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
江府天天进出带着药童的名医,周边的邻居,也就是当地的村民还以为江青云生了重病。
江府的人跟村民买食材,雇村民修路种地等等。自从有了江府,村民的日子就比以前好过些了。
村民都关心江青云的身体,怕这个财神爷没了,家里跟着少一笔收入。
有几个胆子大的村民特意守在路边问负责采买食材的厨子。
厨子认得他们,这种无需保密的事说出来也无妨,答道:“周伯是府里的管事,年近六旬,生了怪病。府里这些天请遍了燕城的名医,是为给周伯瞧病。”
“原来是府里的周伯生病。”
“周伯不是好好的吗,昨个我还瞧见他带着人去巡查树林。”
“这么冷的天,周伯他老人家要保重身体。江老爷也要保重身体。”
有一个村民想了想,歪着脑袋道:“我听说礼村有个小神医,医术特别高明,专治疑难杂症,你们府把小神医请来给周伯瞧病。”
“礼村小神医。”厨子记在心里,采买完食材回到府里特意在福伯面前提了一嘴。
昨个福伯从几个护卫嘴里听说礼村小神医,还听说李家混糖月饼、李家豆腐、李家豆腐皮都是出自小神医家,这不正准备跟江青云提提,又有厨子提了礼村小神医,看来小神医在当地小有名气。
可是几个人都提了小神医,偏偏没有一个是郎中,更别说名医了。
礼村小神医要是医术高明,怎么没听燕城、长平县、尚县的名医提起她?
“礼村小神医?”江青云听到这五个字,脑海里闪现出在燕王府见过的用老藤编织的安全帽。
福伯也是很担心周伯的病,虽然没亲眼目睹,可周伯额头上的乌青就能说明发病时的痛苦,问道:“老爷,这么多名医都瞧不出老周的病,您看不如死马当成活马医,老奴派人把礼村小神医请到府里来给老周瞧瞧?”
“好。”江青云只说了一个字。心里对这个小神医及她家只有淡淡的不屑,却没有半点好奇。
燕城十一月冬天,天气冷到大晴天人站在官道上随手擤的鼻涕甩在地上立刻就能冻住。
礼村的人就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卖豆腐、豆腐皮。
村民为了不让豆腐、豆腐皮冻住,给它们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棉被打开,豆腐还是冒着热气。
“李家豆腐六个铜钱一斤,豆腐皮七个铜钱一斤。”
“豆子都涨价了,成本高了,豆腐、豆腐皮只能跟着涨价。”
“天可怜见的,这么冷的天,能把狗都冻死,我出来卖豆腐,你们还不想让我挣点辛苦钱?”
葱、萝卜都涨价钱,李家豆腐、豆腐皮也涨价了。不过以前的主顾还是花银钱买李家豆腐、豆腐皮。
“今个豆腐皮只进了两斤,半个时辰前就卖光。”
“豆腐只剩这么一小块了,不到一斤,有个七、八两,我便宜卖给你,三个铜钱拿去。”
李家豆腐、豆腐皮就算涨价,买卖仍是特别红火。
礼村的人卖李家豆腐、豆腐皮就没有卖不完原自拿回村的。
豆腐引来了长平县、尚县的酒楼掌柜,他们不想从礼村人手里买豆腐,要从李家直接进豆腐,这样一斤能少花两个半的铜钱,还有豆腐皮,购买量也不小,只有跟李家直接打交道才行。
再者,他们想跟李家搞好关系,以后李家有什么新鲜吃食能想到他们。
李家正准备后日的满月酒,卤猪肝、酱猪肉、炸肉丸子、炸豆腐、炒花生,李山父女、李山正在厨房忙的脚不沾地,见两县的两个掌柜来了,李山父女只能先放下手里的活,跟他们谈买卖。
长平县酒楼的掌柜开门见山,“我家酒楼每天跟你家买三十斤豆腐、十五斤豆腐皮。”
三十斤豆腐能做出五十道炒豆腐、豆腐汤。十斤豆腐皮配上萝卜大葱能做出二十道炒豆腐皮、凉拌豆腐皮。
在酒楼里面豆腐皮的利润比豆腐高,但是点豆腐的食客比点豆腐皮的多,所以酒楼进的豆腐比豆腐皮多。
147炸丸子与一记耳光
尚县酒楼的掌柜道:“我家酒楼要的量跟他家要的量少一点,豆腐二十斤,豆腐皮十斤。”
尚县的人口不如长平县多,酒楼的流水同样如此。
李如意道:“我们卖给村人的豆腐一斤四个半铜钱,卖给你们不可能是这个价,五个铜钱。豆腐皮就六个铜钱。”
两个掌柜面面相觑,亲自上门一趟,每天才省了几十个铜钱,没有达到期望值,“我们量要得不小,你们家就不能便宜些吗?”
李如意态度比较强势,“你们也瞧到了,我们家人少活多,每天产的豆腐、豆腐皮是有数的,能挤出几十斤卖给你们已是尽力而为,价钱上面莫要再多讲。”
李山在旁边听着,也不插话,做买卖上面全家人都不如李如意。
“得了。那就这样吧。你们家也不容易。”尚县掌柜看着年龄跟女儿相仿的李如意,这么小就能跟人谈买卖,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你们是开酒楼做大买卖的掌柜,我们家是做小买卖的小门小户。”李如意这就去起草契约。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是跟外人做买卖,李家做买卖除了有权势的官府人外都得签买卖契约。
李山给两位掌柜每人送了一个一尺高的黑瓷坛,憨笑道:“这是我家做的泡菜。你们拿去尝尝。”父女二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买卖做成了,还把泡菜推销出去。
“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泡菜。”
“你们家有心了。谢了。”
两位掌柜收好契约,拿着一坛泡菜乐呵呵走了。
李山把他们送到村口返回,进了厨房,笑道:“他们吃了泡菜说不定就要从咱们家进泡菜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