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十国帝王> 第211节

第211节

  幽州城如今一派生机勃勃之相,在城中大街上走过,固可见城中市井繁华,商贩云集,但更重要的是,往来的幽州百姓,神色中都有一抹不加掩盖的浩然之气,这是李从璟最为满意的。
  作为边境腹心,幽州历来多战争,昔年契丹屡次入境,攻打城池,给幽州带来深重灾难。而自打李从璟北上之后,幽州再无战事,不仅幽州,边境也比往先安宁不少,作为节度使直辖之地,幽州百姓精神奋然、神色自信从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城门外有大片耕田,官道从耕田中间直插而过,直通军营。李从璟策马在大道上行过的时候,自然而然打量起耕田之景。如今这个时节,正是田中庄稼生长的关键时候,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田地,统一种植的作物长势茂盛,看着就喜人。
  李从璟不由得放缓了马速,静静欣赏这片祥和而勃发的景象,心中自有一股喜悦和豪情。
  距离官道不远的农田中,搭有一个大棚,有数名身着文官服饰的官员,在田间与农夫们协作、说话,李从璟定眼瞧了瞧,从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道身影有些特别,虽然身上的文官服饰品阶并不高,看着也没什么两样,但那婀娜的身姿,还有鬓角的长发,却是显现出她与别人的不同。
  骄阳下,官吏与农夫一同挥汗如雨,这幅场景让李从璟感慨万千。
  他索性停下马,沿着田间小道,向那座棚子走过去。
  棚子里的官吏、百姓,很快发现了李从璟等人,毕竟百十青衣荷刀近卫停马在道旁,想要不惹人注意都难。
  棚子中的百姓不知来者何人,官吏们看到这排场,却大多已经知道来者身份。
  “见过军帅!”耶律敏和一众官员迎上来,向李从璟行礼,如今她在李从璟治下任职,有官职在身,正儿八经是李从璟麾下了,所以对李从璟规矩行礼。
  面前的耶律敏稍稍黑了些,身上的官袍也沾了不少泥土,但这仍旧不能掩盖耶律敏原本的天生丽质,经过数月出官任职的磨砺,褪去当初疯疯癫癫、大大咧咧之色的耶律敏,气质内敛从容了不少,让人一看过去,觉得很踏实、很安稳。
  李从璟笑道:“看来你在这里,找到了你生活的意义。如你当初所言,你意欲帮助一方百姓,为生民立命,如今看来,你做的不错,的确没有辜负你当日许下的诺言。”
  耶律敏拢了拢鬓角的丝发,轻笑道:“如此便足够了,不是么?”
  李从璟扶起下拜的百姓,让他们自去忙活,他走进木棚坐下,在耶律敏跟进来后,说道:“如你所见,如今幽州诸事待兴,军、民、政、商都在蓬勃发展,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你跟在卫行明身旁这些时日,在屯田一事上做的不错,我欲让你再领大任,你可有想过要往何处去?”
  出乎李从璟意料,耶律敏淡淡道:“我在屯田上的事还未做完,哪里也不想去。”
  李从璟失笑,“屯田之事,由卫行明统筹,你在这里历练尚可,但想要有大作为,还需得去到别的地方,如此才能施展你的才华,做出更大的功业来。”
  耶律敏从茶壶里倒了两碗清水,递给李从璟一碗,自己捧了一碗在手里饮着,闻言她反应依旧平淡,“什么样的作为,才叫大作为?什么样的功业,才叫大功业?我从未想过要有大作为、大功业,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她看着李从璟,认真地说道:“而现在,与土地与农夫相处,我觉得很快乐,很安心,我能通过我的努力,看到他们真诚幸福的笑脸,我很知足。这就是我想要的,至于你说的那些,或许别人热心,但对我而言,真的没有太大意义。”
  说到这,见李从璟面无笑容,耶律敏轻轻笑了笑,一口气将碗中的水喝完,道:“人活着,就是找寻她认可的意义,这不是你告诉我的么?”
  “你这人生境界,提升的有些快。”李从璟不无自嘲道,作为如今幽州最大的上位者,他心中所求的,是将幽州诸事尽量做到最好,要成就这个,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才,耶律敏若是功利心强,李从璟或许还会认真思量,但耶律敏如此恬淡,反而让李从璟能够放心用她。
  李从璟直视耶律敏的双眸,循循善诱道:“你想帮助更多的人吗?你想要更多的人,因为你的努力,而收获他们求之不得的幸福安稳吗?你想将你心中的安宁、快乐,传达给更多人,感染更多人吗?”
  “如果我想,那么我就应该接受你的建议,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任职?”耶律敏笑得灿烂了些,“不错的游说。”
  李从璟脸色有些发黑,“这难道不好吗?”
  耶律敏目中闪过一抹狡黠,她近乎找茬地说道:“你所说的那些,的确够诱人,可是我已经跟这里的人有感情了啊,我不想离开这里了,这可如何是好?”
  耶律敏的戏谑李从璟如何听不出来,他恼火的放下手中缺了一个口的水碗,道:“耶律敏,你不要如此顽皮!”
  “哈哈……”耶律敏大笑出声,她笑得很开心,到最后竟然捂住了肚子笑个不停。李从璟黑着脸看着她,等她笑完。
  好不容易止住笑,耶律敏眼角都溢出了泪,她身手抹了一下,收拾好神态,正色道:“要我接受你的安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犯不着拿那些大义凛然的话,或者是那些诱人的话当说辞,那样太费劲了,其实有个更省力的方法,能很简单的让我接受你的安排。”
  “是什么?”李从璟不跟耶律敏一般计较,只当她是个未成年的少女。
  耶律敏却又没直接回答,她站起身,走到大棚外,伫立在骄阳下,望着身前广阔的田野、长势喜人的庄稼。随后,她说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李从璟,在某些时候,你真的是很白痴!”
  望着耶律敏在田野中的背影,李从璟这才发现,原来耶律敏的身板一直都很瘦小,那件明显改小过的官袍,穿在她身上,仍然显得很大、很宽松。那身官袍,就像这个世界,很华丽很贵气,但身在其中的耶律敏,身形的确太过瘦小了些,这让官袍显得空荡荡的,就如这个世界在她面前,从来都是空旷的,从来都不能紧紧包裹她一样。
  李从璟脑海中浮现出耶律敏从始至终的遭遇,她生长的环境,她的命运,她的抗争和她最终的选择。
  站起身,李从璟走到耶律敏身旁,和她肩并肩站着,默默无言望着这片在耶律敏手中,散发出朝气蓬勃之气的田野。
  耶律敏忽然轻声道:“还记得在西楼,彼时日暮,我失足落入河中,你将我救起,抱着我跑过一整条街道的事吗?”
  李从璟微微点头,“当然。”
  耶律敏笑了笑,两个浅浅的酒窝一闪即逝,“那你知道,在见到你之前,我经历过什么吗?”
  李从璟默然。
  一阵短暂的沉默,耶律敏张开双臂,拥抱着这异国他乡之地的盛景,深呼吸了一口气。放下手的时候,她神色轻松许多,脸上的笑意纯粹了些,她看了身侧与她并肩而立的李从璟一眼,说出了那个答案:“其实只要你说,你想要我去做别的事,那就行了啊,这很简单的。”
  第339章 立参谋处全军制,屯田有成再扩军(上)
  之前在淇门时,镇治就在军营,李从璟吃住也可说都在军营中,那时他是百战军都指挥使,一门心思就扑在百战军上,练兵、练兵、练兵,那就是李从璟整日需要考虑的事情,需要进行的工作。除此之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李从璟再不用去想其他。
  然而自打离开淇门之后,攻克怀州,成为一州刺史,李从璟虽也常去军营,甚至是常住军营,但无疑,他的精力已经分了很大一部分在怀州政事上。而今,节度卢龙,更是肩负大唐北境防御契丹绝大部分责任,需要李从璟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军队,甚至说军事,都已只是李从璟需要照顾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虽然在当下而言,那仍然是最重要的方面,但李从璟再也无法住在军营。节度使府邸,成了他日常办公、生活的所在。
  从以军营为家,到以官衙为家,这是一种超越,是一种蜕变,也是一种升华。成为一名将帅,那只是李从璟初临世需要达到的高度,而现在,他已经超越了这种高度。位置高了之后,所要处理的问题,就不会再是单个一方面,而是全局。
  与耶律敏分别之后,李从璟来到城外军营。
  如今幽州的军队,卢龙军和百战军,虽然军旗不一样,但都在李从璟统辖之下,建制却是一样的。两军的营地在同一地方,只不过在营中分南北两区而已。
  在百战军、卢龙军,主将大帐不止一两个,但在整个幽州军营中,主帅大帐的位置永恒不变,因为主帅的位置只有一个。李从璟进帐之后,百战军将领,除却临时在演武院授课的将领,李绍城、孟平、郭威、皇甫麟、吴钩、彭祖山、荆任重、陈青林、丁茂等,卢龙军的李彦超、李彦饶等将,俱都到了帅帐。
  主帅大帐很宽敞,比之节度使官衙中的大殿还要宽广,一二十位幽州军中的各军主将站立其中,只不过占据了极不起眼的一块地方而已。
  李从璟例行公事,询问将士训练情况,新卒分配情况,又问及军备、伙食等事。和众将谈完这些事情,已是两个时辰过去。主帅治军,在治将,治好将,也便治好了全军。
  在例行公事说完之后,李从璟说出了此行军营的真实目的。
  “参谋处?”
  从李从璟嘴里听到这个新名词,诸将莫不惊奇,面面相觑,皆不解其意。
  帅按后端坐的李从璟微微颔首,为众将解说道:“参谋处,即军中战事研究之所在,无论是战前,还是交战中,参谋处为将帅分析敌情,提供决策依据,并且承担一部分战术布置工作。简而言之,参谋处为将帅臂膀,更是全军庙算核心。往后,但凡征战,不再是将帅一人决定大军布置、行动,而是由参谋处合力为之。此举,不仅可以集思广益,更加深刻、全面分析敌我双方实力、研究战场局势,也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参谋处的功用如何,毋庸多言,来自后世的李从璟再清楚不过,与组建军情处一样,这是他建军的最初构想之一,只不过之前位卑职小,一是手中军力不够,面对的战争局势也纯粹,无需参谋处,二是手中权力还太小,无法对军队进行大规模建设。现在成了节度使,李从璟自然要着手处理这件事,去年战事频繁,上半年又有其他事情占据时间、精力,如今终于得暇,最重要的是,演武院已经组建起来,李从璟遂决定组建参谋处。
  也就是李从璟现在还只是一个节度使,还未掌握国家大权,凡事还有众多约束,他目下能触及的事情不多,如若不然,他心中的谋划一一展现出来,足以改变如今这个国家的整体面貌。这些姑且不言,眼下李从璟的重心,仍在军务上,是以还是先改进军队。
  李从璟将参谋处的情况详细跟诸将说明之后,诸将反应不一,李彦超就说道:“军帅此举,固然有利,只不过军中将领从未听闻此种事物,之前历史中也无旧例可循,要施行起来,末将担心,不能与当下军中情况相合。”
  参谋处固然有种种好处,但在当下而言,却有分散将帅权力的嫌疑,所以大部分将帅心中有所顾虑也属正常。李彦超这话还是说得委婉的,但意思却很明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李从璟之前与王朴研究过,甚至是在很久之前,就和莫离有过讨论,王朴的建议和莫离如出一辙,两人都言:“参谋处固然是良善之举,长远观之,于军队而言,有莫大益处,且要见成效也不太难。但军中将领素来习惯大权集于一身,要分其权,非易事。欲行此事,有两法,可稍解其难。其一,军帅固有威信,以此威信,可威压众将,使得诸将不能反对;其二,便是在参谋处用人上,要循序渐进,首批参谋处组成人员,可用军中上将,如此,上将之权被分不多,大多可以接受,其次,以上将为参谋,下级将校也再不能有怨言。待军中接受、习惯参谋处之存在,再用其他将校,或者用文士,军中也不会有太大不满。”
  想起之前的这两个谋划,李从璟遂对众将道:“本帅自领兵出镇幽州以来,常常昼不能食夜不能寐,呕心沥血,所思者何?唯在‘护边击贼’二字。契丹势大,举国数十万精锐大军,横扫草原,无人能挡,之前我等数与其战,而能胜之者,固然依仗众将士心怀复仇之志,拼死力战,然也因其未大举出兵。但契丹一日、一年不发大军,不代表其十年不发大军,若是如此,届时该当如何?幽云为契丹蛮贼荼毒数十年,无数热血儿郎惨死于马刀之下,百姓妻离子散、十室九空,这些都是诸位固知之事。而今,本帅欲强兵护国,先是精兵简政,后又组建军情处,非为一己之私,而在为国精忠!本帅之心,尔等可知?”
  百战军诸将都是李从璟一手提拔的,跟随李从璟时间也长,军功无数,早已习惯对李从璟言听计从,对参谋处之事,虽然有些将校有些异议,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不折不扣执行李从璟的命令。卢龙军虽然跟随李从璟时间尚短,但也尝到过甜头,尤其光复平州、屡败契丹,他们对李从璟也是心服口服,当下李从璟这番话,他们无法反驳,都抱拳道:“军帅精忠报国,一片公心,我等固知矣!”
  “很好!”李从璟点点头,“那么组建参谋处之事,尔等可有异议?”
  诸将面面相觑,只得道:“我等无异议。”
  “很好!”李从璟再度点头,“那此事便如此定了。自此刻起,参谋处组建,本帅亲领参谋长,李绍城、李彦超,你两人为副参谋长!”
  李从璟领头,百战军、卢龙军两位职位最高之将,为李从璟之副,诸将也无法有异议,李绍城、李彦超遂出列领命,“我等领命!”
  李从璟站起身,环视众将一圈,道:“参谋处身系重则,事关重大,又因其职责特殊,固所用之人员,非得文武双全不可。除却本帅与两位副将之外,本将欲再用五人,组成参谋处第一批核心成员,再用二十书吏,为参谋处之辅,职司情报、文牍处理。”
  相比之几位核心成员,二十书吏才是李从璟真正看重的,不出意外,这二十人中,将出现未来李从璟麾下总参谋处的机要成员。当然,这并不是说除却李从璟等人,另外四人就不重要,相反,作为第一批参谋处成员,他们的身份和日后作为,将会为参谋处树立标杆和标准,因此亦十分重要。
  李从璟的目光从众将脸上掠过,开始点将,“孟平、郭威、皇甫麟,本帅令尔等入参谋处,是为参谋处八参谋之一!”
  孟平自小在李从璟左右,不仅是李从璟绝对心腹,同时也是文武双全,又因陪伴李从璟日久,对李从璟的诸多想法有所了解,故而是第一合适人选。郭威文武兼备,那是原本历史上的一代明君,资质如何,毋庸多言,李从璟有意培养,使其日后能担当大任,故而点其名。而之所以用皇甫麟,理由也差不多。
  孟平、郭威、皇甫麟俱都出列,在李从璟面前领命。
  诸将有反应快些的,已经发现蹊跷之处,因而出列相问,“军帅,有孟、郭、皇甫三位将军,参谋处尚缺两人,敢问这两人是何人?”
  “这余下两人,本帅自有安排。”李从璟微微一笑,将他心中的谋划说了出来,“行军打仗,非专为将领之事,比拼的还有后方民力、物力支持,故而参谋处成员,不能尽是军中将领,这另两人,不出自军中,而出自文官中。”
  此言让诸将都感到惊愕,军中大多数将领都认为,行军打仗就是将领之事,没文官太多屁事,所以从未想过文官。但细想之下,又都觉得李从璟此言不无道理。
  “另外这两名文官,诸将也都熟悉。”李从璟道,“其一,莫离;其二,章子云。”
  李从璟接着道:“除此之外,另有二十书吏,这二十书吏,因其职责文事,故而必须用读书人。本帅欲在幽州官府中选调十人,另外十人,则从演武院抽调!”
  相比之八大参谋对于二十书吏,将领们兴致明显缺了一大截,经过李从璟方才的话,他们都以为,那就是些打杂的伙计,没什么实权,故而不怎么上心。他们自然不知道,李从璟对这二十吏,抱了怎样的期望,又因其接触中枢,直接与军中核心大将面对面相处,平时位在机要,日后的用处,又岂是寻常二字能够能衡量的。当然这些李从璟当下是绝对不会说的。
  由此,参谋处宣告组建完成。
  抛开李从璟方才说的那些意图不言,通过此举,额外的最大用处,就是李从璟分了军中上将们的权力。
  赵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军队牢牢控制在手中,有杯酒释兵权。
  而李从璟却不用在日后去考虑这出戏码,因为他稀释上将权力的尝试,现在就已经开始。
  第340章 立参谋处全军制,屯田有成再扩军(中)
  一个机构既然组建,就该立即投入工作,若是没有实务,便形同虚实,长久难免就没了用。李从璟组建参谋处后,第一次召开参谋处军议,便是将他们召集在演武院。而李从璟交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李从璟跟杜千书说过的,研究敌情。
  研究敌军,改善军队,非得腹有学识的军中宿将不可,而参谋处,恰好符合这个要求。演武院、参谋处的组建,本就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没有前者,后者如同无源之水,再如何折腾,也不能成为李从璟计划中的那个机构,只有学院和军队融合,才能达到李从璟心目中给他们划定的标准。
  甚至可以说,李从璟组建军情处,也是在为组建演武院、参谋处作准备,而演武院、参谋处的组建,更是军情处的发展。没有军情处搜集敌我双方各种情报消息,演武院、参谋处研究敌军也就无从谈起,而演武院、参谋处研究敌军、改善己方军队,也是对军情处情报的另一种程度上最大限度的利用。
  这条线,就是李从璟谋划的一条军事“产业链”,是会良性循环,最终不断向前发展,给他的军队带来蜕变的一条线。
  也由此,加之军备改进、战术演变、文武相合,李从璟的军事思想,粗略成了一个体系。
  当然,李从璟那颗脑袋中,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只不过另外一些思想体系的实践,却是得等到李从璟位置再度升高,掌握更多的权利后。
  别的且先不言,仅说李从璟的这个军事思想,如果能够顺利成为现实,将会对这个时代,甚至是对历史,对天下军事史的发展,起到一个怎样的推动作用,那是现在无法估量的。
  李从璟暂时也没想那么多,如果说他现在野望,那就是“护边击贼”,破契丹长久以来蓄积的国势,再往远些说,不过是争霸天下,征服诸侯,一统神州罢了。
  组建参谋处之事,杜千书是知道的,李从璟从演武院抽调的十名学生,那是他费了很大心思,从数百学生中选拔出来的绝对精英。但是当他看到参谋处刚组建,便被李从璟带到演武院,一把丢在这里之后,还是大吃了一惊。如今的杜千书虽然有个“演武司别驾”的头衔,但他并不认为他的地位就很高了,演武院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大人物常驻,让杜千书在“受宠若惊”的同时,不免感到有些紧张、拘束、忐忑。
  李从璟宽慰他道:“参谋处如今丢给你演武院,那就是你这位演武院实权院长麾下的士卒,你要带领他们,完成他们该在演武院完成的演武院职责。若是有人不服,或者是坏了本帅的大事,别说我不会不饶他们,也不会饶你。”
  杜千书苦笑道:“千书领命就是。”
  “你给参谋处腾两个院子,供其饭食,对其他事,有求必应即可,也不必多做什么。”李从璟接着道,“这研究敌军、改善我军的任务,辅以军情处之情报,有参谋处在,差几可以完成一半,就看成果了。不过今年幽州不会有战事,倒是有时间给他们折腾。另外,本帅再跟你说说工匠的事,工匠你都搜集得如何了?”
  杜千书如实道:“领军帅之令,在作院召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的确都是有些真本事的,而自从军帅张榜,重金求匠后,每日来演武院的工匠不计其数,只不过其中滥竽充数的极多,甄别起来倒是煞费苦心。好在如今演武院的工匠,已经初具规模,军帅安排的事,可以着手开始施行了。”
  李从璟点点头,对杜千书的工作表示肯定,随即道:“工匠分作两部,一部让其改善现有战甲、兵刃、器械,另一部,只给他们一个任务,那就是改良火药。”对埋炸药包炸城门这件事,李从璟还是很有感觉的,所以他这一安排,就是用一半的工匠来做此事。
  “千书省得了。”杜千书拱手道,随即嘴角动了动,似乎是有些尴尬、腼腆,最终还是道:“军帅,这演武院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张口,那经费……”
  “给!”李从璟大手一挥,“要多少,给多少!不差这点钱!”
  杜千书喜上眉梢,一揖到底,“谢军帅!”
  李从璟摆摆手,示意一点小事,杜千书不必放在心上,又道:“派往辽东的两百学生,已经选拔好了没有?”
  “已经选拔好,只待军帅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出发!”杜千书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