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三国之化龙> 第321章 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

第321章 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

  谁是乱臣贼子?
  骤然听到这个问题,李易几乎是在瞬间就感觉到身后一阵寒意袭来,整个人仿佛被什么噬人巨兽给盯住了一般。
  随着李易在这个乱世生活的越来越久,做各种事情也是越发的如鱼得水,上次有这种感觉,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事情了,然而,今天却是再次出现了。
  而且,陆康问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没有预兆,李易更是没有丝毫的防备。
  为了避免乱仲出错,李易没有回答,甚至都没有抬头。
  他不知道,陆康问出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在他身上发现了什么疑似乱臣贼子的迹象,这才会忽然出言试探。
  如果真是如此,今日之事肯定不能善了,死的人也不会少。
  想到这里,李易暗道一声大意,自己果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反派啊,看到一个未来敌对阵营的忠臣义士痛哭流涕,自己居然就被感动了,而且还卸下了心中戒备。
  这是个教训。
  当然,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李易并不能完全确定,不过,即便不是如此,陆康的这个问题也绝对是来意不善。
  李易是什么人?
  有名气,有官位,乃是当代的成功典范。
  可这些表面上的成绩并不能掩盖李易是个没有根基的草根的事实!
  别人想上位,只要干点涨名气的事,私下里再打通一些关系,再找个德高望重的人向朝廷举荐一下,然后就差不多了。
  可李易呢?他想扩张势力,需要不断的小心翼翼的暗中布置,将既定目标推入泥沼后才可以开始慢慢的蚕食。
  真的不是李易太怂,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本钱有多少,还不是人家圈子里的人,却进人家的圈子里抢食,是要被围殴的。
  也就是说,这天下诸侯,绝大多数李易暂时都不能惹,最起码不能明着招惹。
  现在陆康问李易的这个问题,如果不是针对李易本人,那就是旁人了,而天下间目前有资格去当乱臣贼子的,全都是李易目前惹不起的,而陆康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把李易往火坑里推么?
  李易低着头,一动不动,明显是在思考,陆康清楚自己的这个问题很尖锐,不好回答,所以也没催促,就静静的坐在李易对面等着。
  许久之后,李易抬起头来,面带歉意的笑道:“季宁公此问实在是为难李易了,易自入洛阳,到如今南阳,满打满算还不足一载,相识也不足百人,若是让易对身边之人评价一二,或许还能勉强说上几分,但对于那些名传天下的人物……井底之蛙若是轻言鸿鹄之志,岂非不自量力?
  李易说罢,再次恢复了之前微微低头的姿态,而陆康看着他这模样,眼中神色却是颇为复杂。
  李易之前的猜想可以说是对了一半,陆康确实是有试探一下李易的想法,只是李易这家伙该怂就怂,缩的严严实实的,而且外表还无比的圆润,没有半点炸刺的样子,让陆康可以确定,李易肯定是有什么隐瞒,甚至是心虚,但他也不敢说李易真的就是个乱臣贼子了。
  毕竟李易的外在形象实在是太好了,跟“坏人”二字几乎完全不沾边。
  而这个状态,正是李易故意表现出来的。
  在最初的惊惧过后,又了解到陆康可能会算计自己,李易迅速将心中乱七八糟不必要的情绪丢到一边,心神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也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即便陆康是真的对自己有所怀疑,但一个已经下岗的太守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另外一个太守拿下?
  那样的事情若是发生,陆康就不可能是忠臣义士了。
  陆康盯着李易看了半晌,见他始终没有什么异常反应,最终叹了一声,善恶暂且不谈,但面前这年轻人是个小狐狸是一定了。
  眼前情况跟陆康想的有些出入,不过,陆康却没有放弃他原本的打算。
  只见陆康从袖中缓缓取出一块布帛,也不说话,直接放到了李易的面前。
  李易抬头,疑惑的看了陆康一眼,然后缓缓打开,登时,李易的脸色一沉,额头青筋都鼓了起来。
  原来这是一封书信,其中所述正是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事,且记录颇为详细,比如袁术是何时何地得到的玉玺,当时又是何等反应,而之后袁术又是怎么做的,等等全都出现在了这一封书信之中。
  可以说,任何人看到这封书信的都能得出一个结论,袁术要反,袁术想当皇帝!
  不过,如果这些消息只是让李易震惊与意外的话,后面的内容就让李易想骂娘了。
  大概是写下这封书信的人想要隐瞒自己身份吧,虽然对于袁术的相关记录颇为详细,但只要关系到袁术的那些下属,就是清一色的一笔带过,让人根本无从猜测这封信到底是出于何人手笔。
  所以,李易这个扬州体系之外的人,就很不幸的成为了其中唯一的“男二”。
  书信后段明明白白的写了李易是什么时候去见袁术的,李易对袁术态度如何,甚至还像是个跟宗狂一般,将李易每一次和袁术会面的时间,还有时间长短都记录了下来!
  这特么的……
  李易看到最后差点就把信给撕了,不是想毁灭证据,是单纯的生气,这是哪个混账王八蛋干的事啊!
  你说袁术造反就说他造反好了,干嘛非要着重点出我李某人?好像已经成为袁术的坚定支持者了似的!
  “呼——”
  李易长长的吐了口气,将书信放回,抬头问道:“季宁公这是何意?”
  李易没有问书信是谁写的,因为他知道陆康肯定不会告诉他。
  不过气恼之余李易心中也是感慨,这天下有才之人何其多,真的是到哪里都不能掉以轻心啊,这趟扬州之行还没彻底结束呢,就遇到了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而陆康现在将这封信拿出来,用意是相当的耐人寻味,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究竟想干什么?
  刚刚李易阅读信件的时候,陆康一直都在盯着李易观察,结果却是再次让陆康感到意外。
  尽管李易在最一开始表现出了明显震惊,但情绪很快就趋于平稳,并没有一个乱臣贼子被提前揭穿阴谋之后该有的惊慌失措,至于说最后,虽然李易情绪起伏较大,但陆康分辨的出,李易只是单纯的气愤罢了,心虚可能会有,但绝对不多。
  陆康将信件收好,轻轻摇头道:“襄侯错了,这话应该是老夫问襄侯才对。”
  “呵呵……”
  李易皮笑肉不笑,道:“如此,李易无话可说。”
  陆康表情一滞,他感觉得出,现在的李易与刚刚见到他时有了明显的变化,先前的李易是个十足十的晚辈,低调谦逊,对他恭敬有礼,而现在的李易却已经成为了一个政客,貌似还是滚刀肉的那种,可能对他依然保有几分尊敬,却是再无半点迎合。
  陆康有些为难,在他想来,李易看到这封信之后,不管是气急败坏也好,还是为自己大声申辩也罢,总之反应应该是很激烈的。
  要知道,陆康自己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可是把茶碗都打翻了,特别是看到李易可能会在南阳为袁术策应,帮助袁术一下雄跨荆扬二州,陆康更是眼前一黑,好险没晕过去。
  可李易现在的温吞模样,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让陆康准备的许多后手也没了用武之地。
  又是一阵静坐,这回是陆康最先沉不住气,问道:“襄侯难道就不怕老夫将此书信呈到天子面前,届时只要天子一道圣旨,襄侯如今的名声富贵,全都会化作过眼云烟!”
  陆康声音严厉,身上也散发着无形的压迫,然而李易却是眨了眨眼睛,问道:“既然如此,季宁公今日为何还会邀我见面?”
  顿时,陆康表情一滞,刚刚凝聚起来的气势就像是被针扎爆的气球一般,刹那间消散一空。
  李易嘴角露出微笑,刚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李易的确是有些慌的,但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李易就想开了。
  因为李易可从来都没想过真的要跟着袁术造反啊,他可是大大的忠臣,这样他还慌个什么劲?
  相反,真到了袁术造反的时候,李易还会再一次以忠义之士的身份走上前台,甚至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最热衷谈论的英雄人物。
  至于说陆康这边,既然陆康都把信拿出来了,明显是想和李易谈一谈,那么,陆康肯定还没有大肆宣扬此事,不然跟李易就没啥好说的了,直接动刀子吧。
  当然,不排除一个可能,那就是陆康已经将这个消息送往了长安。
  这种情况对李易之后的计划是有影响的,不过李易也不是不能应对,因为现在的长安可乱的很,吕布,董卓余部,朝堂众臣,还有皇帝……
  李易感觉,真到了袁术造反那天,朝堂能做出的应对也非常有限,真正要看的,还是扬州左右各个势力的态度,因此,朝堂上纵然会针对李易所有动作,但只要李易扯扯皮磨蹭到袁术起兵,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一连几次都没能在李易身上讨到便宜,陆康也无奈了,只能坦言道:“不瞒襄侯,这封信老夫乃是刚刚收到,虽然传讯之人身份不便明言,但老夫可以确信,信中之事完全属实,襄侯是否同意?”
  李易这回没有装傻,点头道:“应当不差。”
  陆康深吸一口气,脸色严肃非常,问道:“倘若袁术真要行那大逆不道之事,襄侯打算如何应对,是固守本心,还是与奸人同流合污?”
  李易想了想,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季宁公既然已经看过信上内容,还如此问我,难道没有将李易当做那乱臣贼子?”
  陆康轻轻摇头,道:“老夫一生观人无数,却是看不出襄侯心中所想,虽然信中所述……襄侯与袁术关系暧昧,不过老夫认为,襄侯与那袁术不像是一路人。”
  李易笑了笑,这话说的不错,他确实不是和袁术一路人。
  李易又问:“季宁公如今打算怎么办?”
  对于李易避开自己问题,却连连反问,陆康并没有表示出不满,而是看着李易的眼睛认真说道:“老夫稍后就会将袁术得传国玉玺,且暗中谋逆之事上奏天子,同时还会联络扬州忠义之士,只待袁术起兵,或者另寻机会对其发动攻击!”
  李易眉头轻轻皱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之色。
  按照李易最后一次与袁术密谈时的约定,袁术竖起反旗后第一步就是奇袭荆州,可如果按照陆康说的这样召集兵马向袁术捅刀子,袁术发兵荆州的脚步有很大可能会被耽误,相应的,李易的计划也会出现意外,那么他就很难从这场战争中拿到他想要的好处了。
  见李易表情变得凝重,陆康眼睛一眯,问道:“怎么,难道襄侯觉得不该如此?”
  李易听出了陆康语气中的不善,但他并没有在意,只是问道:“季宁公如果提前招兵买马,可有想过,此事几乎不可能瞒过袁术耳目,且一旦事情泄露,季宁公马上就会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这点季宁公可能想过?”
  陆康呵呵一笑,道:“此事若成,便是老夫为大汉诛杀叛逆,若是事败,以老夫的一颗白头换来天下忠臣义士的警醒,倒也划得来!”
  饶是李易已经将心中那份对这种真正忠臣的好感压了下去,可听到陆康如此话语,还是忍不住呆了一呆,然后脱口又问:“季宁公高义,李易佩服,只是季宁公难道就不曾想过,如此一来,整个陆氏宗族很可能也要陷入危难之中?”
  陆康又是一笑,伸手指向门外,道:“这院中之人,享汉禄,食汉米,已近四百年,所以,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
  “……”
  李易拱了拱手,面对有这种情操的人,他除了表示钦佩还能说什么?
  看到李易哑火了,陆康终于再次发问:“老夫一切都已经如实相告,襄侯是否也该说一说自己的打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