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亚洲色>书库>综合其它>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第75节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第75节

  中秋家宴设在朝阳宫,与此同时,后宫王太后正坐在铜镜前梳妆打扮,高椎髻上只别了一把玉梳栉,一朵做工精巧的金菊斜插到发髻中。
  妆台上放了不少首饰,皆是她平日里喜爱的,她一一拿到头上比划。
  刘嬷嬷提醒道:“主子还是素淡些好,免得叫宗亲嚼舌根。”
  王太后撇了撇嘴,发牢骚道:“陛下丁忧三年便罢了,我也得跟着吃斋念佛,这叫什么事儿?”
  刘嬷嬷耐心道:“低调些总是好的,主子就当是为陛下好了。”
  王太后不痛快地搁下首饰,问道:“三郎可进宫了?”
  刘嬷嬷:“方才听内侍说已经进宫了。”顿了顿,“好像还是跟梁王一块儿的。”
  听到梁王,王太后失笑,“他俩怎么走到一块儿了?”
  刘嬷嬷:“听内侍说两人刚好在宫门口碰头,便一起进来的。”
  王太后把玩一支钗,似笑非笑道:“我这个弟弟倒真有点意思,不知瑞王和端王瞧见他跟皇叔混上了,会是何种表情。”
  刘嬷嬷掩嘴笑道:“必定是匪夷所思的。”
  王太后觉得心情大好,若是卫国公来了,那场面指不定剑拔弩张,她弟弟来了,那场面就有趣多了。
  此刻朝阳宫里热热闹闹的,梁王辈分最大,他一到场,所有宗亲都向他行礼。
  先帝只有梁王一个兄长和昭庆大长公主一个妹妹。
  梁王子女众多,年轻的时候是出了名的风流老头儿,哪怕现在七老八十了,依旧风趣有气度。
  昭庆大长公主则比他小得多,现年四十五岁,说起她的经历倒不比梁王差,也是个风流的主儿。
  昭庆在年轻的时候曾招过两任驸马,结果两个都死了,也没留下子嗣。后来闲着无聊,便养了不少面首,还开办了一个文社。
  说起她那个文社,还挺有名气,里头的成员皆是有才华的官家女子,要么琴技高超,棋艺精湛,要么就书画了得,反正总有一项拔尖儿的长处才能入得了。
  京中贵女皆以能入文社为荣,挤破头都想进去。但大长公主挑剔,要人长得漂亮的,有本事的才行。
  一旦你进入文社,便意味着婚嫁有着特殊的优势。
  毕竟那是才女贵族的圈子,同时也意味着宽广的人脉。
  只要哪家郎君听说女方是文社成员,家里的长辈总会刮目相看。
  王太后总是羡慕她,因为论起守寡,昭庆的小日子简直不要太爽,养面首,办文社,出入自由,我行我素。
  就她这个太后,天天守在深宫打打叶子牌,和几个太妃唠唠家常。稍微出格一点就是玩玩小太监,上回看中的小安子偏偏还被她老弟给杀了。
  这让她找谁说理去?
  老赵家的没一个不风流,先帝如此,梁王亦是,昭庆更是私生活混乱。
  当初她还曾惦记过王简那个探花郎,年轻水嫩,又正经,比她养的那些面首好了不知多少倍。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又生得俊,干干净净的雏儿,谁不喜欢呢?
  不过那只雏儿她也不敢轻易上手,那毕竟是卫国公的崽,又是天子的舅舅,太后的弟弟,她要想法子把王简弄到手,王太后指不定怎么搞-她。
  还是看看好了。
  这不,见到王简站在梁王身旁说话,昭庆还是挺诧异的。
  她一身华丽的大袖罗衫,梳着牡丹头,银盘脸雍容大气,周身都保养得极好,精气神儿也不错,看起来像三十多的人。
  “老哥哥。”
  昭庆娇滴滴地唤了一声,由嬷嬷搀扶着过去。
  梁王的视线落到她身上,打趣道:“往日昭庆是最磨蹭的,今儿倒是来得早。”
  昭庆朝他行礼,王简则朝她行礼。
  昭庆上下打量王简,一双眼睛把他里里外外看了一番,问道:“卫国公怎么没来?”
  王简答道:“回大长公主的话,家父染风寒病了,怕把病气过到宫里,故让晚辈来了这趟。”
  昭庆轻哼一声,扶了扶发髻上的珠花,调侃道:“那老乌龟,就不怕把你这崽子丢到赵家这群狼堆里拆骨入腹?”
  王简:“……”
  这话真是一箭双雕。
  也在这时,天子来了,众人行君臣礼。
  赵章一身常服,跟那群长辈混得不亲,见到王简在场,呼他过去说话。
  昭庆的视线一直粘在王简身上。
  那小子真真是哪哪都顺眼,明明是行伍出身,偏偏一点武夫的粗莽都没有,身量高挑仪态端方,言行举止秀雅清和,肚腹里还有才华,若是面首,那也是顶级的了。
  见她一直盯着王简看,梁王伸手晃了晃。
  昭庆回过神儿。
  梁王鄙视道:“你这一把年纪了,还惦记人家小郎君,也不害臊。”
  昭庆掐了他一把,梁王“哎哟”一声,她啐道:“你一七十二岁的老头子,府里还养着三十岁的娇妾,不是让人家守活寡吗?”
  梁王:“……”
  昭庆:“老哥哥积点德,走路都带喘了,还说我不害臊。”又道,“年轻漂亮的郎君,谁不爱多看几眼呢?”
  梁王斜睨她,“你那点小心思,别以为我不知道,若是叫王太后知道你想打那崽子的主意,看她不摁死你。”
  昭庆翻小白眼儿,若不是顾忌王太后和卫国公,那探花郎早就被她弄到手了。
  不一会儿端王也携家眷前来,他比瑞王要年轻些,面色苍白,常年泡在药罐子里,是正儿八经的走两步都会喘的那种。
  梁王说道:“去看看你那侄儿,听说这些日老毛病又犯了,看他那样子,说不准还熬不过我这老头儿。”
  昭庆打了他一下,“你这皇叔老不正经,哪有这般咒侄儿的?”
  梁王“哼”了一声,端王由端王妃搀扶着上前来行礼。
  之后莫约隔了茶盏功夫,王太后才出场,衣着仍旧跟往日那般素简。
  众人纷纷朝她跪礼,她虽是小辈儿,但尊贵,哪怕梁王老儿也得行君臣礼。
  当太后还是有点爽的。
  人都到齐后,家宴才正式开场。
  梁王与昭庆辈分高,坐在最上首,其他亲王依次类推。
  王简仗着是天子舅舅,捡了个便宜,比亲王子嗣要稍稍排前一些。
  宫里头的酒宴他常吃,歌舞也常看,都是中规中矩的那种,很不得劲。
  事实上不止他不得劲,所有人都是如此。
  这帮赵家人各为其主,相互间几乎都是虚与委蛇。
  昭庆是忍着对面那小子的脸才坐得住的,看着那张小白脸下酒也不错。
  不得不承认王家人的长相就是好,王太后生得美艳,她弟也长得扎眼,就连小皇帝也遗传了外祖家的好样貌,比他们赵家人生得俊。
  卫国公那老儿虽体型高大相貌端正,但也架不住娶了姚氏那个病美人儿。
  当年姚氏的美貌在京城里是公认的,就是身份低了些,仅仅只是刺史之女。
  卫国公见色起意,把她取来做填房。
  姚氏生了这么一对儿女,走到哪儿都是出类拔尖的。
  这点毋庸置疑。
  在宫里的家宴冗长又无趣时,另一边的秦家则其乐融融。他们在院子里摆了两大桌,要早些吃饭,然后去花月楼看花灯。
  几个姑娘们早就兴致勃勃,秦二娘道:“听说花月楼的花灯是全京城最好看的!”
  段珍娘也有几分兴致,“咱们得去早点,找个好一些的位置。”
  方氏道:“不急,今晚没有宵禁,多迟都能回来。”
  秦致坤提醒她们,“出去了可得看紧些,莫要走散了,街上估计全都是人,安全最重要。”
  秦老夫人也道:“是啊,都是女儿家,今晚人多,鱼龙混杂的,若是走散了可不好找。”
  秦宛如道:“把四妹五妹看紧就好,我们都是大人了,就算走散了,也知道问路回来,她俩小,走丢了才叫麻烦。”
  秦二娘:“今晚的巡防肯定多,若是不知道回来的路,问他们就稳妥。”
  几人七嘴八舌议论一番,预先防范万一走散了该如何应付。
  一家子都想去看热闹,团圆饭并未吃多久就撤下了。
  秦老夫人年事高,腿脚不便,懒得跟他们一块儿折腾。
  众人收拾一番,便带着丫鬟婆子出了门,家里只留了三人守着。
  花月楼在靠近皇城那边,从宝华坊到花月楼要经过好几个坊。
  人们当饭后散步,慢悠悠地出了坊门。
  街道上已经有不少人像他们那样出来了,秦宛如瞧着路边贩卖花灯的兔子漂亮,缠着秦致坤给几个姑娘买。
  那花灯是纸糊的,做得甚是精巧,姑娘们挑自己喜爱的,人手一只。
  一行人走走停停,莫约半个时辰,路边的灯笼皆被陆续点亮,很快整座城市都被花灯照亮。
  不一会儿远处不知哪个坊里传来烟花炮竹的响声,似得到回应,紧接着阵阵喧嚣的烟火一飞冲天,在空中炸裂,绚烂五彩飞散开来,向世人昭告这太平安乐盛世。
  出来营生的小摊贩在市井里流连,带着烟火气。
  像中秋和元宵这种合家欢的日子,人流量巨大,也是赚钱的好时机。
  街上有挑着担子叫卖的,推着推车随走随停的,也有卖汤饮小食,各类玩意儿……林林总总,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随着夜幕降临,京城笼罩在一片五彩灯火中。
  秦家人被那热闹繁华吸引。
  皇城那边忽然燃放大量烟花,漫天洒落的五彩缤纷好似流星坠逝,人们纷纷仰头观望,方氏感慨道:“这地方真好。”
  秦致坤搂了搂她的肩膀,望着漫天烟火道:“往后我们也会很好。”
  秦五娘拉了拉秦宛如的衣袖,指着炸裂的烟火,“三姐你看,那朵颜色才好看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