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古刹蛇踪> 第219章 恰恰相反

第219章 恰恰相反

  澡堂里面的温度比较高,暖气管里面扑哧扑哧地冒着热气,邓大平的身上还没有凉透,所以,他的头上全是汗,他不时用毛巾擦汗,不管欧阳平怎么劝他,他还是穿的很快,真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跑堂的也很架势,他不时扔给邓大平两条刚出水的热毛巾。
  邓大平最后一件棉袄是披着的:“走,我们到隔壁的茶馆去谈。”
  五个人走出逍遥堂。
  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偶尔会有一两个人走进逍遥堂。隔壁的茶馆还没有关门打烊,走进茶馆,从柜台里面走出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哟,欧阳科长,还有邓先生,你们这是?”
  “老高,我们谈点事情。”
  “行,到楼上去谈,楼上一个人都没有。”
  楼下有二十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在听一个人说书。
  上得楼来,几个人在临街的一个桌子旁坐了下来。
  不一会,老高端着一个茶盘走了上来:“你们先喝点茶,免费,不收茶钱。”
  茶杯放到桌子上以后,老高就下楼去了。
  “邓先生,陈耀祖请您做遗嘱的公证人,说明你们两人的关系很不一般。”
  “欧阳科长,您说的对,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我家和陈家就是世交,陈老爷子,陈老太爷都喜欢京剧,我父亲又是一个唱戏的,不管陈家有什么事情,我父亲都会不请自到,我父亲刚出道的时候,经济上很困难,你们也知道,解放前,唱戏的没有什么地位,生计难于维持,但陈家出手慷慨大方,要不是陈家人扶持,我父亲的戏也唱不下去。”
  欧阳平的分析和判断没有错。
  “没有想到,像陈耀祖这样的好人会遭遇这样的——”
  “我们听说,陈家历史上曾经收藏过一些值钱的东西,我们怀疑陈耀祖的死和这些东西有关系。”
  “不错,陈家有镇宅之宝。”
  四个人面面相觑,陈家果然有“镇宅之宝”。
  “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是听我父亲说的。”
  “陈耀祖没有跟你说过吗?”
  “没有。这种事情是不能随便乱说的,是陈老爷子跟我父亲说的。”
  “是什么样的镇宅之宝?”
  “陈老爷子不但说了,他还让我父亲看了。”
  “是什么东西?”
  “是青花瓷。”
  “青花瓷?”
  “对!青花瓷。不是一般的青花瓷。”
  “此话怎么讲?”
  “既不是清代的青花瓷,也不是明代的青花瓷,是元代的青花瓷——是官窑烧制的青花瓷。”
  欧阳平和大家对青花瓷知之甚少,同志们不知道邓大平所说的元代的青花瓷到底有多值钱,但从邓大平的语气和表情中能感觉到:元代青花瓷一定非常值钱。
  难道陈耀祖是死于青花瓷吗。
  “听我父亲说,陈家的青花瓷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
  “对,陈家的老祖宗曾经做过官,是专管贡品的官,黄窑岗过去是烧制陶瓷的地方,只要是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在黄窑岗,还能找到窑址呢。”
  欧阳平确实看到了窑址——而且还不是一个。
  “陈家的青花瓷器可能就是在那时候收藏的。”
  “你父亲看到青花瓷是在什么时候呢?”
  “他跟我说的时候,我只有三十几岁。”
  按照邓大平所说的时间应该是一九三几年的样子。
  “陈家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一九三几年——大概是一九三五年吧!一批国民党的军队开进东门镇。”
  “您说的是不是庞师长想娶陈耀英的事情?”
  “你们也知道这件事情啊!”
  “您接着说。”
  “陈老爷子慌了,就来找我父亲商量,陈老爷子想请我父亲把戏班子弄到陈家去唱戏,然后让陈耀英混进戏班子逃出陈家。”
  陈耀英说的没有这么详细。
  “当时,姓庞的把陈家控制起来了吗?”
  “不错,要我父亲把戏班子弄进陈家,也只能是第二天的事情,这种事情不能拖,拖则生变,陈老爷子当即决定连夜把陈耀英送出东门镇。”
  “怎么离开的呢?”
  “我父亲说,陈家有一条密道通到后山的树林里面——陈家的屋后也有庞师长的人,但后山没有,庞师长以为把陈家的院子围起来就行了。陈老爷子带了一个青花梅瓶——就是我的父亲看到的那个青花瓶。当时兵慌马乱,陈家古董店的生意很不景气,陈老爷没有办法,只得拿出镇宅之宝、兑换钱,然后把陈耀英送到香港去。但十几天后,他们又带着陈耀英回来了。后来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
  欧阳平只对陈家那条密道感兴趣。难道“3.29”案和这条密道也有关系吗?
  “青花瓶没有卖,也带回来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陈家是不会动镇宅之宝的,从那以后,陈家一直很顺当,所以,那个青花梅瓶肯定还没有出东门镇,更何况陈家的青花瓷不止一件呢?”
  “这也是你父亲跟你说的吗?”
  “对,广州有一家客商,经营内地和香港的古董生意,这个客商曾经出大价钱买这个青花瓶,陈家没有卖。”
  “大价钱?是多少?”
  “陈耀祖没有说具体数字。但这个客商到东门镇来古来过两次。”
  “陈耀祖为什么一定要在百年之后将左所大街的三处房产自然转移到三个女儿的名下呢?”
  “陈耀祖从商多年,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但唯一的遗憾是,他虽然阅人无数,但在选女婿这个问题上,却看走了眼。他之所以不把陪嫁写在三个女儿额名下,确实有他自己的考虑。”
  “陈耀祖是怎么说的呢?”
  “他不放心四个女儿,但自己不能守她们过一辈子,自己腿一蹬,什么都管不着了。”
  “他有没有提到最不放心的是哪一个女儿呢?”
  “大女儿陈梅,他提过好几次,还有一个就是小女儿陈菊。”
  不放心陈梅,就是不放心罗开良,同样,不放心陈菊,就是不放心徐在道。
  关于罗开良的情况,同志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徐在道的负面评价,同志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在此之前,同志们所听到的都是一些正面的评价。陈家的“镇宅之宝”既然是青花瓷瓶,那么,徐在道的嫌疑就上升了,因为,徐在道学过考古专业,现在又在市博物馆工作,他是最有可能从陈家老宅里面闻出古董和文物的味道来的。现在,陈耀祖竟然对徐在道微词颇多,那么,徐在道就不能不引起同志们的高度关注了。
  “根据我们的调查走访,陈耀祖和四女婿徐在道的关系好像比他和另外三个女婿的关系亲近许多。”
  “大错特错——恰恰相反。”
  “怎么说?”
  “那是假的。”
  欧阳平有点听不懂了:“邓先生,请您跟我们详细谈谈。”
  “陈耀祖一点都不喜欢四女婿徐在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