图。鉴于我本人在这项工程中的整合作用,因此,郴州航运工程的代号,就是范铝杯工程。以纪念荷兰范铝杯家族有了我这么一个伟大的成员。当然,你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己的设计,比如萝莉传动系统,青铜丽人动力系统,蓝云光头二号驳船,兰度电气。我想,钧座一定会同意的。”
  ……三天后,锦绣成衣厂。现在这个厂搬迁到广州聚贤坊,规模也得到了扩大。深叶正在用联动式缝纫机缝制一件棉军装的内衬,突然,带班的班长喊她:“1217,门口有人找。快去快回。”
  1217,是深叶在锦绣成衣厂的编号。
  深叶到了工厂大门,看见深河等在那里:“哎呀大哥,你怎么来了。”
  锦绣成衣厂现在实行全天工作制,12小时两班倒,深叶自进了厂以后就没见过深河。
  “我有任务,春节不放假,可能要去韶关以北,具体是哪里还不清楚。西洋新年休息一天,就来看看你。”
  “可我们明天不休息呀。不如我请假吧。”
  “请一天假,扣五分呢。算了。这是我今年的薪水,二十个大洋,给你十八个,帮哥管着。”
  “我给你管着,等你娶嫂子。”深叶说,“哥,累了吧,我去门房给你讨杯水。”
  过了一会,深叶回来了:“哥,喝水。”
  “这工厂做活,也挺累的。”深叶说。
  “总比在家种田吃天好,我们俩加起来35块大洋呢。”
  “哥,今晚你到我们厂来吃饭吧。食堂的饭比外面便宜,还有油渣汤。”
  “行,饭点我过来。”
  “我厂里有个大姐,和我挺要好的,到时候一起吃饭吧。”
  ps:祝大家新年快乐
  ps:元旦前都没法上网,这几章都是自动发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